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利用相关资料,在甘肃省黄河流域不同水化学带选择代表性的水化学分析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不同区域的地方病及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甘南高原及六盘山区地下水质量较好;中部干旱区地下水矿化度、硬度高,水化学类型变化复杂。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方面。基于MAPGIS二次开发函数,以地下水污染调查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地下水质量评价子系统。实现了从数据库查询数据、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的GIS制图、统计分析、报表制作及输出一体化,以及生成空间图形后对空间和属性数据库的浏览和查询,系统在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项目中经过实际应用,满足了地下水质量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7):79-81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新疆和田地区2011年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为总硬度、SO2-4、Cl-、CODMn和氨氮等。根据2011年与2003年新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该地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与2003年相比,质量等级变好、不变和变差的井点分别占调查总井数的14.3%、57.1%和28.6%。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和田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及水质劣化的原因,并提出应防止集中开采区地下水超采、防止地下水受农业活动污染等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地下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朱中道 《人民黄河》2004,26(10):30-32
河南省为我国北方缺水省份之一,地下水资源尤为紧缺。根据国土资源部部署,对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价。本次地下水资源评价以可恢复的浅层地下淡水为主要对象,在对全省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平原区采用均衡法、山区采用径流模数法,分别计算评价了全省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可开采资源,并首次对深层承压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同时根据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对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调查分析了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对沿黄地区特别是黄河影响带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提出了战略转变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作了简述,比较了地下水资源量的两次评价结果,并对其深层地下水、城市区地下水、岩溶区地下水和采煤区地下水四个资源进行了讨论与分析。建议增加认识、加强研究、合理开发,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环境质量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探讨了清徐县平原区的地下水污染现状。对于查明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黄河流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利用相关资料,在甘肃省黄河流域不同水化学带选择代表性的水化学分析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对不同区域的地方病及地下水污染源进行分析。结论认为,甘南高原及六盘山区地下水质量较好;中部干旱区地下水矿化度、硬度高,水化学类型变化复杂,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8.
葫芦岛市属重度缺水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对葫芦岛市地下水质量从面积比、水质污染、不同水质水资源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绥滨县缓滨镇地下水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水质良好,可作为集中中式生活及工业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0.
晋祠泉域岩溶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嵚山 《山西水利》2012,(9):18-19,23
介绍了晋祠泉域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泉域岩溶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从地下水质量、污染源、地下水污染主要特征等方面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通过水质监测发现,泉域水环境质量整体较为稳定,泉域水资源实现基本好转,但局部区域水质异常,总硬度、硫酸盐等呈逐渐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1.
贺同良  吉永军 《新疆水利》2006,(3):10-11,46
地下水水质和水量是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在近些年完成的流域或县级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中,一般也突出了这两个重点。但水质评价内容单一,缺乏季节性变化和规律性分析,也未进行完整的分层评价。在水量分析评价内容中,补给量、排泄量、可采量的分析计算往往缺乏可靠的依据和充分的论证.而且缺乏时空分布概念和分析评价的前提限制条件。因此,目前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成果的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地表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地下水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大,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的方法和内容也要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扩展。本文对地下水资源分析评价的方法和内容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人民黄河》2017,(3):65-69
采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对石河子地区2014年的23组地下水水样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为地下水水质较差,影响潜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H值和耗氧量,影响浅层承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pH值、耗氧量、总硬度、TDS、Al~(3+)、SO_4~(2-)、总Fe和Mn,影响深层承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为pH值和耗氧量,当地混合井的开采导致承压水质量劣于潜水质量。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潜水污染等级为1级,浅层承压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井数分别占调查总井数(8眼)的75.0%、12.5%、12.5%,深层承压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井数分别占调查总井数(10眼)的40.0%、20.0%、40.0%。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劣化主要受地表水水质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有机物污染源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李瑜  张静  吕红 《水资源研究》2006,27(2):16-17,44
地下水是山东省重要的水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地下水资源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随着对地下水变化规律认识的逐步提高,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对山东省第一、二次地下水资源评价要素及评价成果的对比,对山东省近年来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进行了浅要分析,旨在为山东省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对佳木斯市城区地下水水质的现状进行评价,对地下水污染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分布特征,提出了保护地下水水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辽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通辽地区地下水监测结果,结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18-93)中的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确定通辽地下水水质评价指标,在单项组分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法对通辽地区代表性地下水点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级。  相似文献   

16.
集对分析法在哈尔滨市城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集对分析法对哈尔滨市城区的4个实测地下水水样进行了评价,通过计算确定了该区的地下水质量等级,其评价结果将对地下水的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2009年完成的 "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浅层地下水质量及新农村安全供水研究报告"地下水资料为依据,通过合理选择地下水污染因子(24项),按浓度和毒理性双权重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洞庭湖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并按三分法划分了地下水质量等级,为该区内农村居民科学取用地下水指明了方向,为当地政府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格尔木市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为有关部门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探讨及实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范琦  王贵玲  蔺文静  陈浩 《水利学报》2007,38(5):601-605
本文对当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DRASTIC法的局限之处,在充分考察中国平原盆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的DRUA评价方法。该方法是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等4个评价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地下水本质脆弱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是徐州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通过介绍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总体评价了地下水水质功能,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质量,分析了水质变化趋势,为该地区乃至淮河流域开发利用地下水、保护水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