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广西民族的形成历史文化背景,按照广西民居的地理分布特点进行符合现实情况的总体布局,并与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广西的民族风情文化,同时考虑了为博物馆主体建筑服务的其他配套设计。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文化的创造。也是文化的延伸和体现;科技在改变建筑,也是建筑文化的再现;当文化与科技融合,建筑将会完全展现出艺术的瑰丽。凝聚着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历史的博物馆如何在展现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体现出高度智能化的舒适与便捷?这是每一位博物馆建设者面临的挑战。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已广泛运用了数字技术,数字化博物馆是适应当代信息化,高科技迅速发展面对博物馆功能,组织,工作的再定位。到2008年,北京市由国家投资和行业单位筹建的博物馆将由现在的18座增加到150座。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新馆,电影博物馆和汽车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博物馆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将于2005年正式建成的首教博物馆新馆以其高度智能化为世人所关注,在这里我们一起领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筑的代表,民族博物馆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是广西民族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筑师从地域的民族性和生态性入手,用两种不同的设计和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力求做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蔡佩 《门窗》2012,(11):116+118
分析设计师与湖湘地域文化、湖湘地域环境与博物馆建筑和室内空间创作等问题后,通过对湖湘地域建筑和室内在空间的有关理论和湖湘地域文化的特点研究以及对湖湘地域博物馆的案例分析,得出从传统中创造现代,即从湖湘地域建筑空间特性的分析中得出湖南的建筑文化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技术手段演绎它,提出设计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建筑的抽象思维模式,使湖湘文化在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和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实践表现更明确。  相似文献   

5.
结合河源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探讨在现代博物馆设计中如何使建筑与社会文化、周边环境相结合,营造出和谐共生、文化兴市的新氛围。  相似文献   

6.
栏首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筑可以体现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国雨后春笋般兴建的文化建筑,显示了国家经济的富强与人民精神文明的提升。文化建筑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脉性,彰显着建筑师的才华,张扬着地域文化与风土人情。博物馆储存着文明发展每个阶段的记忆,自豪着华夏子孙;图书馆积攒了文明的扇叶,奔涌着知识的海洋,承载着求知的国人远航;影剧院传播文明,可以享受视听的饕餮盛宴。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一个民族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华夏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建材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和开发符合城市文化发展要求的建材产品,必将为城市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8.
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承继发扬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建筑的中华血脉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建筑文化在近代的相遇,使中国民族建筑产生了相应的变革,出现了许多新型作品,与此同时产生的对建筑“民族性”问题的探索延续至今。中国民族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初始冲突中产生的变化、发展隐含着方向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的延续性,而建筑形式的变化实质是一种历史文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需要承继发扬的一大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建筑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内在联系,理清中国建筑的中华血脉  相似文献   

11.
郭和平  张勇 《华中建筑》2006,24(4):96-99
广西民族博物馆用地位于规划中的广西民族文化博物园的东南部,北倚清秀山,南临邕江水,具有良好的自然风水环境。为满足30 000m^3建筑及场地布局的需要,移除场地南边的小山包,由南至北形成清晰的构图主轴线和文化广场,博物馆主体建筑和博物公园三个构图层次(图1-9)。  相似文献   

12.
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和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使命的文化设施--广西民族博物馆,近日在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开工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文化设施项目。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文化大省。是全国现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106座,占全国现存同期同类建筑的70%以上。学习传统。了解中国建筑历史,吸收本民族文化精髓,山西是第一必经之地。这对许多来过山西的人而言并不陌生。而更多期望饱读山西古建的朋友,相信许多还未广为人知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王林 《建筑创作》2010,(10):172-175
<正>博物馆处在城市的社会环境之中,展览对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作用更为直接,博物馆建筑是文化建设获得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开展各项活动,实现自己社会功能的重要物质条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由硬实力来支撑,要使展览真正吸引人、引起共鸣,解决展览的功能需求是建筑师和博物馆人共同面对的问题,展览空间在博物馆建筑中占主要位置,为了达到博物馆服务社会的需求,博物馆建筑在反映美学要求、文化理念的同时,又要满足具体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5.
哥德堡中部东南界有一座山,世界文化博物馆的基地就在山脚下,这一地区毗邻Liseberg游乐园,它是瑞典最热门的旅游点。世界文化博物馆将收藏并展览原来数个博物馆的藏品,它们是Etnografiska民族博物馆,地中海博物馆,斯德哥尔摩的东亚博物馆,以及哥德堡的人种博物馆。新博物馆由观众厅,研究中心,图书馆,餐厅以及管理办公室组成,同时它还可供各类国内外的展会使用。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组建筑形象,它还是记忆与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汇聚地域文化的标志,在维护文化多样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洁河博物馆设计为例,从地域文化特性和建筑造型、公共空间人文环境的造型展开分析,阐述大沽河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以期对今后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目前关于如何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争论,笔者试图通过对近几年的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与讨论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组织传统的建筑语言元素,达到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意图,并试图寻找一定的规律,以有效的指导建筑实践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玉树州博物馆
  玉树州博物馆是为纪念玉树千年历史文化而建,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总高为32.6米。注重建筑本体的庄重和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康巴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本项目中应用了宽齿条外墙板、藏式风格的窗格、带有六字真言的镀铜墙板等。  相似文献   

19.
从21世纪中国建筑发展来看,各民族文化是我们挖掘与吸收的源泉,羌族建筑与空间设计在民族建筑文化中具有自己的特色.对羌族庄房空间设计的文化方面进行了研究,论述了羌族建筑的三种形式;以庄房建筑形式为主,分析它的建筑结构,以及影响建筑空间分布的文化信仰与环境艺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6):144-146
建设民族文化展示馆有助于民族地区高校履行传承与保护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使命。展示馆与地方民族博物馆存在区别,因此展示馆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