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正交试验法确定化学镀Ni-Co-P合金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向镀液中加入硫酸铈,在AZ91D镁合金基材上得到了性能最佳的Ni-Co-P-Ce合金镀层。最佳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碘化钾0.06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2g/L,硫酸镍25.0g/L,硫酸钴15.0g/L,次磷酸钠25.0g/L,氟化铵30.0g/L,柠檬酸三钠45.0g/L,硫酸铈0.15g/L,pH值8.5,温度85.0℃,时间1.5h。加入适量的稀土铈能明显提高镀层的耐蚀性和硬度。在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下,得到孔隙率低、耐蚀性较好的镀层,并且镀层与基体结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向Ni-P二元合金镀层中引入微量B元素,制备了性能优异的Ni-P-B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镀液中络合剂甘氨酸和乳酸、还原剂次磷酸钠和硼氢化钾对镀速、镀层成分的影响,确定镀液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25 g/L NiSO4·6H2O,30 g/L NH2CH2COOH,20 g/L CH3CH(OH) COOH,25 g/L NaH2PO2,0.2 g/L KBH4,1 mg/L CdSO4·8H2O,pH=12,θ=69~71℃.并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镀层进行了耐腐蚀性、可焊性及与基体结合力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镀层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可焊性,并且与铜基体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3.
以腐蚀铜网为基体,在硫酸盐镀液中制备得到用于电还原CO2的铟-锡合金电极。对镀液配方进行了筛选,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镀液配方进行优化,得到制备铟-锡合金电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In2(SO4)350g/L,SnSO430g/L,柠檬酸40g/L,添加剂TSNA4g/L,稳定剂3g/L,电流密度1.5A/dm2,温度25°C,pH约1.5。最佳工艺下制备的In-Sn合金镀层呈均匀的灰白色,结合力良好,In-Sn合金电极上电还原CO2生成甲酸的电流效率达71%,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对电镀Sn-Fe合金的镀液配方进行优化,研究了电流密度和镀液p H对Sn-Fe合金镀层微观结构、显微硬度、光泽和耐蚀性的影响,得到最优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葡萄糖酸钠120 g/L,硫酸亚锡40 g/L,硫酸亚铁20 g/L,H3BO320 g/L,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嵌段聚醚(EPE4600)30 mL/L,pH 4,温度25℃,电流密度2.0 A/dm2。在该条件下可电镀得到表面光亮、结晶细致、耐蚀性良好的Sn-Fe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5.
贾旭  程晓梅  张圳  冯佳  郭爱红 《广州化工》2020,48(8):24-28,31
采用化学镀法在钛基体上制备锡涂层,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利用单变量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化学镀锡液各成分种类和浓度以及工艺条件,讨论对钛基体镀覆金属的镀层厚度、耐腐蚀性、镀层结合力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12 g/L甲基磺酸锡,60 mL/L甲基磺酸,105 g/L硫脲,2 g/L EDTA,40 g/L次磷酸钠,3 g/L对苯二酚,镀液温度65℃,沉积25 min,伴有慢速搅拌;最佳工艺条件下的镀液稳定,厚度为2.18μm以上的镀层,镀层耐蚀,结合力较好,表面结晶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玻璃纤维表面化学镀Ni-Co-P合金镀液中主要成分间的摩尔比、pH值、温度以及施镀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化学沉积Ni-Co-P合金镀层成分及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施镀温度为50℃,pH值为9~10,镀液中各主要成分间最佳摩尔比为Co2 /(Ni2 Co2 )=0.45,H2PO-2/(Ni2 Co2 )≤2.6,Na3C6H5O7/(Ni2 Co2 )=1.5,Na3C6H5O7/NH 4=0.4.用X射线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镀层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镀液的稳定性高、镀速快、镀层外观较好.  相似文献   

7.
贾瑛  冯程  张颖 《电镀与环保》2012,32(2):27-30
在确定化学镀Ni-Fe-Co-P镀液配方的基础上,往镀液中加入硝酸铈,在涤沦织物上制备Ni-Fe-Co-P-Ce合金镀层。讨论了硝酸铈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沉积速率、表面形貌、成分及耐蚀性能等的影响,得出其最佳的质量浓度为0.4g/L。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通过对镀层结合力、金相组织、沉积速率、硬度等性能的比较,选出最优镀液配方,并对所得最优组镀件进行SEM和EDS分析及耐腐蚀性能测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镀液配方为:硫酸镍30g/L,次磷酸钠25g/L,乳酸20mL/L,乙酸钠15g/L。所得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为11.88%,是高磷镀层;经耐腐蚀性能检测,该镀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正交试验,对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的基础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向优化的基础镀液中加入PTFE乳液和表面活性剂FC4,以化工管材常用的材料20~#钢为基体,在PTFE乳液16~30 mL/L、FC4 0.40~0.60 g/L、温度86℃、pH值5.5的条件下,制备出表面呈明显疏水性的化学镀Ni-P/PTFE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0.
以紫铜片为基体,采用电沉积法在三价铬镀液中制备了铬-金刚石复合镀层。在pH=1.0、电流密度12A/dm2、搅拌速率150r/min、温度30°C及施镀时间15min的条件下,研究了镀液中主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对铬-金刚石复合镀层厚度和外观的影响,得到较好的镀液配方为:CrCl3·6H2O170g/L,HCOOK60g/L,KCl20g/L,CH3COONa·3H2O20g/L,NH4Cl60g/L,超细金刚石25g/L。采用该配方制备的Cr-金刚石复合镀层表面平整、裂纹细小,金刚石颗粒均匀镶嵌在铬镀层中,显微硬度高达1292.6HV,综合性能优于纯铬镀层。  相似文献   

11.
以AZ31B镁合金为基材,在碱性环境下化学镀Ni-P-SiC。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配方及工艺条件为:氟化铵60.0g/L,柠檬酸三钠75.0g/L,碘化钾0.06g/L,SiC 6.0g/L,硫酸镍24.0g/L,次磷酸钠18.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06g/L,pH值8.5,85℃,1h。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结合力强、表面平整、组织致密、具有较强耐蚀性和耐磨性的Ni-P-SiC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出一种无氰碱性低锡铜-锡合金电镀工艺。该工艺具有镀液成分简单、工艺稳定、节能降耗等优点。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CuSO_4·5H_2O 45~55g/L,K_2CO_340~60g/L,Na_2SnO_3·3H_2O 8~12g/L,铜螯合剂190~230mL/L,锡螯合剂30~40mL/L,辅助调节剂6~10mL/L,pH值10~11,电流密度1.4~2.0A/dm~2,温度45~55℃。  相似文献   

13.
研究出一种钛合金无氰碱性镀铜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为:CuSO_4·5H_2O 25~30g/L,KOH 90~100g/L,K_2CO_3 30~50g/L,DS116添加剂110~130mL/L,pH值9.0~10.5,电流密度0.5~4.0A/dm~2,温度40~60℃。同时,对镀层和镀液的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以紫铜片为基体电沉积制备了Ni–Fe–W合金电极。研究了镀液中不同组分的浓度和工艺条件对Ni–Fe–W合金析氢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NiSO4·6H2O80g/L,FeSO4·7H2O20g/L,Na2WO4·2H2O0.020mol/L,Na3C6H5O7·2H2O 0.5 mol/L,H3BO3 0.65 mol/L,Na2SO4 0.1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pH 5~6,温度30°C,电流密度4 A/dm2,磁力搅拌800 r/min,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所得Ni–Fe–W合金电极表面Ni、Fe和W的原子分数为63.79%、34.35%和1.86%,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30%KOH溶液中的析氢催化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硝酸铈和高锰酸钾为主盐,以氟化钠为促进剂,在铝合金表面制备Ce-Mn转化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钝化工艺条件为:硝酸铈8g/L,高锰酸钾2g/L,氟化钠0.06g/L,pH值2.0,70℃,1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Ce-Mn转化膜呈金黄色,表面均匀,耐蚀性较好。CeMn转化膜的耐蚀性接近六价铬转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镍基电极的析氢性能,采用恒电位沉积法,通过改变镀液中各合金的质量浓度比、沉积电位、沉积时间等条件,制备出一种高活性的镍钴铁三元合金电极。通过测定电极在1 mol/L的NaOH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得到最佳的沉积工艺条件为:36.25 g/L NiSO_4·6H_2O,1.25 g/L NiCl_2·6H_2O,5 g/L CoSO_4·7H_2O,7.5 g/L FeSO_4·7H_2O,10 g/L H_3BO_3,0.5 g/L抗坏血酸,1 g/L十二烷基硫酸钠,pH=4.0,电沉积电位-1.45 V,电沉积时间300 s。阴极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在5 A/dm^2的条件下,镍钴铁三元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降低至121 mV,相比于纯镍电极过电位降低近50%,相比于镍钴电极过电位降低近35%。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浸泡式磷化处理在AZ91D镁合金表面沉积一层致密、均匀、结合力好的磷化膜。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得到磷化液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ZnO 2g/L,H_3PO_420g/L,NaF 1g/L,Na_2C_4H_4O_64g/L,NaNO_36g/L,柠檬酸0.25g/L,pH值3.0,磷化温度45℃,磷化时间20min。同时,确定添加剂为焦磷酸钠(TSPP),并且当其质量浓度为0.5g/L时,磷化膜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脉冲电镀在Q235钢表面制备Ni-Cr-Mo合金镀层。考察了镀液组分对镀层组成、沉积速率、表面形貌、粗糙度、孔隙率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组分NiSO_4·6H_2O、CrCl_3·6H_2O和Na_3MoO_4·2H_2O的浓度比为3∶2∶1、3∶1∶2和10∶1∶1时,镀层结合力较好,镀层组成差别较小;浓度比为10∶1∶1时,Ni-Cr-Mo镀层沉积速率最大,表面颗粒尺寸最小,粗糙度最低,孔隙率最少,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和pH等工艺条件对钛板上电镀Fe-Co 合金箔组成、阴极电流效率、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电解液配方为:FeSO<,4>·7H<,2>O 40 g/L,COSO<,4>·7H<,2>O 30 g/L,COCl<,2>·6H<,2>O 10 g/L,硼酸30 g/L,柠檬酸三钠40 g,L,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