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麻黄山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于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地层变化大,存在较为严重的井斜、井漏复杂情况,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进而延缓整个地区的勘探开发速度,如何控制井斜和防止井漏成为目前该区块钻井施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对该区块地层特点、施工井的分析总结,对该区域内钻井施工进行探讨,提出了控制井斜、井漏,提高钻井效率的工艺措施,对加快麻黄山区块石油勘探开发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北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是中石化西部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域,由于该区块地质构造较复杂,存在古近系泥膏岩易蠕动变径、二叠系火成岩地层垮塌掉块较严重、奥陶系裂缝发育易发生掉块卡钻和井漏等复杂情况,前期勘探过程中玉北区块共完成施工井10口,施工井的钻井周期一般在210~300d,井内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玉北地区勘探开发进程.根据玉北7井施工实钻的情况,提出施工玉北区块快速钻井技术的合理施工技术方案,为今后该区块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玉北区块已施工井地质条件复杂,高压盐水层、膏泥岩发育,致使在钻井施工中遇到了诸如井壁失稳、套管变形、机械钻速慢、井下事故频发的情况,造成玉北区块建井周期普遍超长。着重从YB7井钻井过程入手,分析玉北区块各开次钻进及特作期间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重点探索玉北区块安全、优质钻井技术,提出针对性技术对策,以促进该区块勘探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4.
D油田AN区块是典型的低渗高压区块,区块断层充分发育,钻井过程中复杂施工频发,针对该区块地层的特点、难点,通过安全钻井方案设计、钻井工程设计、复杂预防措施等,有效解决了AN区块钻井施工中井漏、油气侵、卡钻等事故频发的问题,保证了该区块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为高效开发D油田AN区块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顺北区块钻井项目施工中,二叠系的井漏复杂情况较多,漏失量大,易发生再次或多次漏失,严重时导致井壁垮塌掉块卡钻,致使井下复杂情况高发,给钻井工程带来损失,影响了该区块的勘探开发速度。二叠系火成岩发育,地层裂缝发育,地层破裂,钻井时井下复杂主要表现为漏失。针对此问题开展了顺北地区二叠系井漏复杂分析,结合顺北区块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二叠系地层特点,分析了该区块的二叠系钻进难点,总结了随钻堵漏技术具体的施工措施和不同漏速下的堵漏方案.经过实践验证,该综合防漏堵漏对策能有效减少井漏复杂,提高堵漏效率。  相似文献   

6.
缅甸D区块地质构造复杂,漏失与气窜是D区块固井的主要技术难题。前期2口井的固井施工均发生了固井漏失,固井质量较差,对D区块的油气勘探顺利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分析该区块固井技术难点基础上,系统优化了YAGYI-1井的固井施工设计及施工方案,为该区块的油气勘探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障公司在高13扶余区块的安全快速施工,通过分析区块的钻井难点,应用针对性的钻井技术和配套技术措施,解决进尺慢、井斜、井塌、卡钻等技术难点,实现快速安全钻井,减少工程复杂事故情况发生,降低钻井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石西区块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煤层气新区块,为了探明该地区的煤层气物性参数,同时提升单井产气量。通过充分调研与技术分析,针对该区块地形复杂及煤层埋深大的特点,设计了一套煤层气造穴井施工工艺,形成了"二开—造穴—三段—三级式"钻井技术体系。该设计在石西区块首次完成了探6造穴井的施工,并实现了水平井与造穴井成功对接。该套技术工艺,为今后该区煤层气井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过对XZ油田G636区块地质特点及钻井施工难点进行分析,针对该区块高钻井液密度条件下,易发生上侵下漏、侵漏并存的情况,一方面从提高钻井液封堵造壁能力入手,通过室内筛选实验,优选出材料和粒径匹配合理的随钻封堵剂。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加量,形成了适合该区块的窄安全密度窗口钻井液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现场应用随钻划眼技术等配套措施,保障井眼畅通及井下清洁,降低环空压耗,进一步降低井漏风险。G636区块安全钻井钻井液技术及配套措施的应用,保障了该区块的安全钻井,区块钻井30口,未发生井控事故,发生井漏2口井。  相似文献   

10.
煤层气延1井丛式井组是中石化华东局在山西延川南区块部署的4口同台排采试验定向井,由于在该区块初次施工,缺少地质与钻井资料,施工难度较大。主要介绍了延1区块地质及岩性描述,延1-20-10井、延1-22-10井钻井技术措施,钻头选型、钻井液技术等。通过两口井施工,摸索出一套山西煤层气施工模式,为以后在该地区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思路与方法,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公司在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南六区的安全快速施工,对施工区块的地质特点及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施工中制约钻井提速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钻井技术措施及对策,在保障钻井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钻井效率,预防了各类工程事故复杂发生,达到了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MTLH-0001井为部署在沙特B区块的一口重点探井,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区块构造的成藏模式,充分了解储层含油气情况,避免污染油气层并促进油气发现,对主要产层Unayzah和Sarah进行了控压钻井。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返出岩屑和实钻情况,在保证安全钻进的前提下,适时调节井口回压,较好实现了控制井底当量循环密度(ECD)不超过期望值的目标,钻进过程中的溢流量表明整个施工过程是在欠平衡状态下进行的。该技术在沙特B区块深井中的成功应用,为控压钻井在深井复杂地层中的推广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伊通盆地伊59区块区块进行钻井施工,由于受地层特性、作业技术等的影响,井眼轨迹、井壁稳定的控制较为困难,井下复杂频发,建井周期延长。通过对伊59-8-6井所遇到的事故与复杂情况进行分析,从地层特性、复杂预防与钻井提速术等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了意见,以期为下一步该地区的钻井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也门1区块恶性漏失地层气体钻井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也门1区块地表覆盖着约300 m厚坚硬灰岩,区块内断层多,广泛存在着漏失层,采用常规钻井技术,机械钻速慢,井漏频繁,钻井难度很大。从地质条件、循环介质以及经济性等方面评价了气体钻井在1区块的适应性。现场应用初期,砂岩地层井漏、下套管遇阻问题非常突出,气体钻井发挥的作用有限。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和注气注液参数,优选泡沫、充气钻井基液配方、首选充气盲钻作为快速钻穿恶性漏失层的主要技术等,并制订完善的技术措施。现场3口井的应用表明,1区块地层复杂,单一的空气、泡沫或气体钻井技术只能解决部分钻井问题,综合运用气体钻井技术,才能满足提高钻速、稳定井壁和预防井漏等多方面的要求,从整体上提高钻井时效。  相似文献   

15.
东巴格达油田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探明储量在15×10^8t左右。该区块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二开井段泥岩和盐膏层发育,易发生坍塌和缩径;三开和四开井段岩性胶结质量差,易发生剥落掉块等事故。从前期施工情况看,该区块在钻井过程中主要风险是由剥落掉块造成的坍塌卡钻及地层裂缝造成的井下漏失。为了进一步摸清储层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取芯作业,通过钻井液密度控制、提高体系抑制性等技术措施顺利完成取芯作业,获得了较高的岩芯收获率。  相似文献   

16.
自川西区块提速提效以来,在中江区块上部地层钻进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井壁失稳现象,对比分析了中江区块钻井提速前后上部地层的井壁失稳情况和井壁失稳机理,针对中江区块中浅层易于井壁失稳的地质特点,在优化原有钾石灰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在快速钻井情况下中江区块钾石灰钻井液体系关键控制指标。该技术成功应用在JS206-1HF井的上部地层钻进,成功保证了中浅层的井壁稳定,并将该体系成功推广应用于该区块,减少了井下复杂处理时间,缩短了钻井周期,为川西中江区块的提速提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玉北5井实钻地质资料,概况总结了该井各层段主要工程技术难点,并结合现场施工实际,对玉北5井钻井液体系应用情况与处理维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由于该井地质构造复杂,压力系统多变,地理位置特殊,钻进过程中垮塌、粘卡、漏失等复杂情况交互出现,对钻井液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井现场施工结果表明,阳离子乳液聚磺防塌体系能较好满足该井钻井施工的要求,对该区块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巴麦地区钻井技术难点及提速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麦地区巴楚隆起和麦盖提斜坡是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的主要区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先后完成了麦参1、麦2、麦3、麦4、麦6、麦10、巴参1、巴探2、巴探3等探井的钻探,在石炭系小海子组和巴楚组获工业油气流,发现了巴什托油气田和亚松迪气田。近年来分公司加大了巴麦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钻井也面临着井更深地层更复杂的难题,主要就巴麦地区巴什托区块、小海子区块、麦盖提1区块地质难点、工程难点展开分析,同时也针对各区块难点提出了相应技术对策,以期为加快巴麦区块钻井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川东南焦石坝地区海相页岩气井具有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复杂、井壁稳定困难、井眼轨迹要求高、造斜段及水平段钻进困难、长水平段固井难度大等特点及难点,经过攻关研究,配套形成了三开井身结构、浅层气安全钻井、气体钻井、复合钻井、水平井钻井、油基钻井液、弹塑性水泥浆体系、钻头选型及参数优化以及地质跟踪导向等钻井技术,实现了该地区勘探井的优快钻井,有效支撑了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20.
SKE区块是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国阿特劳州的Sazankurak油田内的一个勘探开发区块,该区块已完钻的3口井在钻井过程中均出现严重井漏,地层承压试验,地层破裂压力为2~3MPa。由于水泥浆密度远远高于泥浆密度(即使采用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固井时仍会发生井漏,造成低返事故。同时,因漏层为油层,井漏将严重污染油层,为后期开采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为确保SKE区块固井质量,针对国外施工客观实际,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钻井漏失情况,分别采用了双级注水泥工艺、漏层顶部注水泥工艺和漏层注水泥塞工艺进行固井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漏层顶部注水泥工艺能很好地解决哈萨克斯坦国阿特劳州的Sazankurak油田固井井漏问题,而双级注水泥工艺在工具配套完善的基础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固井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