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各向同性速度场会影响宽方位地震资料道集的动校正效果,进而影响剩余静校正效果、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效果以及叠加效果等。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时,动校正速度是随着方位角变化而变化的。采用分方位速度分析求取的多方位速度场可以有效地改善动校正后道集质量,消除各向同性速度场对OVT域地震资料处理中剩余静校正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的不良影响,有利于提高动校正后道集平整度和低序级断层成像精度。该方法在南阳凹陷CY-DZ探区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地震纵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沿垂直于裂缝方向的速度小于沿平行于裂缝方向,且反射强度降低和频率变低;横波在HTI介质中传播时分裂成快、慢横波。以大庆长垣喇嘛甸地区的宽方位三分量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方位各向异性的表现特征、影响及不同方位角范围内属性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性质的变化利用椭圆拟合对该地区的各向异性的方位和强度进行定量预测,与利用横波分裂预测的结果一致。为了消除方位各向异性对地震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利用椭圆拟合准确求出了HTI介质的方位速度,进行方位速度动校正,消除了方位各向异性引起的快慢波时差,提高了资料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地下介质广泛存在各向异性,传统各向同性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往往会导致成像精度不高甚至深度偏差问题,宽方位采集技术和高精度逆时偏移(RTM)成像技术的应用更是突显了各向异性的影响。从弱各向异性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首先采用拟声波近似得到VTI各向异性伪声波控制方程,然后引入交叉导数项进行坐标旋转得到TTI各向异性伪声波控制方程,再由高阶有限差分方法得到TTI-RTM偏移算子,最后采用波场校正消除横波分量影响,提高各向异性偏移算子的精度。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处理各向异性介质地震资料时具有更高的精度,是高精度地震成像理想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转换波各向异性校正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宽方位转换波精确成像,基于横波分裂理论并采用两分量旋转技术实现了转换横波分裂分析,利用宽方位转换波资料进行了多层裂缝介质的层剥离横波分裂分析,完成了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研究.首先,利用两分量旋转技术求出第一层裂缝介质的各向异性方向、快慢横波时差等参数,然后将快、慢横波时差应用于慢波数据进行慢波时差补偿,最后根据第一层的方位角将快波和补偿后的慢波旋转回原来的径向、横向分量,从而使第一个裂缝层的转换波径向、横向分量得到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第一层裂缝介质也转换为各向同性介质.依此类推,进行其下多层各向异性介质横波分裂分析,并对各层转换波进行方位各向异性校正.该方法已用于宽方位三维三分量数据处理,校正了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对成像的影响,提高了转换波径向分量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上解释了介质的各向异性是影响大炮检距地震资料处理精度的主要因素,基于各向同性的NMO(常规动校正)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大偏移距地震资料的处理要求,HDPIC(高密度速度分析)技术能有效的解决地层各向异性问题,使不同炮检距和不同方位角的道集得到很好的校正,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成像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VTI介质P波反射时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常规动校正处理方法提供的叠加速度及层速度精度不能满足钻前压力预测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法假定地震波在各向同性层状介质中传播 ,而实际地层却表现为各向异性特征。因此本文以 VTI介质为地下岩层模型 ,采用纵波 (P波 )正演模拟 ,论述了 Alkhalifah方法、含有效各向异性参数的四阶时差分析方法和平移双曲线时差分析技术 ,分别校正了 P波非双曲线反射时差 ;同时与基于各向同性介质模型的四阶时差校正和平移双曲线时差校正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采用 Thom en(1986 )提供的实际岩样的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对实际资料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 :VTI介质的时差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各向同性介质 ,并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地震速度 ;利用 VTI介质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也可以描述各向同性水平层状介质 ;当取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0 .1时 ,可以较好地反映弱各向异性层的特征 ,在中、近炮检距附近道的校正误差仅为一个采样间隔。本文最后给出两种求取有效动校正速度和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需进行宽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处理。相干谱拾取是一种OVT(offset vector tile)域的各向异性处理方法,它以OVT域偏移后的方位道集为基础,以叠加剖面作为引导,进行时差拾取,反演出各向异性参数,即求出方位各向异性的方位角和各向异性强度,进行方位各向异性校正处理。将相干谱拾取方法应用于理论模型和实际的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中,消除了方位各向异性时差的影响,提高了地震成像质量,为后续的地震资料解释及储层预测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勘探精度日益提高,宽方位地震资料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介质的方位各向异性会导致地震成像道集中反射点的道间时差,且常规处理方法难以正确消除,影响成像结果的保真度和分辨率。基于"两宽一高"的实际地震数据,分析研究区方位各向异性在炮检距向量片(OVT)域偏移后形成的OVG道集上的表现特征,采用非刚性匹配(NRM)时差校正方法获得时空变的校正量,消除方位各向异性对成像的影响,实现了整体数据的方位各向异性时差校正。与常规处理结果相比,该方法改善了成像品质,频带展宽7 Hz左右,有助于提高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9.
斜井中测量到的声波记录了泥岩中纵波速度的各向异性,进行泥岩速度各向异性校正需要确定泥岩的汤姆森系数,传统上汤姆森系数通过泥岩实验测量或应用地震资料经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非双曲时差速度反演获得。针对这两种方法存在的困难,提出在多口斜井声波资料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选取同一层位多口井的测井声波资料,以椭圆方程作为反演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汤姆森系数的新方法,由此实现斜井泥岩声波速度各向异性校正。该方法在渤中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大斜度井中实测声波速度与地层真正垂向速度的差异巨大,校正量达到了20%~30%,为斜井地震正、反演提供了精确的声波速度,提高了斜井测井刻度在地震实际应用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各向同性介质中引入裂缝张量因子,可以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式的地质模型。利用波动方程计算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沿不同方向传播的纵波速度,进而建立不同裂缝分布模型的地震响应,并探讨裂缝引起的共中心点道集动校正剩余时差以及带来的沿偏移距叠加和沿方位叠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裂缝分布模式对地震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宽方位角地震勘探技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阐述了国内外宽方位角勘探的发展现状,明确了宽方位角的定义、并给出了部分应用实例。文中列举了宽方位采集中对覆盖次数、面元、最大炮检距、最小炮检距等采集参数的设计要求,并列出了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宽方位角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宽方位角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方位角旅行时间校正、视各向异性动校正、基尔霍夫求和法三维DMO、方位角速度谱分析等宽方位角处理方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处理流程。关于宽方位角采集资料的解释,文中建议用好相干、振幅、相位等常见地震属性外,应尝试使用复合地震属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纵波特征检测裂缝发育带与裂缝发育方向是地震勘探中的热点问题,应用EDA介质中正常时差校正(NMO)速度的椭圆方程确定裂缝发育方向是检测方法之一;对均匀介质倾斜界面来说正常时差校正(NMO)速度也是椭圆方程。该研究就这2个椭圆方程的理论含义进行分析及应用纵波速度资料对裂缝发育方向检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讨,指明应用NMO速度椭圆方程的长轴确定裂缝发育方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方面总结了宽方位地震勘探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得出以下认识:1宽方位地震采集的核心理念是如何经济可行地获取宽方位数据体,陆上多采用可控震源高效激发实现,螺旋采集技术结合震源同步激发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海上采集效率,降低勘探成本; 2炮检距向量片(OVT)技术是面向宽方位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新技术,考虑了宽方位观测带来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有利于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留炮检距和方位角信息,有望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和储层描述中发挥更大作用; 3在HTI介质中地震波能量衰减方位各向异性程度较其他属性要明显,且对裂缝尺度和流体类型敏感,今后业界将应更加关注综合利用地震波能量衰减、频率、相位方位各向异性提高裂缝预测精度; 4宽方位地震观测在高陡构造和复杂断块成像、岩性和裂缝型储层预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已得到实践检验,但对于诸如复杂山地等地表起伏剧烈、速度纵横向变化大、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地区,在相关处理技术未完善的情况下,应慎用宽方位地震观测。  相似文献   

14.
对于TTI介质各向异性成像,精确的各向异性参数估算与建模至关重要。在当前计算机硬件迅速发展及宽方位地震数据采集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成像必须考虑介质的各向异性。提出了基于测井数据与全方位角道集联合的各向异性参数建模方法,该方法先采用Walk-away VSP资料及测井数据可获得井位置点的各向异性参数δ,借助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可获得与方位有关的各向异性时差信息。再采用全方位层析对各向异性速度、各向异性参数εδ进行迭代优化,建立精确的各向异性参数模型,可有效减少各向异性参数的多解性。通过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案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在裂缝探测及地震成像方面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至关重要,常规动校正方法基于双曲线方程,没有考虑动校正速度随炮检距变化的影响,因而动校正结果往往不佳,从而影响叠加和成像效果。非双曲线方程具有更高的近似精度,但在进行速度分析时,由于参数较多,因而不便于进行交互处理。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动校正方法,在不同的炮检距组道集上分别进行常规速度分析,用高次曲线拟合分段双曲线,最后用高次曲线方程进行动校正。理论记录实验表明:该方法比常规动校正方法效果好,与高次曲线形式动校正方法效果相近,且只需要拾取少量的速度谱,而四次曲线拟合动校正方法则需要拾取大量的速度谱;六次曲线及分式曲线拟合方法动校正制作速度谱方法既复杂,又不便于交互处理。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相似文献   

16.
各向异性介质纵波速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徐亦鸣  黄中玉  刘路佳 《石油物探》2004,43(5):438-440,449
速度分析是数据处理和解释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各向同性假设的传统速度谱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实际资料中存在的各向异性,则需要用各向异性的速度分析方法为各向异性的成像处理提供参数。采用垂直各向同性(VTI)介质的纵波各向异性参数和动校速度分析的方法,分别对理论记录和实际资料进行双参数速度谱扫描方法试验。针对信噪比较低的实际数据,采用先形成超道集,然后再做信号互相关速度谱分析的处理方法。经过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证明该方法可以从纵波的旅行时中同时提取出纵波各向异性参数和动校速度,还可以利用该方法产生沿界面的纵波各向异性参数的曲线图或切片图。  相似文献   

17.
三维转换波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魏修成 《天然气工业》2006,26(12):72-74
纵波震源激发、三分量检波器接收的三分量地震勘探,因在岩性、裂隙和流体识别等方面获得成功,而备受关注。在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对于反射纵波资料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反射转换波资料,由于其传播路径的非对称性,转换波共中心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转换波时距方程也不是双曲方程,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纵波处理方法来处理转换波资料。基于三维转换波传播特点,对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平分量旋转、三维转换点计算、三维转换波双曲速度分析与动校正、三维转换波非双曲速度比分析与动校正等。三维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常规双曲动校正结果对比表明,非双曲方法优于双曲方法。应用所建立的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对某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较高质量的三维转换波速度比谱,转换波非双曲动校正和叠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地下各向异性介质的最常见形式,它可由五个弹性常数来描述。在这种介质中,其对称轴和垂直对称轴附近的慢度面近似为椭圆面。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提出了用VSP和跨孔走时联合反演横向各赂异性的弹性常数,且不同求妥线性代文方法,可估计多层TI介质中任意各向异性的弹性常数,且不用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也不用计算准SV波的正常时差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