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琴娣 《江苏陶瓷》2009,42(3):14-15
宜兴紫砂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个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壶艺流派与风格,形成了宜兴紫砂艺术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它为我们当今学习制壶和研究壶艺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这是前辈紫砂艺人留下的艺术珍宝,也是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并传承下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是古老而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它以独特的砂泥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工艺,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成为具有实用和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而享誉中外.数百年来,壶艺家们在继承传统壶艺技法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和创新,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紫砂紫砂起源于宋朝,成熟于明清两朝,到了明朝中期,古代制壶艺人慢慢地将书法、篆刻、诗词融入到紫砂壶艺中,形成了当时个性鲜明的紫砂壶艺。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制陶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每一位制壶艺人不仅将自己精湛的手艺体现在作品上,还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融入其中。"曼生式提梁壶"是对于传统壶器的创新和延伸,让大众都可以感受到紫砂艺术文化的浓浓韵味。  相似文献   

4.
紫砂艺术是一门基于传统文化进行发展的民间艺术,它身上有着深刻的传统艺术的烙印,展现了非凡的神秘东方魅力。而新的时代,传统艺术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绝佳的机遇,新的审美理念、新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理念在紫砂壶艺中进行汇聚、融合,展现了当代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鱼水情深提梁》这件作品是当代紫砂艺人对紫砂壶艺进行开拓和创新的成果,也标志着紫砂壶艺正在从传统壶型向现代壶艺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5.
紫砂艺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的讲究,社会交往的礼仪,民族文明意识的升华,它稍稍地步入了千万爱好者们的心田,砂壶品茗的域地,愈来愈广,茶友壶侣的队伍,越来越众。此时此刻,我渴望和紫砂艺壶的爱好者、珍藏者、鉴赏者们,交换一点品壶观,该是时候了。为丰富我紫砂艺壶文化艺术宝库,在品味紫砂艺壶方面谈点我见,并请方家正教。  相似文献   

6.
范玉娟 《佛山陶瓷》2013,23(8):58-58
宜兴紫砂陶发展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何认识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特别是紫砂传统壶,它对当今继承发扬紫砂壶艺和紫砂文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王牟霆  范建红 《江苏陶瓷》2013,(6):67-67,69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蕴含着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双重内涵,呈现着特有的古朴、典雅、哲理的艺术效果.本文以紫砂“四方吉祥如意壶”为例,简述了紫砂四方壶的特色、演变和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吉祥如意纹饰装饰在紫砂壶艺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紫砂艺术在五百年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中,涌现了如"石瓢壶"等一大批传统经典茗壶,其壶艺光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紫砂艺人。今天的紫砂艺人承前启后、开拓创新,推动了紫砂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瓢韵壶"的创作理念、形制、审美、意境、韵味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从继承传统,开拓创新谈紫砂壶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菊芳 《陶瓷》2012,(2):35-35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使经典传统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时代特点并融合自己的个人情感,把对茶壶的认识、情趣、适合时代文化特点,传统经典发扬光大,把壶艺表达得更加完美,是从业者开拓创新的一贯追求.笔者师承高级工艺师徐元明学习,并进^研究所深造,得到中国工美美术大师徐汉棠悉心指导,开始进行壶艺的设计创作,特别是对紫砂传统经典壶艺特别嗜爱.仔细琢磨,细细分析其泥料、泥性、泥质以及壶艺特点,工艺特色.这种喜好又促使自己在欣赏之余,亲自动手,从配泥到选泥,仿作传统壶.久而久之,自己对传统壶的认识越来越深.从艺至今,笔者尝试专注于紫砂传统经典壶艺创作,先后制成的壶样从明代的时大彬,清代的陈鸣远、陈曼生,民国的程寿珍、冯桂林,当代的顾景舟、徐汉棠等,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现就制作创新传统经典壶谈一些创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紫砂艺术具有很大的文化内涵空间,可以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气魄融汇于作品中,形成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尤其在日趋发展的社会里,我们在壶艺创作时应注重造型的设计理念和紫砂艺术的内在美。紫砂壶的造型需符合双重性的原则,即应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现以紫砂"步云壶"为例,谈谈紫砂壶的工艺造型以及文化寓意。  相似文献   

11.
周仪赟 《陶瓷》2014,(8):49-50
紫砂陶瓷艺壶具有千变万化的壶艺造型,它经过独有的成形制陶工艺制成,其成形制作工艺是经过历代艺人手与脑劳动与智慧创造的结晶,是不断提高,不断深化,精益求精的工艺制作技法。紫砂传统成形工艺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这是由紫砂泥独特的特性所决定的;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而沿袭,也是为弘扬独树一帜立于世界陶艺之林的紫砂工艺陶文化而继承。  相似文献   

12.
张群 《陶瓷工程》2012,(1):58-58
紫砂壶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名匠运用大自然赋予宜兴独特的紫砂五色土,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的壶艺作品。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名匠运用大自然赋予宜兴独特的紫砂五色土,创造出了千姿百态、精彩纷呈的壶艺作品。  相似文献   

14.
清代紫砂茗壶的制作,一方面由于工艺日益先进,制品日趋完善。一方面紫砂茗壶的装饰,采用浮雕、印花、贴花、加釉加彩等工艺,日趋华丽,适应宫廷皇室的奢华风尚。紫砂壶孕育了壶艺家和艺术家的智慧和对紫砂艺术的美好期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紫砂艺术传承发扬下去,让紫砂艺术发光发热,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和世界艺术之林不倒的丰碑。  相似文献   

15.
《江苏陶瓷》2014,(5):I0007-I0007
1989年创办宜兴丁蜀紫砂丁艺厂至今,一直从事紫砂原料及壶艺的设计创作。钻研紫砂壶的造型和制作工艺,得心应手。受壶艺界高手指点,特别是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悉心指教。器壶古朴、典雅、线条优美,作品以传统手法见长,功力深厚,制作精湛。  相似文献   

16.
《江苏陶瓷》2014,(6):I0007-I0007
1989年创办宜兴丁蜀紫砂工艺厂至今,一直从事紫砂原料及壶艺的设计创作。钻研紫砂壶的造型和制作工艺,得心应手。受壶艺界高手指点,特别是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悉心指教。器壶古朴、典雅、线条优美,作品以传统手法见长,功力深厚,制作精湛。  相似文献   

17.
周金华 《江苏陶瓷》2012,45(1):31-31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总是给予我们无尽的美感,若没有了自然,我们也就失去了发现和创造美的源动力。紫砂艺术属于形而上学的艺术,在吸收和借鉴自然诸形之外,还要求紫砂艺人不被物体的表象性征所迷惑,切不可见壶不见人,必须要在紫砂艺人的心灵浇灌下方能有美妙的壶艺产生。  相似文献   

18.
陈鸣远是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又是几百年来壶艺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其作品紫砂花货"合桃壶"的壶艺精湛,把雕刻引入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壶体增添了思想内涵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9.
《麒麟壶》就是紫砂艺人在吸取了前人的创作经验后,经过谨慎的设计、精密的构思,精心的制作而完成的。该壶在实用功能上延续了传统壶型的制作方式,在文化寓意方面引入了麒麟的美好形象,将壶艺和麒麟代表的寓意内容进行结合,使得壶艺中流露出浓厚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宜兴紫砂始于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集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收藏价值等于一身,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佼佼者。紫砂壶艺见于物象,而对于壶艺制作则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托物言志便是一种常见而不落俗套的表现手法,借物抒情便自然成为其浪漫的艺术情怀。紫砂套壶《一帆风顺》即是在遵循传统制壶规则上力求创新创意的作品,该套壶将风帆之形巧妙地融入壶艺形象中,取其动感特征为作品提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