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志文 《陶瓷》2022,(1):92-94
探索元代陶瓷青花装饰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文化,从中感受元代陶瓷青花装饰的审美情趣,品中国古代陶瓷青花兴盛之时的艺术魅力.以元代陶瓷青花装饰的设计语言为切入点,分别从造型设计与功能设计、彩绘设计与工艺设计等方面去探究元代陶瓷青花装饰中的设计语言和审美情趣.元代陶瓷青花装饰设计中的装饰元素和设计语言,不仅开启了中国陶瓷青花装饰...  相似文献   

2.
黄维珊 《佛山陶瓷》2023,(10):139-141
青花釉里红瓷器是我国艺术瓷中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由于铜元素在高温环境下不稳定性形成釉里红丰富的色彩变化受到人们的喜爱。釉里红在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兴衰更替不断演进,青花釉里红风格瓷器在元代产生,受历代文化因素的影响不断发展。近现代青花釉里红发展受到学院派崛起的影响,当代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传承发展中重视艺术人文因素。由于人们的消费审美观念不同,青花釉里红装饰要重视交换价值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本文研究概述青花釉里红装饰技法,介绍青花釉里红工艺要素及其发展,探讨青花釉里红现代装饰手法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釉里红装饰,是当代瓷器绘画装饰技艺的高峰,特别是青花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青花的静雅与釉里红的浓艳相配,更是相映生辉,令人百看不厌。随着青花制釉的发展,各种色料的青花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如仿古青花、现代青花,各种深浅浓淡的料色一应俱全。为弘扬千年陶瓷文化,为传承创新和发展青花和釉里红装饰技艺提供了物质材料方面的保障。青花和釉里红属两种色彩门类,是有静谧与奔放相搭配在一起的,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艺术语言,一种景德镇所独有的陶瓷装饰技艺。  相似文献   

4.
粉彩的工艺特点和装饰手法是陶瓷艺术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粉彩的工艺特点相比较其他陶瓷的工艺较为复杂,装饰上也与其他瓷种的装饰有明显的不同。比如与青花相比,青花色彩单一,而粉彩则是色彩丰富。从工艺特点来说,青花与国画手法相类似,而粉彩的工艺特点则是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粉彩的工艺特点和装饰手法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青花艺术是指运用青花颜料在瓷坯上作画,经过窑火高温烧制形成的青花瓷器,亦称青花装饰。青花装饰始于唐五代,形成于元代后期,成为陶瓷釉下彩绘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统治者对陶瓷生产十分重视,为陶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青花艺术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我国陶瓷中具有深远影响的装饰形成,并取得了杰出成就。尤其是明、清两代的青花艺术,由于注重水路的运用,更加显得精致、华美。青白相间,水路穿插,加之青白釉的烘托,达到白中泛青,幽青淡雅的工艺美。  相似文献   

6.
青花斗彩人物绘画是当今陶瓷装饰艺术的一个热门课题。在陶瓷装饰繁多的品种中,青花斗彩是最具特殊价值的陶瓷装饰艺术工艺。青花斗彩工艺怎样与人物画有机的结合,是陶瓷工艺美术创作中值得探索的课题,如何运用青花斗彩装饰陶瓷器皿,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创作情感,描绘出色彩斑烂,丰富多彩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青花瓷在各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现代青花是对传统青花艺术的传承和拓展。本文从装饰载体、装饰题材、装饰技法等方面,归纳了现代青花与传统青花装饰的变化,概述了青花装饰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内涵,提出了现代青花装饰与发展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8.
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从工艺材料、装饰载体、布局、装饰题材、装饰技法、表现手法、装饰内在意蕴等多个方面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深入分析与探究景德镇民窑青花装饰,对我们进行现代青花瓷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美英 《陶瓷研究》2023,(5):153-155
青花釉里红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其对我国高超的瓷器绘画装饰技艺进行了充分展现,特别是青花的绘画技艺,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通过有效结合釉里红的浓艳与青花的静雅,可以使二者的特点得到有效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装饰效果。本文针对青花釉里红装饰的写“意”形态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元代、明代、清朝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特点,探讨了近当代青花釉里红的装饰特点,并从意象和韵致、飞白和禅境、工艺和画艺等方面阐述其装饰的写“意”形态,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比照传统青花装饰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青花装饰的特征及其价值取向,重点论述了现代青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景德镇的青花瓷大规模出口外销,青花瓷器型与纹饰的多样性正是与"海上丝绸之路"诸多沿线国家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沿线国家的审美情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德镇外销青花瓷的样式与制瓷工艺。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景德镇青花瓷的艺术特征正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本篇将以元明至清初时期的景德镇青花瓷外销为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钊守丽  夏崴 《佛山陶瓷》2011,21(11):47-50
青花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以其独特的韵味经久不衰,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青花瓷(元素)更是以其独具的魅力,不断的向外延伸,青花元素已经不再是瓷器的专属,在建筑领域、服装领域等方面更加展示了青花元素的潜在韵味。本文分析了青花元素的内涵以及风格特征,并且总结了青花元素在室内空间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论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鸿喜 《陶瓷学报》2001,22(2):84-94
论述了景德镇传统手工圆器制瓷工艺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对景德镇陶瓷发展及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做出的积极贡献,论证了传统手工圆器制瓷与明代民窑青瓷绘艺术风格的关系;同时阐述了学习、继承传统的手工圆器制瓷对当代生活陶艺的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景德镇元明清三代青花瓷胎的主量、微量化学组成的系列数据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从而研究它们之间的分类关系,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的信息,这些信息为研究景德镇古青花瓷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明初(洪武、建文)时期景德镇青花山水元素的产生原因,笔墨特征为研究线索,结合图片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期青花山水元素的艺术特证,对明代青花山水纹饰艺术特征演变规律的全面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为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历代青花瓷胎釉化学组成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吴隽  李家治 《陶瓷学报》1997,18(3):130-135
通过对44个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的胎,釉化学成分别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景德镇历代青花瓷的胎,釉配方的演变规律,基本上划元,明,清三个阶段,综合胎,釉判别函数的判别时效,可较明确地推断未知样品的所属朝代。  相似文献   

17.
郑富年 《陶瓷学报》2011,32(4):631-635
长期以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变革一直与赣文化演变进程紧密相连.陶瓷艺术中的文人意识、宗教特点、造型和装饰艺术大多是由赣文化延伸而来,在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环境中,滋生、发展、成熟和变异,直至会聚成景德镇陶瓷文化独有的面貌,积淀了独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质.因此,反思赣文化和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中内在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内涵与价值,无论对于学者还是陶瓷艺术家,都有着“借古开今”的意味.  相似文献   

18.
元明青花瓷     
李川 《中国陶瓷》2006,42(12):77-78,70
元以后,青花瓷逐渐普及,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景德镇也凭借青花产品一跃而成全国瓷业中心。同时,青花瓷的影响波及域外,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重要一族。  相似文献   

19.
陈雨前 《陶瓷学报》2006,27(3):296-303
元代景德镇青白瓷是对宋代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在元代的流变情况以及对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瓷在胎釉、装烧、装饰、造型等方面的不同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