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迪德与“解构主义者”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大为  何锐 《世界建筑》2007,(6):106-109
本文论述了解构思想的哲学本质及其向建筑领域内的转化过程,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哈迪德与解构主义者在解构思想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后笔者得出结论:在解构思想与建筑表象等方面,哈迪德与解构主义者们确定存在着一种表似而里异、形似却神异的现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7,(2)
扎哈·哈迪德以其前卫的创作思想和颠覆传统空间形态的创作手法闻名于世。在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其作品愈加呈现出一种空间的复杂与蜕变。分形是从空间局部衍生整体的一种空间生成方式,借助于分形理论的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哈迪德近期建筑作品在突破空间形态的创作过程中,对建筑空间创作模式的多重超越,以及所呈现的多维空间、腔体空间、混沌空间形态特征,以期重新解读哈迪德作品复杂多变的空间形态和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3.
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以前卫激进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化的建筑草图闻名于世。哈迪德“创新无畏”,其创作思想和作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城市建筑》2009年02期主要介绍了扎哈哈迪德前瞻性的创作思想,本期内容阐释其个性化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4.
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以前卫激进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化的建筑草图闻名于世.啥迪德"创新无畏",其创作思想和作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变化.<城市建筑>2009年02期主要介绍了扎哈·哈迪德前瞻性的创作思想,本期内容阐释其个性化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女魔头"扎哈·哈迪德虽已离开了我们,但其极具辨识度的建筑风格以及其对建筑空间、建筑实践和建筑构造传统理念的挑战却永远地被历史铭记,并为后人的设计创作不断提供灵感。近期,扎哈·哈迪德事务所为Royal Thai设计了一款名为RE/Form系列的编制流线型地毯,每款设计都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扎哈的建筑设计作品。RE/Form系列共有22款设计,其灵感来源于扎哈·哈迪德作品中四个突出的特征:条纹线条、带状凸起、像素化的画面以及有机  相似文献   

6.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创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期间在全球各地拔地而起,创作了大量独特和超前的项目。这些成就背后的学术支撑是扎哈,哈迪德女士(Zaha Hadid)与派特里克·舒马赫博士(Patrik Schumacher)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分析英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创作核心思想体系入手,对哈迪德的经典作品———美国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进行深入剖析。以现代设计学的视角分析该建筑形态的形成动因、特点及视觉效果,展现"动态构成"设计手法在建筑中的运用,体悟建筑设计的多义性与模糊性。该设计打破了传统空间形式与观念的束缚,拓展了未来建筑设计的先锋领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A+U的这篇文章的翻译和其他一些补充资料,加上笔者自己的理解,描述了当今建筑学偶像之一的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思想来源与发展过程及她的某些著名作品,希望能使读者更深入的了解这位世界建筑大师。  相似文献   

9.
扎哈&#183;哈迪德无疑是当今世界建筑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建筑师。近些年来,随着扎哈&#183;哈迪德的设计思想和刨作手法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其在当今的建筑学界亦已颇具影响,但是人们往往更多地是关注于她在建筑领域的设计成就,从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其室内空间设计,甚至是产品设计或装置艺术作品亦是其传播设计思想与理念的重要载体。本文将视点对焦于这些被人们所忽视的小尺度作品,以小见大,从一个非主流的角度浅略地分析扎哈&#183;哈迪德同样游离于主流建筑思潮之外的空间设计理念及其形式语言逻辑。  相似文献   

10.
英国建筑师扎哈&#183;啥迪德以前卫激进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化的建筑草图闻名于世。啥迪德“创新无畏”,其创作思想和作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呈现出令人瞠目结舌地变化。《城市建筑》09年03期内容阐释扎啥&#183;哈迪德的个性化设计手法,本期主要介绍其艺术化的表现媒介。  相似文献   

11.
石桥 《南方建筑》2006,(11):110-112
通过对扎哈.哈迪德新建成作品Phaeno科技中心的简要分析,更多的了解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应对建筑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如建筑的城市性,空间,材料等.  相似文献   

12.
唐大为 《建筑师》2006,(2):60-64
我们可以说哈迪德是个现代主义者,但她用一种新的方式组合空间。她不会刻意主张次序、重力,或形态学,她只是相信我们的世界应更自由。我们应摆脱过去、挣脱社会习俗、摆脱法令、摆脱身体。对哈迪德而言,建筑一直是对理想世界的片段性构筑。——艾隆·贝特斯基(Aaron Betsky)  相似文献   

13.
彭文苑 《城市建筑》2010,(10):101-121
<正>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的创始人Zaha Hadid于2004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她的建筑作品、理论研究和学术成就在国际上广受关注。她的每一个动态创新项目都是基于30多年的革新实验和研究,都涉足都市生活、建筑和设计三个内部关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动态构成及其他——哈迪德的视觉艺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欣欣 《新建筑》2001,(1):13-17
当今世界许多建筑师的创作涉及到动力学。在追求多元化、个性化的风尚下,扎哈·哈迪德创造出自己特有的富于动态的 造型语言。以视觉心理学为切入点,可以了解哈迪德其被称为"动态构成"的一些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安徽建筑》2013,(3):15-16
在当今社会复杂化的前提下,人们的思想也从原有的单一形态向复杂形态变化。在建筑设计上人们开始对以传统哲学思想引导下的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并提出了以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解构主义。然而就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的斗争的同时,建筑师哈迪德以她独特的哲学语言诠释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思想不是完全"反"现代主义哲学,而是对传统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批判发展以及对解构主义的推动。  相似文献   

16.
因为扎哈·哈迪德事务繁忙,所以这次采访只有作为扎哈·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帕特里克·舒马赫出席。同时任教于伦敦AA建筑学院的帕特里克是近些年非常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写作对于哈迪德的实践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次轻松的访谈,概括性地谈论一些建筑复杂性的现象,简述指导实践的概念与理论,有助于读者真正理解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形式,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通过阅读立体主义绘画代表人物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启发我们对解构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剖析解构主义建筑中真正被解构的元素,从而能够深入探讨解构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方法特征,对理解解构主义建筑的功能、形式、象征、创作的灵感带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解构主义”是当代西方建筑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解构主义”是现代主义之后的创作思潮,是跨哲学所引起的。“解构主义”思潮有它自成体系的建筑创作观、创作思想,创作方法、手法以及建筑形态表现、风格……它强烈冲击着当代西方建筑文化。本文除概略的介绍“解构主义”外,还对其加以简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著名建筑师扎哈&#183;哈迪德(Zaha Hadid)最近赢得了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港务局大楼”的设计竞争。扎哈&#183;哈迪德将安特卫普的一个消防站扩建成一幢形似蚱蜢的建筑,作为港务局的总部,估计建筑成本为3050万欧元。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4日下午,国际顶尖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在北京银河SOHO样板间举行演讲,分享她心中的"未来建筑"。演讲受到各界热烈关注,包括国内外建筑师、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建筑和艺术专业师生、国内外媒体、以及建筑设计爱好者等等。有"建筑女皇"之称的扎哈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2004年被授予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普利兹克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之称,扎哈是该奖项设立26年以来第一位女性得主。她的理论和学术成就蜚声国际,三十年来,扎哈对城市主义、建筑以及设计等关联的领域进行了革命性的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