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稀土信息》2013,(8):18
7月10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稀土在风电领域发展前景研讨会。五矿稀土集团总经理姜世雄、四川江铜副总经理赵亚、安泰科技总经理喻晓军、金风科技副总裁吴凯、山东微山湖副总经理邢杰鹏、上海和利常务副总经理陈春生等出席了会议。会上,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黄鑫同志作了《稀土在风电领域发展前景研究》的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围绕目前风力发电的现状、稀土在风电领域的应用、永磁直驱风电产业与稀土永磁材料的供应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与会企业领导围绕行业存在的问题、本企业的做法、对未来稀土磁性材料和风电行业的  相似文献   

2.
分合稀土     
中国稀土行业,正从纷乱走向整合,“二分天下”无果,继而“合纵”“连横”不断,轻稀土形成包钢稀土、江西铜业、甘肃稀土集团三雄并立;而离子型稀土企业中色股份、五矿集团各得其所,广晟有色通过上市运作,有望成为新的稀土大佬。随着稀土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中铝公司“发飙”,“稀土七雄”之势隐然。《规划》出台,或许有一个新平台,“集合”企业。  相似文献   

3.
《稀土信息》2006,(2):16-19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及《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2005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日前揭晓。  相似文献   

4.
2006年8月15~16日国内各主要大、中、小型钢厂的38名技术人员云集包头,召开了“全国连铸结晶器添加稀土新技术研讨会”,对我国稀土处理钢的现状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会议由“全国稀土信息网”、“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全国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包头长河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全国稀土信息中心主任张宏江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稀土学会专家组徐广尧教授主持了讨论。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主任夏国金、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王龙妹、包头稀土专家组副组长马鹏起、  相似文献   

5.
《稀土信息》2005,(2):4-6
由全国稀土信息网和中国稀土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评选“2004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杨应昌院士“钕铁氮永磁体新工艺实现产业化”等项目榜上有名。据悉,此次胜出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4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评选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活动从2001年开始,已经开展了3年,取得很大的影响,有力推动了我国稀土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欣文 《稀土信息》2006,(11):24-25
为了展示“十五”以来我国稀土农用的丰硕成果,交流稀土在农牧养殖业的推广应用经验,深入探讨稀土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全国稀土农用中心、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稀土学会农医专业委员会学术和工作会议”于10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我国稀土农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7.
《稀土信息》2009,(6):19-20
1.稀土贱卖专家呼吁应战略储备 稀土行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大量廉价出口等“顽疾”,将在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治愈”。  相似文献   

8.
《稀土信息》2010,(1):4-7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2009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9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余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相似文献   

9.
《稀土信息》2009,(2):6-9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2008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8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余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相似文献   

10.
《稀土信息》2007,(2):4-7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2006年中国稀土十大科技新闻”评选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6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件候选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相似文献   

11.
《稀土信息》2008,(2):4-7
由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和全国稀土信息网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等媒体协办的评选“2007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此次入选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7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余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稀土界,有一个公认的“怪圈”:中国是稀土资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本应该享有“定价权”优势,可是中国稀土却呈现出“产量逐年提高、价格振荡起伏、总体趋势走低”的尴尬局面。稀土具有丰富、优异的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无线电坑道透视仪在“微山湖下采煤的试验与研究”项目中所进行“两带”高度及岩层移动角的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胡左 《稀土信息》2005,(4):26-26
有着资源优势的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六条稀土产业链。内蒙古包头市的不少企业,也“吃”起了稀土“饭”,一些企业由于把握不住国内外市场,影响了资源优势的发挥。而具有人才优势的“中国稀土信息中心”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重组“中国稀土信息中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坐拥宝贵资源的国内稀土产业正在面对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尴尬”:一方面,稀土产业在世界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四个第一”,另一方面,在绝对的市场优势下,国内稀土价格走势却急转直下,卖出了“土价钱”。  相似文献   

16.
吴虹 《稀土信息》2008,(1):8-11
我国稀土界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重点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产业,进一步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立生态社会的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稀土产业循环经济体系。这就需要科学合理使用稀土资源,真正体现“稀土”的价值,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建立回收稀土材料的新制度。稀土发光材料已为中国和世界的绿色照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拯救地球、造福人类做出了贡献。但同时也必须看到,我们的稀土“光之魂”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近日 ,从内蒙古经贸委获悉 ,内蒙古已就“十五”期间的稀土产业发展拟订规划 ,争取早日在包头建成中国的“稀土之都”。内蒙古拥有占世界储量三分之二的稀土资源。目前 ,包头已有 10多家从事稀土开发的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在国家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 ,内蒙古便确定了把包头市建成中国“稀土之都”的重大目标。今后 5年 ,内蒙稀土产业将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 ,坚持自主开发与消化吸收相结合 ,开发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 ,推进这一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迈进。根据市场需求 ,将严格控制氯化稀土、碳酸稀土、氧化稀土等初级产品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宋洪芳 《稀土信息》2008,14(8):10-11
2008年7月19-23日“全国稀土企业节能减排科技论坛”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会议南中国稀土学会主办,中国稀土学会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内蒙古稀土行业协会、全国稀土信息网承办。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杨丽 《稀土信息》2009,(8):20-21
由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济南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于7月11~1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办公室项目主管张书军博士、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大气处主任崔明明、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顾问任立娥、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20.
四、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的二个“里程碑” 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李东英院士,作为我国稀土发展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我国稀土行业决策咨询的主要专家,也与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科技人员一样,经历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的每一步发展过程。他将我国离子型稀土矿的发现,高度总结和概括为国内外稀土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