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使办公椅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高效,本文将利用可拓学和TRIZ的可拓创新方法以及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工具进行融合,并建立形式化、程序化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某办公椅为对象进行问题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个问题即椅背支撑不足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此设计方法的指导下成功提供办公椅椅背问题的解决方案,证明了可拓学和TRIZ融合的创新设计方...  相似文献   

2.
汪年平  周俊 《轻工机械》2014,(2):82-86,94
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以概念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指导完成AD中的功能—结构映射,得出设计矩阵;若不满足独立公理,又用TRIZ中的技术法则将AD中的耦合问题转换成TRIZ的标准参数,用TRIZ工具消除耦合,使其满足独立公理,建立基于AD与TRIZ组合的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将其运用于自动切片机的设计和改进。该设计方法可优化产品概念设计流程,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3.
源自前苏联的TRIZ理论是解决创新问题的理论。文中对TRIZ理论进行了阐述,对TRIZ理论在无线充电宝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应用该理论快速有效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无线充电宝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氮化铝粉体制备工艺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运用TRIZ方法及工具对整个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再运用冲突理论、分离原理以及标准解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给出解决方案。运用TRIZ方法有效提高了氮化铝粉体颗粒的致密度,使氮化铝粉体在高导热填料应用方向的性能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5.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一套完整体系的创新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逐步向其他领域渗透和扩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本研究基于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流程,针对升级投诉预测模型准确率低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功能分析以及矛盾分析,应用裁剪、矛盾矩阵、分离原理等创新工具对问题进行求解,得出一系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结合的模糊评价方法解决馒头机生产线主要存在的人机交互程度低、造型审美不足、缺乏设计特色等问题。方法:利用AHP获取定位设计重点区域;运用TRIZ标准工程参数分析矛盾冲突并构建矛盾矩阵,利用发明原理找寻设计方案最优解并引入物—场分析法解决馒头机生产线具体实际问题,运用模糊评价法对3个馒头机造型设计方案进行评分。结果:设备造型以直线、圆角和斜角为元素的A3为优选方案。结论:该方法可解决馒头机生产线设计中定性数据与定量参数的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发卡设备的重张连张问题,利用TRIZ工具进行创新设计和优化。首先利用TRIZ工具对发卡重张连张问题进行现象描述,进而使用TRIZ的功能组件分析及因果链分析工具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再利用TRIZ的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矛盾矩阵、分离法则等创新工具,创造性地提出4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为类似产品和机械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小米营养型饮料在制备过程中都需要糊化,能耗高、耗时长以及长时间静置存放出现分层的问题,通过应用TRIZ理论中矛盾矩阵分析方法,针对上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寻找到小米乳饮料加工最佳工艺。并通过实例对TRIZ理论中39个通用技术参数、40条发明原理、矛盾矩阵和如何应用TRIZ理论矛盾矩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TRIZ理论指导,对泥水盾构机的泥浆门密封系统进行了设计改进。首先对泥浆门密封进行了技术矛盾的描述和参数转化,运用矛盾矩阵择优选用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到了较合理的问题解决方案。本次应用尝试表明TRIZ理论在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供技术创新方法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方法解决泡菜产气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乳酸菌及葡萄糖在系统中的矛盾关系,以发酵作为场,葡萄糖及乳酸菌作为物质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标准解:1)改进工艺:提高发酵温度至30℃,延长发酵时间至25 d的工艺。2)改善配方:产品中加入苯甲酸钠0.07%,山梨酸钾0.03%,可以使泡菜产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本厂采购的硅钢带卷绕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在改进设计过程中借助TRIZ工具,找到了两种设计方案,发现TRIZ理论在解决工程问题时能够帮助工程人员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产品质量最可靠、适合性最广的鞣革方法。然而,由于制革过程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制剂,所排放的固废、废液、废气等会污染环境,因此,污染成为制革行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制革过程涉及多工段、多化料,操作复杂,科学合理地评价制革污染成了关乎制革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种可以量化评价一个产品从原料皮到成品革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文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的原理及理论框架,采用e Footprint供应链LCA网络平台,以全球变暖潜值(GWP)、一次能源消耗(PED)、酸化潜值(AP)等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并对铬鞣工艺的黄牛革产品加工过程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这为建立制革行业LCA数据库提供参考示例,为实现我国皮革行业的绿色产业链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生命周期分析(即LCA分析,Life Cycle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价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方法。2007年,杜邦包装成像事业部开始LCA分析研究,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柔印和凹印工艺的环境足迹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生命周期评价(LCA)作为一种能全程评估产业链和产品环境影响、资源消耗、净能效率的重要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开始被用于生物柴油清洁生产领域,能为产业可持续提供决策依据。对木本生物柴油的LCA体系、评估模型与方法、国内外木本生物柴油LCA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木本生物柴油在燃烧阶段相比石化柴油具有清洁排放的优点,但整个生命周期的排放未必清洁,主要与我国燃煤发电、化肥和辅料生产排放有关;木本生物柴油产业作为低碳产业,温室效应和能源消耗均低于石化柴油,整个生命周期中以种植和生产阶段的排放和消耗最大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未来我国木本生物柴油生命周期评价应通过建设产业标准数据库、更多注重不同原料不同工艺的对比评估、兼顾经济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进一步拓展木本生物柴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5.
杜春宽 《食品与机械》2016,32(11):90-92,186
标准弓形夹只能夹持单组工件,而不能夹持多组、有相对位置要求的工件,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利用TRIZ理论寻求解决方案,设计一种具有双曲线结构的双向弓形夹,可双侧夹持工件,扩大弓形夹的应用范围,并对双向弓形夹受力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证明弓形夹所受应力分布较均匀,夹持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学习,利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和40个发明原理构成的矛盾矩阵,分析了眼镜起雾问题存在的技术矛盾,根据矛盾矩阵中推荐的发明原理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有粉丝生产线上杆工艺中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以龙口粉丝生产线提供数据为背景,运用TRIZ理论和机构学相关理论设计出一套全自动上杆机构,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构中主要受力结构件进行力学分析,得到合理结构参数。最后使用PROE对上杆机建立三维模型,使设计出的产品满足生产线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质量功能展开(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指导方法,将女性意识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提出了将其综合应用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Steen描述的方法,即由生命周期费用(LCC)与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比率(LCC/LCA)计算企业生态效益,结合LCC分析及LCA的技术方法,参照GUY SKANTZE、Steen教授等的实例研究,应用德国GaBi软件,统计计算了苏州某造纸企业引进超滤设备前后新旧两条废水处理工艺系统的生态效益。结果显示,两套生产工艺的生态效益分别为:上超滤前90.18%,上超滤后92.47%。由此可见,超滤设备能够降低造纸废水治理工艺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负荷。研究涉及的生态效益计算方法,不但可以判断不同工艺对环境影响的优劣,还可以用其评价不同产品或服务甚至不同企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优劣。  相似文献   

20.
《家具》2018,(6)
将TRIZ理论运用于智能化产品设计中,应用TRIZ理论中的科学效应与现象知识库解决智能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现的明确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所解决的问题要实现的功能,运用科学效应与现象知识库所提供的100个科学效应和现象和30个功能代码找出TRIZ所推荐的效应,将效应应用于最终的解决方案。使用科学效应与现象知识库对智能化产品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出新的优化设计,以期让智能化产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及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