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桦 《中国食品》2012,(23):28-28
11月2日,勃艮第(Bourgogne)葡萄酒再次来到中国,让您体验葡农在历经千年的上地上积累的智慧结晶之魅力。  相似文献   

2.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也是当今世界除啤酒以外,人类饮用最多的饮料酒。如果把世界葡萄酒的产量,按世界人口平均分配,每人每年消费5公升葡萄酒。葡萄酒能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几千年长盛不衰,说明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健康、最美好的饮料酒。国际葡萄酒局(简...  相似文献   

3.
筱冰 《新食品》2013,(18):134-135
芬芳的果香、晶莹剔透的酒液、葡萄酒的独特魅力总是容易让人沉醉其中.这个国人口中的舶来品,事实上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甘肃一个叫武威的地方,很早就留下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而在千年后的今天,在这片获评“中国葡萄酒城”的土地上,再次迎来了一场属于葡萄酒的盛会。8月18日,中国·河西走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暨中国葡萄酒城首届葡萄酒节隆重召开。这一盛会的背后,规模浩瀚的威龙沙漠绿洲有机葡萄庄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从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兴起到现在,市场上一直充斥着种种让人一头雾水的产品概念,即使是现在还存在着诸如"庄园"、"酒庄"、"解百纳"等等一系列让普通消费者摸不着头脑的概念.在此期间,中国葡萄酒企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目标消费群体的立场出发而创造了种种概念来推动新产品的上市或者激活老产品的销售.笔者将从中国葡萄酒企业品牌建设的角度,讨论副品牌开发在中国葡萄酒成熟品牌的传播过程中的必要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应该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葡萄酒五十年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玉庆 《酿酒》1999,(5):28-30
我是将近80岁的老人,自1939年来京就在北京阜外北京法国天主教会下属的上义葡萄酒厂,学习酿造葡萄酒,至今将近60余年。当时中国盛行烈酒,对于葡萄酒在古代只有皇宫贵族所享用,于黎民百姓是不相干的。在近代葡萄酒又称“洋酒”。对于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还鲜为人知,能饮者自然也不多,只有一些豪门商贾或洋人交往中才能为一种洋味品尝。当时我抱着中国能实现酿造葡萄酒学习的。一、历史的回顾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了,葡萄最早起源于中亚地区,在埃及发现4000年前的古墓中就有葡萄制酒的壁画,随着人民的交…  相似文献   

6.
《新食品》2013,(5):124-124
同所有的国际贸易商品一样,葡萄酒从跨国贸易发生的那刻开始就受国际经济形势、进出口国贸易政策、关税及汇率等因素的影响。中外的利好政策能在宏观上推动进口葡萄酒行业与企业的发展:与之相反的状况则制约发展,且暗藏巨大风险。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加之法国政府长久以来推动法国酒在中国的投资与发展,这使得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根深蒂固。而同样作为旧世界葡萄酒代表的意大利,在中国的地位就远不如法国:前几年,中澳之间的低关税与优惠的投资政策,促进了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葡萄酒关税的下调,进口葡萄酒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由2006年的6.6%上升至10%。更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18%。根据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WSR)预测,到2011年,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达到11亿瓶,比2006年翻一倍,而在此过程中,进口葡萄酒将在高端市场上将不断攫取国产葡萄酒的份额。由世界葡萄酒界权威汤母史蒂文森主编的《葡萄酒报告》预测,2010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中,高档酒将占到50%,中档酒占到40%,而低档酒只占10%。姑且不谈这些数据预测是否科学,就媒体对进口葡萄酒快速增长的关注,真有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葡萄酒企业中,紫轩作为后起之秀,虽在大漠深处,但近三年来的表现,却让业内刮目相看。2006年紫轩酒业被评为中国葡萄酒最具影响力的著名品牌、全国名酒博览会金奖品牌: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法国波尔多·中国国际葡萄酒与烈酒评酒会上,“紫轩陈酿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夺得了大会唯一的特别金奖,“紫轩冰白葡萄酒”、“梅尔洛干红葡萄酒”分别获得金奖、银奖;  相似文献   

9.
<正>在未来5年中,中国葡萄酒生产量将达到5 000万箱(9L装),而在未来10年中,则可升至1亿箱。Summergate精品葡萄酒公司的Ian Ford在于香港举行的葡萄酒前景大会上称,目前中国葡萄酒市场中,进口产品占了2300万箱,而2010年该数值则仅为1 650万箱。ASC精品葡萄酒公司的首席执行官Don St Pierre二世称,目前,进口葡萄酒在葡萄酒市场上所占比例为16%,在过去4年中,该种葡萄酒的进口量增加了60%。但St Pierre警告说,由于中国葡萄酒的分销及  相似文献   

10.
张乐平 《中国酒》2004,(1):44-45
进入2004年,我国对进口葡萄酒的关税将由现在的65%,下调到14%。一直成为洋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阻力之一的价格问题,将随之而消除。届时,洋葡萄酒将和国产葡萄酒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洋葡萄酒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国产葡萄酒发展时间却较短,相比之下,国产葡萄酒显得有些势单力薄,然而这场争斗在所难免,此时国产葡萄酒必须头脑清醒拿起武器,对洋葡萄酒的抢滩登陆来场自卫反击战。  相似文献   

11.
宇凡 《福建轻纺》2013,(6):10-12
近年来,随着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出现变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出现上升,葡萄酒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葡萄酒市场,无论生产、进口、营销、流通、投资,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热爱和消费程度上,都有着空前的非凡表现。这种坚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全球葡萄酒业带来了狂躁、欣喜和希望。随着国外葡萄酒不断递增式的涌入和中西方  相似文献   

12.
德国葡萄酒     
举世闻名的德国葡萄酒几百年来德国以酿造美妙可口的葡萄酒闻名于世。在德国葡萄种植已有上千年历史,其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十壤,许多名贵的葡萄品种,精心与完美的酿制方法,以及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使德国葡萄酒独树一帜,在欧洲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与其他国家的葡萄酒的显著区别是德国葡萄酒保持了天然的果味,酒精含量低而酒味清醇,酸甜均衡适度。不论用作餐前醒胃或佐以各款佳肴都堪称上品,因此成为本国及世界各地葡萄酒爱好者喜爱的佳酿。德国葡萄酒生产的特殊方式德国葡萄酒能始终保持名举办了上海’99德国葡萄酒周贵优质、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3.
薛亮 《新食品》2014,(23):85-85
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还未完全成熟,单一市场消费总量不大,全国性葡萄酒品牌、进口葡萄酒、区域葡萄酒品牌三方势力分食后,每个品牌的销售贡献量都不大,这是中国葡萄酒行业各品牌面临的现实挑战,而区域葡萄酒企业压力更大。  相似文献   

14.
葡萄酒漫谈     
自从人类发明了酒 ,数千年来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享用酒。由于各地的风土、气候不同 ,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酒。酒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酿造酒 ,主要包括葡萄酒、啤酒、中国的黄酒、日本的清酒等 ;二是蒸馏酒 ,如中国的白酒、威士忌、白兰地、日本的烧酒等 ;三是混合酒 ,如梅酒、薄荷等的利口酒。葡萄酒是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造而成的低度饮料酒 ,其酒的酒精体积分数通常为8%~ 16%。葡萄酒被认为是人类最初接触并饮用的酒 ,下面就谈谈葡萄酒的产生与发展 ,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和微生物 ,与葡萄酒相关的产品及葡萄酒的功…  相似文献   

15.
“重走丝绸之路”的第一站设定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西安,效仿千年前张骞凿空之旅,同时也让郭松泉一行对陕西这个有着千年葡萄种植历史的葡萄酒产区有了新的认识。陕西西安是中国的十三朝古都,这里的葡萄种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汉武帝建元年间,张赛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带回了欧亚种葡萄,传至西安。唐朝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很繁盛,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十分钟爱葡萄酒。  相似文献   

16.
郑玉卿 《中国酒》1998,(2):28-28
据《法国葡萄酒杂志》’97,7/8月合刊报道“地球那头,中国葡萄酒市场已复苏振兴……”。“葡萄酒热”正在中国悄悄升起法国的大酿造企业及其专业的新闻媒体对中国的葡萄酒热,感到茫然;而在此前,仅仅知道,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东北三省出产的一种可与法国梅多克上等葡萄酒(Vin classe medocain)媲美的东北名葡萄酒(ungrand cru mandechou),而这种酒仅供达官贵人所享用。而那时的中国平民百姓和劳苦大众更喜爱喝传统酿造的高梁酒和黄酒,对葡萄酒是绝对不感兴趣的。不能否认,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已经苏醒,至少是在这个国家的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的一些如广州、上海和天津等大中城市。这应归功于自中国80年代开始掀起的“对内搞活,对外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新的葡萄酒分级体系--DAC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让国外消费者对澳洲葡萄酒有一个更加系统、清晰的了解,奥地利的葡萄酒生产商一直致力于建立新的葡萄酒命名制。跟法国的AOC葡萄酒原产地命名制或意大利的DOC葡萄酒原产地区域管制一样,奥地利新的葡萄酒分级体系——DAC体系(Districtus AustriaControllatus)将会逐渐代替现行的葡萄酒分级制度。此前,奥地利葡萄酒一直按照一种比较混乱的葡萄品种进行分级。在新的DAC体系下,酒标将更加强调葡萄酒产区而不再是葡萄品种。新的葡萄酒分级系统根据不同的葡萄酒产区,把风格不同的葡萄酒划分成不同的质量等级,让消费者通过标签就可了解到…  相似文献   

18.
田野 《新食品》2012,(7):124-125
于酒圈子中的人来说,提及上海卡聂高。总会联想几个响当当的进口葡萄酒品牌。上海卡聂高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一家用短短几年时间成长为行业内外均有口皆碑的进口葡萄酒企业。并在进口额与销售额上年年创新高。闯进中国进口葡萄酒运营商第一阵营。而在大浪淘沙的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又是什么优异品质让上海卡聂高立浪尖而不倒?  相似文献   

19.
刘树琪 《中国酒》2011,(2):44-44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增长迅猛,在给国内葡萄酒企业带来较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让国外的葡萄酒企业虎视眈眈,纷纷入主中国——狼终于来了!中国的国产葡萄酒处在“与狼共舞”这么一个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崔林 《中国酒》2006,(10):28-35
中国人饮用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是,葡萄酒在中国一直没有普及,这可能和民族风情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饮食健康意识日益加强,特别是中产阶层的发展壮大,葡萄酒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酒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不断提高。饮用葡萄酒的益处己越来越得到国人的认可,葡萄酒在中国的消费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化。这也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葡萄酒市场。过去几年里全世界葡萄酒销量的年增长率大概只有1%,而中国的平均增长率则超过了10%。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过去5年来,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大约增长了一倍。目前,中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仅有0.3升,而美国人是12升,法国人更高达59升。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葡萄酒市场潜力非常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际葡萄酒生产巨头争相来中国进行各种推介活动,开拓中国葡萄酒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