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肉类食品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肉类制品因其营养丰富,在流通环节中很容易腐败变质,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的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肉类食品的生产、消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肉类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肉制品加工中常用的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颜色保持剂和香精香料等主要添加剂的研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世界肉类生产与流通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肉类生产与流通的现状永光俊-原著(日本)韩陆奇摘译(漳州大学,福建漳州市363000)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有关世界肉类生产和流通现状,作如下介绍。一、世界肉类生产和贸易呈扩大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5年初发表的《食品展望》(...  相似文献   

4.
5.
平凡 《肉类工业》2005,(9):36-38
我国肉类加工技术1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化企业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得到应用。不仅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肉类行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用,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产品结构的调整,各种在冷环境中加工的生鲜肉类,以及各种现代西式肉制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丰富了市场上肉食的品种,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与肉类食品的腐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腐败微生物的大量增殖是造成肉类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本文综述了肉类食品中主要腐败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特性 ,分析了影响腐败微生物对肉类食品致腐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肉内。由其引起的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 trichin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猪肉及猪肉制品所致。 猪肉旋毛虫检疫 猪肉及其制品仍是目前世界上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应继续加强对猪肉的旋毛虫检疫工作。 目前在我国26个省市区已发现有猪旋毛虫病,屠宰猪群中旋毛虫检出率在  相似文献   

8.
段军 《肉类研究》2005,(5):18-19
我国的肉类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的肉类深加工制品的比例仅占肉类总产量的10%,世界上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50%左右的比例,有些国家甚至高达70%以上。更重要的是我国肉制品的品种和质量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主要原因之一是肉类食品包装技术,主要是软包装技术的滞后制约了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牵头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于2005年9月24~26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了.出席大会的300多位行业行政官员、企业家、专家和行业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商议中国肉类科技行业的管理和创新,共同谋划中国肉类的前途和未来,共同交流中国肉类科技发展的信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李长乐 《肉类研究》2002,16(3):34-34
文章指出,只有抓好饲料源头、机械化屠宰、安全卫生的运输与销售三个主要环节,生产安全放心肉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肉类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肉类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其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论述了我国肉类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引发的原因,并就如何保证肉类食品安全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肉类食品安全风险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整体趋稳向好,但影响肉类食品安全的深层原因仍然存在,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分析了我国肉类食品从养殖、加工到消费和流通的整个产业链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以及对比分析了国外肉类食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剖析了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提高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期望通过加强风险监测、构建风险预警体系以及开展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安全风险专项整活动,提高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肉制品加工企业产品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加工已成为高风险行业,风险的关键是产品安全性。企业通过风险评估揭示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有效实施HACCP管理和栅栏控制,可将存在的风险降低至最小限度。本文通过分析肉类加工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企业构建产品安全风险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肉类食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类食品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来源,其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肉类食品安全的现状,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原因及保证肉类食品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水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但近年来山东水产品在出口总量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均降幅明显。本文分析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现状,探讨影响山东省水产品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因,并提出通过扎实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检能力、完善追溯制度和信息公开、构建全覆盖监管网络、完善产地水产品抽检制度等来增强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下降,对食品来源的关注逐渐增加。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各国施行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过去已在食品生产的某些领域得到成功应用,近年来在肉制品中的研究增多。文中系统阐述了稳定同位素溯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在肉类产品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此技术应用的前景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作了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碳发色肉制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气体发色剂在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研究较少。本文简述一氧化碳发色历史、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产品色泽、微生物与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一氧化碳发色产品安全性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一氧化碳发色技术及合理规范发色产品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谢君红 《肉类研究》2012,26(2):47-4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成为焦点。肉类食品是我国菜篮子工程的重要产品,其质量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针对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对肉类食品主要污染情况进行分析,按污染物性质不同分为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并提出解决肉类食品质量安全的措施和建议,努力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从源头上确保肉类食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肉品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与安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肉品微生物污染来源,畜禽的屠宰加工状况,肉品加工和检验人员素质,肉品微生物法规与标准等方面对我国肉品微生物的污染现状进行分析,阐明我国肉品生产中微生物污染和肉品卫生检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