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用NOAA数据、DEM数据结合实测气象数据对Penman公式进行修正,再用修正后的Penman公式计算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方法上,把气象与水文站点点数据如气温、总云量、风速、水汽压、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等用遥感软件转换成流域面上的栅格数据,并使其投影与NOAA数据一致,在DEM的支持下,用修正的Penman公式计算出流域面上的潜在蒸散量。验证流域潜在蒸散量需要把流域站点20 cm口径的蒸发皿蒸发量转换成大型蒸发池蒸发量。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站点的潜在蒸散量计算精度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自动提取流域水系的原理和方法,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江流域为研究区域进行河网生成试验,提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经分析,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6):7-11
选取北洛河支流葫芦河张村驿水文站以上控制区域为研究区域,基于ASTER GDEM V2 30 m DEM数据与张村驿水文站1980—1990年实测流量数据,建立流域月尺度的SWAT水文模型,并评价了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分析了DEM分辨率对流域水文地形特征提取与径流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SWAT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区域的径流模拟;DEM分辨率对坡度、面积、子流域划分影响较大,对高程提取影响较小;不同分辨率的DEM数据对径流的模拟结果不同,其中120~150 m分辨率模型模拟结果较优,DEM分辨率为150~1 000 m时,模拟结果可满足精度要求但存在一定偏差;各模型均存在低估流量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DEM和土地利用的数据精度影响水文模型的模拟效果。以泾河流域为对象,选取毛家河、杨家坪和张家山3个水文站作为控制站,分别利用9组不同分辨率的DEM和土地利用数据(分辨率范围均为30~3 000 m)构建了100个SWAT模型,探究输入数据精度对水沙模拟效果的影响,并采用TOPSIS理论方法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DEM分辨率会影响流域的边界和河网提取,且流域特征信息会随分辨率的降低而发生丢失;当DEM分辨率低于1 000 m时,需使用SWAT中的Burn in工具,才能完成流域边界与河网的准确提取;HRU的数量随DEM分辨率的下降而减少,而土地利用分辨率对HRU数量的影响不显著;当分辨率变化较大时,DEM对参数敏感性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土地利用;在构建的毛家河、杨家坪和张家山3个站点的模型中,DEM和土地利用分辨率的最优组合分别为750和300 m、30和90 m以及150和3 000 m。该研究可为流域水沙模型构建与模拟精度提升提供方法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文站网布设,包括站网的布局、站网建设目标、受水利工程影响情况等方面的内容。以涪江流域为研究区域,以水文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涪江流域水文站网的布设进行分析,找出当前涪江流域水文站网存在的问题,得出当前涪江流域水文站网布设情况的结论,并对整个站网未来的布设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4,(7):25-28
在流域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基于DEM数据,以三川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探讨了流域分割及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实现了流域河网的自动提取及流域的分割;选取流域面积、河网密度及形状系数为分类因子,采用分层分类方法构建了子流域分类框架体系,并将得到的52个子流域划分为8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青海省西宁市地区的河网特征,应用 ArcGIS10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基于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的 SRTM3 DEM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提取了研究区域水流流向、汇流累计量及河网水系等流域特征信息,进行了河网分级及子流域划分,并将提取结果与研究区遥感影像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 DEM 数据提取河网流域特征与实际自然水系的特征较为吻合,可作为一种流域水文分析的优良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流域规划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水文站网分析评价与调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也是最早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水文观测的流域之一.根据2005年流域水文站网的普查成果进行各类监测站网密度分析,结合测站监测项目和社会需求,确定了9类24项评价指标,对全流域水文站网功能进行科学评价,提出了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文站网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尺度上对分布式水文模拟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区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的概念.根据区域分布式水文模拟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完整流域进行分布式水文模拟时,研究范围的确定原则.同时通过引入流域入口点,实现了一种基于Pfafstetter编码规则的区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子流域划分方法,并成功应用到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另外,在该方法中还包括了对狭长子流域的进一步自动细分及根据水文站、水库位置进一步细分子流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白洋淀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发了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模型。WEP-L模型是对流域水循环过程与能量循环过程的综合模拟,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对白洋淀流域1956 } 2000年的径流模拟计算表明:主要水文站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在0. 8以上,可以用于白洋淀流域的水文循环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三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ASTER GDEM数据为基础数据,探讨了运用ArcGIS软件中的Hydrology工具集进行流域水文特征提取的过程,阐述了Hydrology工具集中各水文工具提取河网水系、划分流域及子流域方法的关键步骤.提取出的三水河流域特征信息与标准流域特征对比表明:基于DEM的流域水文特征自动提取的河网信息及子流域、河段、汇流点等水文要素信息可直接作为水文建模的输入数据,大大提高了水文模型的效率,并且可以方便地利用遥感等数据源,数据获取速度快、成本低.  相似文献   

12.
数字高程模型(DEM)代替等高线地形图实现了区域地形表面的数字化表达,其应用十分广泛。水文分析是地学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近年来DEM在水文分析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选区位于泾河流域,采用中国北方1:25万地形图数据为基础生成DEM数据,进行流域信息的提取,得出结论:可以根据汇流累积单元数的阈值来生成不同密度的河网,在利用DEM进行流域信息提取时,要根据研究区情况和研究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方式生成DEM数据,以求试验结果达到最佳,更好地为不同单位部门的水资源调度决策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狭长子流域及水库与水文站控制的子流域划分问题,对河段编码、子流域划分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算法实现了对狭长子流域的自动加密,并可根据水文站、水库的位置把子流域进行加密,使最终得到的子流域面积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冷口水文站控制流域开展小流域洪水预报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处理,并运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子流域的面积权重;采用双超产流模式计算产流、纳什瞬时单位线法计算坡面汇流、SWAI1进行河道洪水演算,建立双超洪水预报模型;并运用LH-OAT法分析模型参数的敏感性;针对25场不同级别的历史洪水进行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DEM岷江流域都江堰区域河网水系的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岷江流域都江堰区域为试验研究对象,论述常用的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河网水系的方法和原理.采用1:25万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河网水系提取.并对研究区域提取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了河网提取时应注意的问题,为GIS在河网提取方法研究方面提供了更加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汉江流域汉中段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延安 《陕西水利》2011,(2):133-134
通过对汉江流域上游干流水文站历年水文资料的统计计算,分析了汉江上游洋县站以上流域降雨、径流量、暴雨洪水等水文要素,探讨了其年际变化、年内分配规律和流域内灾害性洪水的演变过程及水文特性。可为防汛减灾、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水文数据。  相似文献   

17.
官厅水库流域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官厅水库上游水文站及官厅水库水文站提供的官厅水库流域近60 a降水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降水系列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分布特征、趋势成分分析以及自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官厅水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05.2 mm(1950—2009年),并以1.325 mm/a的速率在减少;由自相关分析得出了官厅水库流域降水量系列是相对独立的系列,相依性弱。  相似文献   

18.
选用海河流域代表水文站1956 - 2008年的月尺度水文资料,根据水文统计方法,分析海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暴雨洪水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分布等水文特性,为海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于洋 《海河水利》2012,(2):58-60
通过对海河流域水文测站发展历史概述,总结了流域水文测站发展变化特点,分析了流域水文测站发展变化的原因,得出了水文站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强人类活动平原地区河网提取中的流路强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北方强人类活动平原地区的水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水循环模拟是流域水资源研究的基础,其中基于DEM的河网水系提取是基础环节。平原地区由于沟谷发育不明显,且人工河道和沟渠众多,流域汇流结构支离破碎,常用的河网提取模型往往很难得到正确的结果。本文借助已有的主要干流数字化河网水系,提出了流路强化处理方法,用于对平原地区的DEM进行预处理,经过处理后的DEM输入河网提取模型,可以得到流路正确、且河网密度更精细的河网水系拓扑结构,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高精度水文单元划分奠定基础。该方法在强人类活动干扰的典型流域——海河流域进行了应用,对比了流路强化处理前后的河网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方便、快捷、高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