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19,(12):2809-2814
采用Pluronic F-127改性纳米零价铁后负载镍,形成改性纳米铁镍(F-NZVI/Ni)。探讨了Ni的负载量、F-NZVI/Ni的投加量、2,4-DCP初始浓度、pH及反应温度对2,4-DCP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F-NZVI/Ni去除2,4-DCP的最佳条件下F-NZVI/Ni去除2,4-DCP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F-NZVI/Ni去除2,4-DCP的能力优于NZVI,当F-NZVI/Ni投加量为3 g/L,镍负载率为5%,2,4-DCP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7时,2,4-DCP的去除率为97%。F-NZVI/Ni去除2,4-DCP主要是先吸附,然后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将2,4-DCP降解为苯酚。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2):2809-2814
采用Pluronic F-127改性纳米零价铁后负载镍,形成改性纳米铁镍(F-NZVI/Ni)。探讨了Ni的负载量、F-NZVI/Ni的投加量、2,4-DCP初始浓度、pH及反应温度对2,4-DCP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探究了F-NZVI/Ni去除2,4-DCP的最佳条件下F-NZVI/Ni去除2,4-DCP的反应过程。结果表明,F-NZVI/Ni去除2,4-DCP的能力优于NZVI,当F-NZVI/Ni投加量为3 g/L,镍负载率为5%,2,4-DCP初始浓度为20 mg/L,反应温度为35℃,初始pH值为7时,2,4-DCP的去除率为97%。F-NZVI/Ni去除2,4-DCP主要是先吸附,然后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将2,4-DCP降解为苯酚。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镍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模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镍的去除的试验中,研究pH值、絮凝剂FeCl3投加量、助凝剂PAM的投加与否对镍的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镍的质量浓度为0.226mg/L时,调节pH值为10.0,FeCl3投加量为25mg/L时沉淀出水的镍的质量浓度为0.0187mg/L,达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2005)中对镍含量的要求。镍的去除率随着pH值的升高,絮凝剂FeCl3投加量的增多而提高,过滤对镍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投加一定量的PAM有助于镍的去除。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Fe-Ce/Al_2O_3催化剂,采用光助非均相类Fenton法对对硝基酚(PNP)废水进行处理,考察PNP的去除效果及催化剂稳定性。结果表明:PNP质量浓度为200 mg/L、H_2O_2投加量为150 mmol/L、催化剂投加量为100 g/L、pH=4、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PNP去除率可达98.7%,COD去除率可达72.9%。紫外光、催化剂催化H_2O_2去除PNP的协同效果良好,催化剂使用5次时PNP去除率达到83.2%。  相似文献   

5.
分别探讨了竹炭投加量、溶液pH、染料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去除甲基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 L浓度为200 mg/L的甲基橙溶液中,当竹炭投加量为0.015 g、温度为30℃、pH为6.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竹炭负载纳米级零价铁对甲基橙染料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最高可达99.94%。  相似文献   

6.
巢猛  胡小芳 《广东化工》2011,38(4):81-82
本试验采用碱性化学沉淀法对水源水中的镍进行去除处理,比较了pH、混凝剂投加量对镍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镍浓度为0.04 mg/L时,调节pH为9.0,投加1.8 mg/L聚合氯化铝(以Al<,2>O<,3>计)、原水中镍浓度为0.10 mg/L,调节pH为10.0,投加2.4 mg/L聚合氯化铝,沉淀出...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源水突发性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水厂现行工艺对含镍污染原水进行处理,当原水中镍质量浓度超过0.03 mg/L时,经处理后无法保证镍去除达标。在水厂现有工艺基础上,通过投加高锰酸钾、助凝剂PAM和调节pH来强化镍的去除,试验结果表明,pH和高锰酸钾投加量是影响镍去除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最佳去除率方案:高锰酸钾投加量为1.5 mg/L,调节pH为9.5,PAC投加量为18 mg/L,PAM投加量为1.0 mg/L。在此条件下处理镍质量浓度为0.1 mg/L的原水,出水剩余镍为0.009 mg/L,去除率达到91%,同时该条件可使质量浓度<0.22 mg/L的镍污染原水处理后达标。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可作为柳江沿岸水厂应对镍污染的一种有效应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晶态铁系金属氧化物的吸附容量、提高对印染废水中高溶解度和稳定性的Sb(OH)6-去除效果,制备生物炭负载锰掺杂纳米四氧化三铁,探究其吸附效果与联用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吸附实验表明,在初始pH为7.0±0.5、温度25℃、初始锑浓度200μg/L条件下,吸附剂除锑的最优条件为锰铁比0.3、负载比0.2、投加量0.3 g/L,此时模拟废水中锑含量可降至38μg/L,在更低投加量、更温和pH、室温条件下有更高的吸附容量。且吸附剂的循环使用性能较好,经三个吸附-脱附循环后吸附量仍达86%。吸附容量机理研究发现,生物炭负载提升吸附容量的机理为缓解团聚、提高吸附剂表面带正电强度、增强其对Sb(OH)6-的离子交换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9.
缪荣荣  王芳 《工业催化》2016,24(11):75-77
提出一种以负载型Ni-Cr-B非晶态合金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制备对氯苯胺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对氯苯胺收率的影响。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反应压力1.2 MPa,催化剂用量占对氯硝基苯质量的8%。在此优化条件下,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对氯硝基苯转化率为99.9%,对氯苯胺选择性为99.9%,对氯苯胺平均收率为99.8%。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固定化硝化菌去除氨氮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固定化微球投加量、通气速率、反应温度和pH值4个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获得固定化细菌对模拟废水中氨氮的最优去除条件。结果表明:当固定化微球投加量为200 g/L,反应温度为40℃,体系pH值为9.0,通入空气表观气速为1.5 L/(min·L)时,氨氮去除率最高。4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H值固定化微球投加量反应温度表观气速。在此最优条件下,当初始氨氮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可使其去除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1.
赵海东  刘旭东  迟赫 《辽宁化工》2009,38(11):783-785
研究负载型TiO2光催化法去除氨氮的规律。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TiO2/天然沸石光催化剂。讨论温度、pH值、曝气量、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为3 h,pH值为10,光催化剂投加量为7 g/L、曝气量为0.2 m3/h、温度为32℃时,具有最佳氨氮去除效果,最大去除率为58.32%。  相似文献   

12.
采用铁碳微电解耦合过硫酸盐处理布洛芬废水.考察了pH值、铁粉投加量、铁碳比、过硫酸盐投加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3、铁碳比为1:1、铁粉投加量为10 g/L、过硫酸钠投加量为8 mmol/L的最优条件下,布洛芬的去除率达到77.46%.  相似文献   

13.
王婷  刘蓉 《山东化工》2023,(1):13-15
采用微量热解法将类沸石型咪唑啉盐骨架负载在活性炭上制备成ZIFs型催化材料(ZIFs-Co@AC),通过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对碱性品红进行催化去除。实验探究了溶液pH值、ZIFs-Co@AC投加量、过硫酸氢钾(PMS)投加量、温度、碱性品红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ZIFs-Co@AC有较好的将PMS活化成硫酸根自由基的催化活性,从而碱性品红能够很好地被去除。当碱性品红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120 mg/L,ZIFs-Co@AC投加量为50 mg、PMS投加量为30 mg、pH值为5.4时,25℃反应40 min后碱性品红的去除率达99.75%。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还原性铁粉置换法处理总镍为7.16 mg/L的化学镀低浓度含镍漂洗水。研究了初始p H、温度、还原性铁粉投加量对废水中镍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性铁粉投加量1.5 g/L,初始p H 9.0,常温(20°C)。在该条件下处理废水30 min,出水总镍可稳定达到GB 21900–2008中总镍0.1 mg/L的排放标准。这说明采用还原性铁粉置换法处理化学镀低浓度含镍废水可行。反应温度越高,镍的去除速率越快,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反应温度。  相似文献   

15.
以木屑纤维素为基体,采用球磨法,制备负载铝氧化物的纤维素(C-Al),研究其对水中砷离子(As)的吸附行为。探讨不同吸附条件对C-Al的吸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l对As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溶液的pH为3~7,投加量为2 g/L,反应温度为25℃,As初始浓度为200 mg/L,C-Al对As的吸附容量高达62 mg/g。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碳微电解与过氧乙酸联用的方法处理含罗丹明B(RhB)废水。研究了铁粉投加量、铁碳比、pH、过氧乙酸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室温下,铁粉投加量为1.8 g/L、m(Fe)∶m(C)为1∶1,初始pH为4、过氧乙酸投加量为0.3 mmol/L为最优反应条件。处理RhB废水40 min后,脱色率可达到92.1%,TOC去除率达到80.6%。与单独的铁碳微电解法相比,去除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通过投加几种不用的金属氧化物催化臭氧氧化氨氮废水,比较出CuO催化氧化氨氮有较好的转化效果。分别考察了在不同pH值、催化剂投加量、初始浓度、臭氧投加量、温度的条件下,催化臭氧氧化氨氮废水的效果。在·OH和臭氧的共同作用下,碱性条件利于氨氮转化;CuO的投加量有最优值为10 g/L;初始浓度越高氨氮去除效果越低;臭氧投加量越大,氨氮去除越高;温度从常温提升至80℃,氨氮转化率得到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Fe2+活化过硫酸钠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亚铁投加量、反应pH、反应时间、过硫酸钠投加量对印染废水的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硫酸亚铁投加量1000 mg/L、废水pH为4、反应时间为30 min、过硫酸钠投加量为1.2 g/L,印染废水的去除率最优,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实验考察了双极铁碳微电解-接触氧化工艺对比单级工艺的运行效果,并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及碱度,寻找双极工艺的最优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在HRT为24 h,投加0.25 g/L碳酸氢钠,控制温度在25~30℃条件下,出水COD可降至200 mg/L以下,并对氨氮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高温热解的木基活性炭为基体,制备负载锰氧化物活性炭(CB-Mn),研究其对水中镉离子(Cd)的吸附行为。采用扫描电镜(SEM对CB-Mn进行表征。探讨不同吸附条件对CB-Mn的吸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B-Mn对Cd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溶液的pH为4-6,投加量为2g/L,反应温度为25℃,Cd初始浓度为500 mg/L,CB-Mn对Cd的吸附容量高达52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