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高锰钢夹钩座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工艺改进,逐步消除了高锰钢夹钩座的铸造缺陷,提高了铸件的外观质量,同时,降低了材料消耗,减轻了铸件清理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铸造技术》2019,(2):190-192
阐述了DISA垂直造型线生产家用空调压缩机铸铁件时解决铸件粘砂不良的工艺方法,主要从熔化、浇注、型砂等3方面进行控制。解决了铸铁件粘砂,提高抛丸机的清理效率,改善铸铁件切削加工性能,减少铸件清理之后的粉尘排放。  相似文献   

3.
《铸造》1978,(3)
铸件的清理是铸件生产中的重要一环,我厂对小铸件的清理是采用滚筒清理的,过去对中型和大型铸件的清理是采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灰(粉)尘高,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清理质量差,生产效率低,清理时一不小心就将铸件碰坏易造成废品,因此,铸件清理就成为铸造生产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
大马力发动机缸体铸件清理一直是铸件生产中的关键,铸件清理生产效率、职工劳动强度、铸件清理质量、环境污染、生产自动化水平是清理生产中的焦点。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铸造二期项目大件清理工部采用新的清理流程及技术装备,经生产检验可靠地解决了以上清理生产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5.
利用抛丸器获得高速弹丸进行铸件清理、除锈、去氧化皮、强化工件表面的方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铸造行业中研制出各种形式的抛丸清理滚筒和抛丸清理室。1958年美国Pangborn公司开始采用了抛丸落砂设备,并于1970年发展到以同时完成铸件落砂、表面清理、砂再生和砂回收四道工序的“四合一”抛丸落砂清理设备,显著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降低铸件成本。抛丸设备已成为铸造车间(特别是铸钢车间)不可缺少的重要清理设备。所以抛丸清理工艺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对它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铸造壳型砂型铸件铸型脱离困难的问题,开发出铸型脱模机进行铸型脱离,提高了砂清理效率,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7.
以某液压车间铸件清理生产线为例,对如何保证液压铸件的清理质量、提高清理各工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环境进行论述,为液压行业铸件清理工艺及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Q365抛丸清理室的改造,增加抛丸头,提高了清砂质量及效率,进一步改善了铸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真空轮辋铸件的结构,对其工艺性进行分析,为了提高铸件表面质量、保证铸件壁厚精度、提高力学性能、降低成本、减少清理工作量,确定采用消失模工艺进行生产.设计将真空轮辋风孔系、气门嘴孔终型铸出,省去机械加工工序和设备投入,降低加工成本;将螺栓安装孔系近终型铸出,减少加工余量,提高加工效率;采取真空吸附浇注方式,提高充型...  相似文献   

10.
铸件清理作为铸造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对表面质量和内腔清洁度有关键影响。大缸径产品由于体积巨大,内腔复杂,清理工序普遍采用人工清理。随着产能的提升,清理工序效率提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QC方法,分析各环节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改进照明、调整工序及制作专用工具等措施,明显提升了人工清理效率,提高了生产节拍。  相似文献   

11.
清理工序的铸件输送辊道,由于铸件型号及控制程序等原因造成辊道故障,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在分析辊道输送系统和故障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压紧气囊、光电开关、完善PLC程序等措施,彻底解决了翻转机铸件掉落的问题,有效改善了辊道堵塞,铸件碰伤、磨伤等状况。  相似文献   

12.
对树脂砂工艺导轨铸件产生粘砂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浇注系统、砂芯、起模斜度、模样准备、型砂、脱模剂、涂料、造型操作及浇注温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避免树脂砂铸件的粘砂缺陷,提高了铸件清理的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产品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回转座铸件的材料要求,确定以QT400-15代替原ZG270-500材料;针对砂型铸造工艺特点,改进了铸件的分型工艺和起模斜度.实际浇注结果表明,铸件成品率达到93%以上,加工后的零件经测试没有明显变形,且机加工效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汤彦  陈建军 《现代铸铁》2020,(1):42-44,53
介绍了大型轴承箱体铸件的结构和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原生产工艺及油槽处存在的粘砂和铁包砂问题,对缺陷位置进行原因分析后,采取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在原工艺的基础上,调整浇注系统,控制浇注温度,采用保温冒口材料制作镶嵌结构的油槽芯。生产结果显示:铸件表面良好,内部光滑,有效解决了扁而宽大油槽部位易产生粘砂、铁包砂的问题。与原工艺相比,铸件易于清理,达到了使用要求,又降低了铸件清理工作量,显著提高了箱体铸件的成品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应用消失模工艺开发球墨铸铁油底壳的工艺过程,针对试制初期出现的碳缺陷、硬度低、漏气等质量问题,通过提高浇注温度和负压、优化浇注系统设计、改进组模工艺、在浇包内加入锡粒合金、调整碳当量及增加外冷铁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铸件质量.最后指出:应用消失模工艺生产球墨铸铁油底壳铸件,与砂铸工艺相比,可实现一次整体成型,铸件尺...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支架失效的原因,针对悬臂砂芯的特点,设计了EPS芯撑,解决了金属芯撑熔合不良、漏气、应力集中等问题.浇注验证的结果表明,通过使用EPS芯撑,在同样空间的铸型中可以多布置支架铸件,从而有效地改善铸件的工艺出品率,并最大限度地利用铸型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转臂铸钢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底部夹砂、尺寸不合格,下芯后底部散砂不易清理,造型翻上盖箱时易塌箱,下芯后合上盖箱过程中,支臂处大芯子对上砂型阻挡较严重,造型合箱操作较困难等现象,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加强工序过程的质量控制,设计合理的外冷铁和借助模拟软件验证等措施,最终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铸件.  相似文献   

18.
鲁云  郭小强  彭凡  杨茂海  杨磊 《铸造工程》2012,(2):31-32,42
介绍了大尺寸环类铸件嵌套铸造方法的实施过程。实际生产应用表明,大尺寸环类铸件在模具制作、造型、熔炼工序上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