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地质条件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地点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要以瓦斯地质为基础.在长虹公司地质勘探时期的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长虹井田二1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从瓦斯地质角度对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而将井田划为3个相互独立的瓦斯地质单元;根据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的方法,最后对该矿的突出危险区域与非突出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2.
永夏矿区构造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永夏矿区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结合近年来对永夏矿区瓦斯地质规律及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研究结果,分析了地质因素和瓦斯赋存分区、分带的密切关系,讨论构造、盖层性质、埋藏深度等对煤层瓦斯的赋存及分布的控制作用.划分了瓦斯地质单元,认为瓦斯地质单元Ⅰ为高瓦斯区、瓦斯地质单元Ⅱ为深部瓦斯富集区和瓦斯地质单元Ⅲ为低瓦斯区.  相似文献   

3.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地质勘探和矿井生产揭露的瓦斯地质资料,研究了艾维尔沟矿区的瓦斯地质规律.综合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埋深、构造演化、煤变质程度等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提出了煤层埋深是艾维尔沟矿区煤层瓦斯赋存区域的主控因素,同时受构造演化、煤变质程度等因素影响,在局部区域受地质构造因素控制明显.因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沿煤层走向上,同一水平标高,矿区西部瓦斯含量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小;沿煤层倾向方向上,瓦斯含量具有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的整体趋势.在向斜构造轴部及断层带附近瓦斯富集.  相似文献   

4.
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矿井进行瓦斯地质分区分带;划出瓦斯突出区,对掘进巷道运用瓦斯地质综合剖面图,圈定瓦斯突出段。从焦西矿42061顺槽总结了底板隆起薄煤带瓦斯突出地质模型及正断层瓦斯扩散地质模型。这些方法对煤矿生产中瓦斯地质工作具有实用性,对瓦斯地质的模型建立具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瓦斯地质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台吉竖井地质勘探和瓦斯地质资料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质构造演化对瓦斯的控制特征,探讨了控制矿井突出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矿井瓦斯的突出因素,总结出台吉竖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控制特征.指出地质构造演化影响矿井瓦斯的保存和逸散,而断裂构造与岩浆岩的侵入会造成瓦斯的局部聚集,是造成煤与瓦斯突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为预测矿井瓦斯突出危险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瓦斯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兖州煤田地质构造对瓦斯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兖州煤田煤层甲烷赋存特征及地质构造对煤层瓦斯的控制作用,提出应用瓦斯地质理论,加强瓦斯的预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使广大同人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瓦斯地质”的由来和现状,进一步扩大瓦斯地质研究领域的影响,在资料的广泛收集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就瓦斯地质概念的提出、瓦斯地质理论的形成和瓦斯地质学科的发展以及开展瓦斯地质研究的意义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阐述了以杨力生教授为代表的老一代煤矿安全学人在瓦斯地质概念的提出、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开拓、奠基作用;简要归纳了瓦斯地质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重点介绍了河南理工大学在瓦斯地质学科的学术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现状和成就;扼要阐述了开展瓦斯地质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新兴煤矿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以瓦斯地质原理为基础,采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方法,以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断层性质和凝灰岩厚度等影响因素为依托,建立了煤层瓦斯与地质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并得出与实际值比较接近的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新兴煤矿22号煤层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上覆凝灰岩对煤层瓦斯保存起到了积极作用;NW-NWW向断层附近容易发生煤与瓦斯动力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分析影响瓦斯突出多项瓦斯地质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瓦斯突出事故树通用模型的创建方法;结合淮北芦岭矿的井田地质条件和瓦斯突出状况确立了该矿井瓦斯突出事故树事件函数;通过求取其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系数最终确定了控制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方法可为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和瓦斯突出的区域预测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中坝凝析气田形成的地质地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坝须二、雷三凝析气藏形成条件的研究,表明成熟期的陆源成因油气、不同源的腐泥与腐植型油气混合的混源型油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形成凝析气藏,其形成、富集的地质因素是有利于凝析油气体系成生的有机相带,适合凝析气藏形成的温压条件及圈闭、运移、储集条件的时空配置。  相似文献   

12.
当采掘工作面遇有岩浆岩破坏煤系和煤层时,地质条件尤为复杂,采用常规的矿山统计法和瓦斯含量法预测瓦斯涌出量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作者从矿井地质综合分析入手,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矿井未采区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模型,分别用48个4-2煤层、40个7-2煤层钻孔点的煤层瓦斯质量体积、煤层埋藏深度、煤质、火成岩分布、顶底板砂泥岩比值等数据作为输入层。预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矿井的瓦斯涌出量.经已采区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分析认为.预测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3.
当采掘工作面遇有岩浆岩破坏煤系和煤层时,地质条件尤为复杂,采用常规的矿山统计法和瓦斯含量法预测瓦斯涌出量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作者从矿井地质综合分析入手,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矿井未采区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模型,分别用48个4-2煤层、40个7-2煤层钻孔点的煤层瓦斯质量体积、煤层埋藏深度、煤质、火成岩分布、顶底板砂泥岩比值等数据作为输入层,预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矿井的瓦斯涌出量.经已采区实测值与预测值比较分析认为,预测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矿井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作为研究平台,结合当前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对井下瓦斯采集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并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最终达到对瓦斯浓度异常增幅过程实时监控和提前预警的目的,对瓦斯超限预防、地质预测预报、安全监控误报预防等具有较大的意义。此项研究通过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的微小变化进行预警,特别是采掘工作面临近煤层或岩巷掘进面接近构造带时,可以及时发现煤层和构造,不仅能有效预防瓦斯超限,而且对于防突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两软一硬煤层特殊的瓦斯地质条件,以云盖山井田一矿二1煤层为例,探寻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因素,分析了掘进工作面掘进期间突出预测指标的分布特征,总结归纳了"两软一硬"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质构造变动,云盖山一矿二1煤层产状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发生急剧变化的地带,地应力集中;受层间滑动构造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具有突然增厚、变薄以至尖灭、挤灭现象;二1煤层构造软煤呈连续层状发育.因此,在煤层薄、厚交接处(煤层急剧变化带),小断层附近,应力集中,瓦斯积聚,煤体破坏严重,易发生突出.此项研究,可为地质条件类似矿井开展瓦斯地质研究和瓦斯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龙永煤田的煤层吸附性、煤层露头、煤层的埋藏深度、围岩透气性、煤层倾角、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煤层瓦斯含量因素的综合分析,得出该区域矿井虽然原生的瓦斯量较大,但因有良好的排放、逸散通道,致使该区域的煤层瓦斯含量较低。论证了低瓦斯矿井发生瓦斯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丹景2号隧道是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东段中的控制性工程,为高瓦斯隧道.本文主要研究了地质雷达探测、超前钻孔探测、探孔瓦斯检测等方法在该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情况,对掌子面前方的岩体地质状况、瓦斯赋存情况进行了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对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煤层气示范开发区,针对新集矿区的地质条件及煤层气储存特点,选用地面垂直井开发煤层气的工艺技术,通过开发试验现场的"1+3"井组工程的三口试生产井,成功地产出了煤层气,获得了单井最大日产气量3 728m3,排采三年后日产气量仍维持1 000m3。对其中的钻井、储层保护、水力压裂、排水、采气方面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建立起一套适用于新集矿区地质条件及中国国情的煤层气钻井、完井、压裂和采气工艺技术。试验区地面垂直井开发煤层气的成功实施,也为矿区治理矿井瓦斯,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影响,提出了瓦斯涌出量非线性回归预测方法.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确定了需要分析的影响因素,通过STATISTICA统计软件中Nonlinear Estimation和FixedNonlinear regression模块建立和检验了瓦斯涌出量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得出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瓦斯涌出量与主要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应用.NET提供的可视化界面及C#程序语言开发了瓦斯涌出量非线性预测软件,通过对成庄矿3390采面预测效果验证,表明非线性回归预测方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天然气及其伴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的地质构造形态,认为克拉美丽气田的油气在滴水泉西断裂两侧来源不同。断裂北部的油气来自滴水泉凹陷的石炭系腐殖型的烃源岩;断裂南部的油气主要来自石炭系烃源岩,混有部分来自东道海子凹陷二叠系腐泥型源岩供给的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