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前言 织物手感是对织物触觉的专门用语,它明显地影响着消费者对纺织产品的喜爱与否。虽然很大程度上织物,手感仍靠主观评价,但确实需要有客观的方法用以测量织物手感。为了测量一些技术因素的效果诸如微纤维的应用,先进的后整理方法,以及消费者的保养习惯等,需要定量评价。简单而快捷的客观评价方法对比及质量控制亦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求织物手感性能测量仪器PhabrOmeter3在毛巾类织物柔软整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客观测试了毛巾类织物的手感风格值,并与主观手感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实验选取3种不同的柔软剂以2种浓度浸渍处理毛巾织物,调湿后用于主客观风格测试。结果表明,PhabrOmeter评价系统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测试织物的手感风格特征,包括硬挺度、光滑度、柔软度、悬垂系数及相对手感值,而且可清楚地揭示不同柔软剂对织物手感的影响程度以及不同浓度整理效果间的区别,其中,若将试样以柔软程度进行排序,其结果与主观柔软评价的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3.
与织物的视觉外观相同,织物的手感也是消费者购买纺织品的评价指标。影响织物手感的因素很多:纤维、纱线及其表面结构和后处理。测定纺织品特定手感性能的目的是用客观数值的方式表征其手感特点。介绍了一个可以定量描述织物手感特点和柔软性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是在声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测试的。  相似文献   

4.
正"FTT织物触感测试仪"项目,能够为织物提供科学而具体的测量方式,把个人对织物的主观触感和手感变成可量度的客观数字指标,消除人们对于织物手感主观评估的分歧,大大提高了供应商及其客户的沟通效率,以及产品的开发和工艺发展,有助于客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织物手感和手指振动信号之间的关系,对手指滑动触摸织物所产生的手指振动信号进行测试,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提取特征量。然后对振动信号特征量和织物手感评价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研究得到能够代表手指触摸织物所受到的振动刺激有6个特征量。特征量与手感评价因子的相关性为:舒适感、柔软感和光滑感与手指经向触摸织物时在80~500 Hz频段内的振动强度呈强负相关;舒适感和柔软感与手指纬向触摸织物时在90~300 Hz频段内的振动强度呈中度负相关。客观的手指振动信息可与主观评价统一起来应用于研究织物手感,为织物手感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客观手段。  相似文献   

6.
测试织物的手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客观的测试织物手感的方法现在通过采用连接张力试验仪的一种装置而进一步得到发展。这种方法可测定同一用途织物种类之间和用不同柔软剂处理的织物之间手感的差异。最初的结果表明,这与采用Kawabata织物手感评定系统所得到的某些手感值一致。织物手感属性指标,是触摸织物时产生的一种感觉,这一性能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纺  相似文献   

7.
纺织工业的基本要素是纤维、纱线、织物和整理。在这些领域中的任一方面发生较重要的工艺进展时,其结果就会有新产品引入服装或家俱市场上去,首先试用的品质评定之一是织物手感。评定织物手感的一种途径是测量物理手感参数。它假设手感现象是机械性能的结果,如果选择适当的物理参数,则手感现象完全可以由织物的机械性质来表示。这种概念具有一定的优点,它用组成的力学参数表示织物手感,因而避免了在纯粹主观评定中  相似文献   

8.
孙晓慧 《国外丝绸》2007,22(4):12-15
手感是纺织品极为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织物的手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织物在低应力下的机械性能和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如敏感度、文化背景等。织物手感可以通过主观判断或客观测试的方法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均可以为总手感值(THV)的计算提供必要的信息。THV是多个变量基本手感值的函数。因THV表达式较复杂,给其最大值的获得造成一定困难。本文给出了一种数学方法,通过手感参数的研究和量化,使织物总手感值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量化评价织物手感风格对于研究和改善织物手感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法宝仪对不同柔软整理的针织物手感进行了量化评价,测定了样品的韧度、软度和滑度等特征值。试验表明,针织物手感的量化评价具有可行性,与主观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而相对手感值更能反映样品之间的手感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湿法成网水力缠结可分散材料的手感客观参数对其综合手感的影响,利用手感软度分析仪对湿法水刺可分散材料进行手感客观测定,根据主观评价求得的均值作为手感风格综合评价依据,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对手感客观参数进行系统筛选。结果表明:与材料手感主观评价值关系密切的客观参数为:柔软度、平滑度和硬挺度,且主观评价值与柔软度、平滑度呈负相关,与硬挺度呈正相关。同时主观评价值与柔软度、平滑度和硬挺度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0.854和-0.808。可为开发高品质手感的湿法水刺可分散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一种表面粗糙度测试仪测试面料的粗糙度,这种仪器没有应用到纺织测试的先例。测试的对象包括羊毛和羊毛/涤纶混纺织物。由专家委员会做主观粗糙度测试,同时由他们来确定手感评价。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法研究主观和客观粗糙度测试结果间的关系,并选择与主观测试最关联的粗糙度参数。选择三个粗糙度参数,用方差分析法分析这些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重复试验,对不同组织的织物进行测试。本文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实用的表面粗糙度的测试方法并应用于客观的手感评价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法宝仪在织物手感风格量化表征中的可行性,采用法宝仪测试了不同条件下涤纶织物的手感风格值,并对测试结果可靠性进行分析。选取4种不同类型的柔软剂以不同质量浓度处理涤纶织物,调湿后用于法宝仪测试,并与主观手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法宝仪可以实现柔软整理后涤纶织物手感风格的量化表征,所测手感特征值可量化展现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柔软剂处理后涤纶织物的韧度、软度、滑度以及相对手感值的变化,相对手感值排序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郭燕蕾 《国外丝绸》2009,24(2):26-28
为了建立一个客观评价女式外衣面料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女用外衣面料机械性能主观评价的了解,建立了客观方程,即总体手感评价(THV)方程和总体外观评价(TAV)方程。THV方程直接来源于织物的机械性能,TAV方程来自于与服装外观美感有关的3个机械参数。THV方程中,回归的准确性最高,而TAV方程回归准确性稍低;但总体而言,客观评价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14.
仪器测试在服装生产中的应用织物特性是服装材料不可少的基本需要。织物的重要特性由手感来客观评定,由于织物手感关系到织物的质量由 Kawabata 和 Niwa与手感评定标准化委员会(HESC)合作,于1972年开发了织物手感的仪器试验方法。这种仪器试验方法大约在1975年在工业中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剪切、烘干、平压、汽蒸后整理过程及其参数对织物机械性能、表面性能及手感的影响,并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影响织物性能的显著因素。此外,为客观评价织物手感,先用KES-F系统测定相关指标数据点,再借助织物手感客观理论,计算PHV值和THV值。研究发现:拉伸性能主要受平压处理影响;剪切性能弯曲刚度主要受高温蒸汽处理影响;高温烘干处理可提高毛织物的摩擦因数和几何粗糙度;单一的后整理方式对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低于混合后整理方式的影响;F4整理方式是摩擦因数和几何粗糙程度改善最大的整理方式,也是最适合作为毛织物手感评价的整理方式。该研究为合理设计后整理参数及客观评价织物手感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织物视觉遮蔽性能的客观快速、简便的测试方法,选用反射率测定仪对织物进行表面反射率测定,与人眼主观评级法对织物视觉遮蔽性能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探究其用于织物的视觉遮蔽性能测试的可行性,并获得与主观法相应等级的反射率分级范围。随后用该客观方法分析物理参数对织物视觉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率在白色织物(R=0.8123)及有色织物(R=0.8962)上与人眼观测结果均密切相关,并划分了视觉遮蔽等级对应的反射率范围,有色织物比白色织物的视觉遮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葛彦  范诤  匡才远 《广西轻工业》2008,24(10):110-111
对20种棉织物的手感进行了主观评价实验,并运用KEs织物风格仪对其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以及表面摩擦性能进行了客观测试,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棉织物的手感与力学指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棉织物手感的评价体系,以期对棉织物风格评价更科学、全面,为设计符合顾客需求的棉型面料喂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对针织服装进行手感主观评定和客观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研究,并针对加工厂常规质量管理中所使用的客观质量测定技术要求,提出了手感检验与川端评价系统(KES-FB)测定参数相结合来评定针织服装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织物摩擦和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纺织产品制造过程中,不断地存在着摩擦和磨损。用一种非常简易的装置以及操作的方法测定织物干湿状态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将测试后的结果同织物的实际手感进行比较。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产品客观而又数量化地描述织物的手感。  相似文献   

20.
毛织物手感主观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手感主观评定方法的分析,以及毛织物手感主观评定与客观评价关系的探讨,叙述了目前手感主观评定方法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