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运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对需水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包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包头市现阶段发展水平,探讨了该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对策,以期为扩大城市水资源环境容量、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浙江省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寻找解决措施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廊坊市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综合分析,提出了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密山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密山市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为密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椐.  相似文献   

6.
山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西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快新水源工程建设和建设"节水山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市城市水环境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张家口市水环境现状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张家口市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针对如何评价某流域(或某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功效,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效能的概念,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水资源自然系统、水资源工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水资源效益的分析预测,评价水资源管理能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水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制定有效的对策,从而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的容量,既满足当代的发展需要,又具备了持续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位于冀中平原区,属水资源严重匮乏城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文中分析了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濉河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玉环县水资源现状特点和雨洪资源利用成果入手,认为玉环县雨洪资源应多举措综合发展,不仅从工程上开发雨洪资源、更要科学调度水资源,利用新技术挖掘雨洪资源开发潜力,并建立雨洪控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雨洪利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构建长期有效的雨洪水资源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克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定远县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当前水资源供需的实际状况,提出定远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广东省丰顺县地表水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地区地表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州市环境质量评估与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水、矿产等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及工业“三废”污染现状几方面,系统地考察了徐州市的环境质量,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域国土开发整治规划,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旧城改造是城市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也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当前旧城改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处理好旧城中景观保护、利用与开发之间的关系 .文章以玉环县坎门镇为例 ,提出了旧城改造中的景观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基本思路及结合当地特有的景观资源进行的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来安县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来安县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对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供来安县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