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概述了可靠性评价的几个主要指标、试验原理、几种试验方法及试验评价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PIND试验条件对集成电路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迎  张国华 《电子与封装》2006,6(8):37-40,44
PIND试验可以改变的试验条件有冲击加速度、振动加速度、振动时间和试验次数。将这些条件分成四种方案进行试验,通过器件的内引线键合拉力值和电源电流值的变化来反映该条件对器件的影响。然后从理论上对试验条件的影响做了研究,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影响器件最大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导弹弹上仪器工作寿命考核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弹上仪器的工作寿命通常用一次连续工作时间和累计工作时间这两个指标来表示,在通常情况下,其不仅要满足额定工况下的工作时间要求,还需要满足飞行耍求.在弹上仪器设备的寿命考核试验的过程中,由于对出现的故障采取了“归零”措施,因而一般只能获得零失效数据.困此,对导弹弹上仪器工作寿命考核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如下建议: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符合使用实际,在制定考核试验方案时,应根据弹上仪器设备的寿命分布类型来计算试验考核时间,同时试验方案中的子样应与使用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4.
控制器区域网络和时间通信协议都是近二十年新兴发展起来的,为了更好地发展利用,需要构建相关滞后时间科学模型,来分析通信的滞后时间。文章正是对控制器区域网络和时间通信协议滞后时间的研究探索。首先对世界范围内,控制区域网络的发展做了简要介绍,提出实际对相关科技的发展要求。接着,从控制器区域网络和时间通信协议的仲裁机制、通信延迟、队列延迟的数学期望三个角度来对通信实时性理论进行分析。然后,在通信试验平台与仿真试验中,进行了试验平台功能分析与设计方案到试验方案再到控制器区域网络协议的实验结果,一体的通信试验平台和仿真实验。最后,对模型与试验结果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希望能为我国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为控制器区域网络和时间通信协议今后的发展指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电子世界》2018,(6):102-103
针对舰载软武器电路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小于25h的特点,基于GJB1032中ESS试验条件剪裁方法,以GJB/Z34筛选度模型为理论,制定了某电路板具体简化ESS试验条件,经多批次生产验证,所制定简化ESS试验条件,满足产品使用要求,极大缩短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6.
卫星导航系统本身具有时间传递性能,其时间传递技术包括接收机单点定位授时、两站点卫星共视和基于差分技术的相对时间同步,为分布式电子信息系统的固定站点和运动平台间的时间同步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手段。本文针对卫星导航多种时间传递模式的原理和性能展开分析,对GPS、GLONASS、GALILEO和Compass的时间传递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利用两套具有多系统多星座共视的载波相位时间传递技术的时间传递设备开展了长基线时间传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卫星导航能够实现的1000km长基线时间传递的最佳精度可达5ns。  相似文献   

7.
时间统一系统的关键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时间传递网络,以及时间信号传递技术。本文从光网络高精度时频传递技术原理出发,比较了三种光网络时频传输方案,提出了一种适应试验网的时频传递技术,并对应用前景和优势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时基555集成电路设计的吸合延时时间继电器,在电源瞬时断电状态的试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小型化宽带行波管可靠性寿命试验情况。通过对初始总样本为8支的行波管进行实验室长时间同时工作,进行累计工作时间10000h的定时结尾试验,未出现失效情况。完成定时结尾试验后抽取其中4支行波管继续试验,目标是行波管全部寿命终止,目前累积试验时间30530h;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该行波管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李斌  任磊  王枭雄  王丽华 《现代导航》2019,10(4):304-307
雷达数据高速回灌是现代工程装备研究和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协助试验系统进行算法验证、参数修改等工作,而远程分布式雷达组网数据回灌除了要考虑数据回灌的时效性之外,还要考虑各试验平台的时间一致性。本文就此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远程分布式雷达组网数据回灌的方法,内容包括系统框架设计,技术要点难点,工作流程,并以一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经试验验证,该方法效果良好,能够满足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低烟无卤阻燃电缆外护套的开裂问题,研究了护套材料及外护套抗开裂性能的试验方法,对护套材料及其挤制护套常温机械性能试验和耐温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更好地筛选出抗开裂性能较好的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试验方法建议,以期对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抗开裂性能的研究及筛选工作有所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炉口火焰是在转炉炼钢过程中最重要的对炉内钢水温度和成分含量判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将炉口火焰光谱分为两部分频谱:背景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特征。假设背景光谱光强度补偿了特征原子的受激而产生的自吸或者自蚀光强度损失,基于火焰发射光谱(FES)原理和转炉炼钢过程中的火焰光谱,推导出特征原子光谱和强度与火焰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火焰发射光谱测温法所测得的温度与实际温度的误差能够在理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单喷嘴移动火焰在大气条件下合成大面积金刚石薄膜的初步试验结果。用喇曼光谱、扫描电镜分析了膜的结构和形貌。试验表明,移动火焰法能合成大面积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薄膜的质量、均匀性强烈取决于沉积温度。  相似文献   

14.
从测量得到的火焰光谱数据出发,对火焰探测器的光谱匹配因数进行研究,导出了光谱匹配因数的表达式,并在1~14μm波段范围内,计算了InSb红外探测器对不同温度黑体辐射的光谱匹配因数,为新型火焰探测器的研制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含磷环氧树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含磷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的制造方法以及在覆铜板中的应用技术,通过含磷化合物把磷元素引入环氧树脂结构中制得含磷阻燃环氧树脂,具有阻燃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对固化物性能影响小、燃烧过程中有少烟、低毒、低热释放,环保等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阻燃光缆烟密度试验设备、燃烧过程、试验样品等进行了简要介绍。按照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光缆结构和材料,设计了多种试验方案;经试验和统计分析,给出了每种结构及材料下阻燃光缆烟密度测试结果,分析了原因。另外,简化的验证方案,针对某个构件或材料,验证了各自的发烟能力。  相似文献   

17.
火箭尾焰造成的信号衰减是运载火箭设计及地面测量点位选择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针对遥测设备人员难以知悉目标飞行姿态参数,无法采用传统方法计算火焰夹角的问题,在推导测站位置、火焰夹角及火箭飞行过程俯仰角间数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空间两向量夹角余弦反算火焰夹角的方法并进行实测数据验证。简化方法不需要目标飞行姿态参数,与传统方法比较计算结果误差小于0.1°,满足设备布站分析的精度要求。在设备布站前,应用此方法对目标跟踪过程中的火焰夹角进行计算,进一步对火焰影响信号接收情况进行预估,提高了设备站址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温度测量一直是测量领域的一大热点,尤其是在高温火焰测量方面.在航天及能源等领域,精确的测量火焰温度可以为推进剂配方和降低污染提供有效依据.细丝高温计是针对高温火焰温度测量而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理论层面上已经能做到装置简单、成本低廉.简要叙述了细丝高温计的原理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该方法的实现可以轻松地测量火焰温度,从而了解燃烧过程和燃烧物体的性能,对引燃设备进行故障检测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燃烧参数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分析和总结了该测量方法在燃烧系统中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Similar to the paper‐making process, the efficient flame retardant graphene paper is conveniently obtained by using graphene oxide (GO) and 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HCCP) aqueous pulp. The “paper pulp” can also conceivably be used as ink to make other hydrophilic films become flame retardant paper. Further, the as‐prepared reduced GO‐HCCP paper (RGO‐HCCP paper), compared with GO‐HCCP paper, can maintain its intact structure for a longer time in an ethanol flame. As a consequence of these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bearing temperature of the as‐prepared graphene papers show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