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内动态     
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每年投入2500亿元 据“2003中国国际电子政务技术与应用大会“情况通报会有关人员介绍,由于我国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电子政务的投资、组织、规划和管理力度,今后数年我国每年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投入将达2500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把发展电子政务列入到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中,在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上迈出了关键一步,电子政务建设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实施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涉及问题的持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创新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根 《软件世界》2006,(13):76-77
在信息化社会里,政府现代化的根本特征表现为政府的信息化,电子政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形态,是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经过几年的努力,海淀区按照“从数字园区到数字政府最终实现数字海淀”的区域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把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全面推进政府网上办公作为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政府以一个整体的形象为社会服务。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海淀区政府不仅满足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而且也优化了区域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优势。海淀区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创新管理理念海…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服务电子政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璐 《软件世界》2005,(2):96-97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服务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为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不仅提高了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利用率,也将会促进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改革方面,相互支撑,逐渐构成了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经过了一年的高速发展,此时,电子政务的巨大冲击和美好前景已经清晰呈现。电子政务的影响广泛而深入。对于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已经是政府力行的改革措施的一部分,并且成为提升国家权利执行者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一种措施;对于商业企业,电子政务创造了越来越方便快捷的政府服务和愈来愈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对于普通百姓,虽然电子政务系统还没有成为有效的与政…  相似文献   

5.
电子政务新框架搭起新舞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O2年是电子政务逐渐“由概念变成现实,由争论转入实施,由含混转为清晰”的一年,国家不断地培养电子政务发展的宏观环境。2O01年12月,国务院作出“中国建设信息化要政府先行”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如今“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是个时髦的名词,2004年更是被称为“电子政务年”,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普遍设立了公众网站,电子政务的浪潮从国家部委一直延伸到县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已经普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国务院信息办提出了下一阶段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这一任务的提出,确定了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导向,为电子政务健康地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每周时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支持,也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模式、运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政府越来越关注信息化建设、运行和效益问题,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价和考核,已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分析了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现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就如何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数码世界》2005,4(2A):4-5
如今“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是个时髦的名词,2004年更是被称为“电子政务年”,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普遍设立了公众网站,电子政务的浪潮从国家部委一直延伸到县级政府。在电子政务已经普遍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国务院信息办提出了下一阶段电子政务的首要任务是“抓好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这一任务的提出。确定了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绩效的导向。为电子政务健康地向纵深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外网城域网构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至2004年初,全国电子政务网建设进入了一个实质性发展的过程,建设的重点是“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工程。其中,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是政府全面实现电子政务公开的基础平台,外网平台提供政府的各种服务,通过政府公众门户网站提交的信息查询请求和业务请求,是由政府外网的对外数据中心和业务平台处理的。另外政府外网实现政府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今天,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争得经济和社会发展“先机”的关键。因此在各国政府倡导和推动网络化5个重要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都被排在了第一位。2003年是中国各级政府、各部门真正意义上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年,根据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政府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并为电子政务今后的发展确定了“四个重点”:一是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要求,进一步设计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服务功能和网络建设两个方面介绍了甘肃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指出甘肃省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要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加快甘肃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甘肃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服务功能和网络建设两个方面介绍了甘肃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指出甘肃省电子政务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要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加快甘肃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举办了全国政府系统政务信息化建设研讨班的学习交流活动。在为期十天的会议当中,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工作人员从电子政务发展目标和方向、电子政务建设架构和技术、政府门户网站运行和管理、电子公文流转和电子政  相似文献   

15.
王先臣 《软件世界》2006,(16):63-6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从1993年的“办公自动化”开始,以5年为时间跨度,电子政务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政府上网阶段、局部应用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重视程度的日渐加深,电子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记者张岚报道1月14日,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理事、学术委员陈拂晓在“数字中国高层论坛”上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实现电子政务的跨越式发展,而完善组织架构、培养复合式人才、构建和谐的电子政务发展环境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陈拂晓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应该朝着建立面向政务流程的跨部门应用架构方向去建设。而现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面向机构的部署,这样做,往往会割裂政务流程,强化固有的刚性管理组织架构。总结过去五年电子政务建设情况,陈拂晓认为,十五期间为电…  相似文献   

17.
改善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就是电子政务,其有机结合了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管理工作,已经慢慢变成了现代信息化主要领域.我国在过去十年发展中,电子政务建设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对于门户网站建设这一方面,省市政府网站实际普及率和中央政府网站普及率都为100%,同时地级市政府网站实际普及率为99.1%,所有网站服务框架都基本形成.我国电子政务开始进入多层次以及全方位发展阶段,如何让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是以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管理正面临信息网络化和系统联动一体化的挑战: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电子政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或者公共行政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政府组织结构、行政过程、管理职责、机构改革、政府绩效诸要素决定了电子政务网络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缺失、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政府行政组织模式变革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网络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和体系结构的复杂性.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电子政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政府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政府管理正面临信息网络化和系统联动一体化的挑战: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要求。电子政务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技术或者公共行政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政府组织结构、行政过程、管理职责、机构改革、政府绩效诸要素决定了电子政务网络的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缺失、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政府行政组织模式变革的研究分析,提出了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的网络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和体系结构的复杂性。为复杂社会系统中的电子政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新民 《数码世界》2008,7(8):14-15
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当中,信息公开在里面起什么作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里面,电子政务到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电子政务是一个手段,是工具,或者是一项技术,它是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或者是建设法制性政府等等各个方面的政府来服务的,这句话没错,但是我觉得在电子政府发展到今天的阶段,服务型政府本身应该成为建设电子政务的一个主要的战略目标。一方面电子政务要为服务型政府服务,另外一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