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IP地址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基础资源,江苏作为互联网大省,对千万级IPv4地址、数亿级的IPv6地址进行有效的管理,很有必要建设一套IP地址综合管理平台.本文拟探讨如何通过IP地址数据的汇聚、核查比对、数据标签管理、资产探测等实现对IP地址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李子木  傅怡琦  潘丽 《通信学报》2014,35(Z1):16-86
分析了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大规模IPv4/IPv6演进环境下的基本地址管理需求,对IPv6地址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适用于这种大规模演进环境的地址管理服务关键运行技术进行了探索性讨论。最后通过实际部署案例,给出了地址管理服务在大规模IPv4/IPv6双栈演进环境中的具体应用,为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统一地址管理和演进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IPv6地址分配政策和IPv6地址规划方法,阐述如何利用IPv6海量空间和宽松分配政策合理规划IPv6地址,简化IPv6路由表,使IPv6地址便于维护、识别、记忆和改动,简化网络规划、管理,配置,变更和扩展的工作量,为互联网服务商规划和申请IPv6地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IPv4地址资源面临枯竭,如何引入IPv6并对IPv6地址进行规划是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规划原则,并对业界的几种IPv6地址规划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及用户特点,提出了一种可能的IPv6地址规划及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5.
IPv6地址综述     
IPv4地址的增幅与数量已远远落后于网民的增幅与数量,IPv4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已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本文将从IPv6的地址角度,对各类IPv6地址,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及三类地址中的专用地址的分配及用途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未来IPv6地址的分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IPv6地址综述     
IPv4地址的增幅与数量已远远落后于网民的增幅与数量,IPv4的匮乏已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发展。IPv6技术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已逐渐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本文将从IPv6的地址角度,对各类IPv6地址,包括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意播地址及三类地址中的专用地址的分配及用途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未来IPv6地址的分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2012年之后,运营商将无法再获得IPv4地址,业务持续发展和IPv4地址即将耗尽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应对地址短缺,IPv6是解决地址问题的根本手段,但关键是如何在地址枯竭前完成从IPv4向IPv6的平滑演进。本文介绍了IPv6网络的发展之路,分析了IPv6演进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IPv6过渡技术的部署,最后对华为IPv6的应用和创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面向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春胜  杨家海  陈煜 《电信科学》2004,20(10):37-41
大量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对网络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由于IPv6地址结构、空间的巨大变化以及一些新的协议特性的引入,原有IPv4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对IPv6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从体系结构和管理技术上进行新的研究.本文探讨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管理面临的问题,综述了IPv6网络管理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本课题组开发的一个IPv4/IPv6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并深入分析了过渡时期的网络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IPv4地址的即将耗尽,各家电信运营商将加速部署IPv6网络和服务,如何规划分配IPv6地址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地址分配方法,并以一个省为例,对省级电信运营商IPv6地址在各市的分配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IPv4校园网络基础上快速部署IPv6网络。对IPv6的地址分配技术、路由技术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并结合Cisco和H3C两大品牌设备,给出配置方法。借助于认证系统的相关功能向客户机系统安装IPv6协议,并对IPv6地址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IPv6的地址结构特点与管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年生  GerardParr 《电讯技术》2001,41(4):122-127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IPv6互联网的网络地址结构及其管理机制。与现行的IPv4地址相比,IPv6在地址的长度、分类方法、表示方法和类型等方面均不同相同。它可有效地解决IP地址枯竭与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具有地址聚类性、多播性、任播性和接口多址性等特点;而在IPv6地址管理方面则采用层次化路由选择策略,支持QoS路由协议,将地址解析通过领导发现协议来实现,新增了无态地址的自动配置,使得网络地址的重新编号变得更加简单快速。最后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说明了IPv6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异构网络资源建设云计算基础平台,满足云计算平台的资源需求,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隧道技术、前缀管理、地址池管理协作及移动IP的IPv4/IPv6虚拟机迁移过渡框架.框架将传统IPv4/IPv6过渡技术与移动IP技术应用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机迁移,利用过渡控制引擎作为核心与开发的IPv4/IPv6插件交互完成虚拟机迁移.经实验验证框架建立的网络结构可向客户端跨IPv4/IPv6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适用于IPv4虚拟机与IPv6虚拟机之间的无缝迁移.该框架可应用于IPv4/IPv6过渡期间云计算基础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针对IPv6协议接入空间通信网络的需求,重点讨论了邻居发现协议(NDP)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IPv6 over CCSDS-AOS网关上的实现。在IPv6 over CCSDS-AOS网关系统上搭建NDP协议模块,实现网关地址解析;通过状态机控制实现NDP协议模块功能。实验表明,该设计解决了IPv6 over CCSDS-AOS网关主动和被动地址解析以及邻居缓存表查找和管理问题,不需要网关对NDP进行协议转换和转发。目前已在IPv6 over CCSDS-AOS网关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IPV6和物联网     
由于互联网IPv4地址即将用尽,IPv6协议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专家和研究者看成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与IPv4相比。IPv6具备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可扩展性、更高效的网络传输、更好的安全管理架构和更好的移动支持。除了对传统互联网的网络容量和性能的升级。IPv6在物联网的路由、寻址以及物联网应用基础协议设计之初就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本文一方面将从IPv6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与IPv4的区别,并介绍IPv6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物联网需求的分析,着重介绍IPv6关键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如6LoWPAN,RPL和CoAP协议,以及IPv6在IETF相关工作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况鹏  刘莹  何林  任罡 《电信科学》2019,35(12):15-23
将可扩展的用户身份标识嵌入IPv6地址中,不仅为追溯用户身份和精细管控用户行为提供可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互联网的安全性、可审计性和可信性。目前提出的嵌入用户身份标识的IPv6地址生成方案存在DHCPv6 客户端开发复杂或临时地址租约难以管理等问题,均不易于实际部署。考虑到身份认证与地址分配之间的时序逻辑,提出一种基于IEEE 802.1x的嵌入用户身份标识的IPv6地址生成方案,通过在二层进行用户身份认证,随后进行IPv6地址分配,解耦了身份认证与地址分配过程,避免了为各操作系统开发新的扩展DHCPv6客户端以及为DHCPv6服务器维护临时地址租约等限制,更加具备可部署性。  相似文献   

16.
林丽 《电信网技术》2013,(11):37-42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和宽带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IPv4地址枯竭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虽然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启用地址转换延缓IPv4地址消耗,但由于地址转换会增加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降低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向IPv6演进成为各运营商宽带网络发展的内在迫切需求。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IPv6规模商用网的关键技术和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IPv4地址紧缺的问题,并提升现有互联网在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移动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IPv6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现有IP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不同模式和组网架构,并根据运营商的实际需求探讨了相应的演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种站点级IPv6地址分配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4地址分配的缺陷导致当今IPv4网络潜在的低效和浪费问题。为了不重蹈IPv4地址分配不合理的覆辙,在部署IPv6的开始就以谨慎而有效地方法进行地址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组织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标准,本文根据最新的RFC文档关于IPv6地址体系结构及分配策略的建议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IPv6全球单播地址分配方案。该方案在RFC3177建议基础上对/48地址前缀的站点级地址块进行分配,该方案不仅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而且支持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实施不同的策略,为全面实现IPv6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oposes an IPv6 address 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based on sensor nodes’ location information. The scheme divides WSN into multiple clusters based on sensor nodes’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 proposes the IPv6 address structure for sensor nodes based on their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the scheme, a cluster head combines the stateless configuration strategy and the stateful configuration strategy to assign the IPv6 addresses for the cluster members in the same cluster. In the stateless configuration strategy, a cluster head employs the hash division method to configure the IPv6 addresses for the cluster members and utilizes the linear probing method to solve the address collision, and the DAD for the IPv6 addresses assigned for the cluster members is only performed within the cluster where the cluster members locate. In addition, the IPv6 address configuration for the cluster members in the different clusters can be performed simultaneously, so the IPv6 address configuration delay time is shortened and the IPv6 address configuration cost is reduc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Strong DAD and MANETConf, including DAD cost, address configuration cost and address configuration delay time,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etter than Strong DAD and MANETCo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