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电子与电脑》2001,8(8):117
如果你经历过从486时代用解压缩卡播放VCD到586时代用软件解压播放VCD的过渡,那么你对金山影霸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时隔4年之后,经过精心筹备《金山影霸Ⅲ》再次登场,它是金山公司开发的一款集视频、音频、格式转换于一体的影音播放组合。 金山公司的软件产品一向以其技术含量高和界面友好著称,《金山影霸Ⅲ》同样秉承了金山软件的一贯传统,除具备一般媒体播放软件的基本功能外,还在防读死、媒体格式支持和媒体格式转换等方面拥有独具特色的技术;另外针  相似文献   

2.
继去年大家熟悉的XING软件之后,以开发WPS文字编辑软件而响誉国内的北京金山软件公司,于今春发布最适合486/66以上档次电脑播放VCD的《金山影霸》,一时间在广大电脑爱好者中造成极大的轰动,同时由于图像加速卡的价格不断下降而性能日趋强大,也为用软件看VCD起着推波  相似文献   

3.
自今年三月《金山影霸》面市以来,各种传媒相继都有文章介绍,随之而来的是该软件热席卷大江南北。现将该软件在386SX至奔腾75各档次微机上运行的情况简介如下,供大家参考。该软件是一个在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纯软件的VCD影碟全屏幕播放程序。可播放Video CD、卡拉OK CD、CDI及VCD2.0版本影碟。运行环境硬件:推荐486DX/66或以上档次微机,4M内  相似文献   

4.
《家庭电子》2002年第10期《向海外发中文E-mail》一文,介绍了将中文文档保存为图片以便海外没有中文操作系统的朋友阅读中文E-mail。该方法的确可行,但是形成的文件较大,而且一旦文章页数较多,转换较麻烦。笔者查找一些资料,发现以下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以补充原文的不足。1.将文件压缩打包制成自解压文件(*.exe可执行文  相似文献   

5.
闻钊 《家庭电子》1998,(8):38-38
过去若想在电脑上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播放VCD,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无论“金山影霸”还是Xing及VMPG等均无法做到,不过,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由“金山影霸”的作者梁肇新先生98年推出的力作,支持Windows 95和Windows NT 4.0的全32位软解压软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广泛采用的视频格式是M—JPEG,而VCD、S—VCD和DVD光盘则是采用完全不同的MPEG编码格式。我们在非编上完成节目制作之后,如果要把编辑好的节目刻录成视频光盘作为节目样盘或资料保存,必须用相应的采集卡压缩成MPEG文件。事实上,除了一些高端的专业压缩卡外,普通VCD卡的压缩效果都不太好,而用于  相似文献   

7.
VCD电影是目前多媒体电脑上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也很受欢迎,但是如何保存(非光盘式保存)一直是用户很关心的课题。比如.当借到一盘VCD影碟,觉得有保留的价值,而一时又买不到,就可以采用本文介绍的简单方法将其保存到硬盘上,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95和96可真是软解压大红大紫的两年,国外的解压软件以无需分文的共享形式通过Internet不断涌入我国,其中著名的美国Xing公司推出的Xing MPEG Player更是以其先进快速的算法和丰富强大的功能,在我国多媒体爱好者中占据了几乎100%的使用比例。面对国外共享解压软件的强大攻势,我国的软件开发者也不甘落伍,及时看到了软解压市场存在的巨大潜力,后来者居上:金山公司推出了《金山影霸》、捷径公司制作了《视频播放》,特别是北京金山公司于今年7月最新出品的VCD全屏播放软  相似文献   

9.
《电子科技》2001,(7):19
面对一张表面损坏严重且又有保存价值的VCD光盘,如何使其数据恢复?将光盘目录下的MPEG AV\MUSIC01.DAT文件COPY到硬盘上,因为从硬盘上处理数据可以避免光驱在读盘中的错误,同时也加快了数据的传输速度。接下来运行超级解霸2000,打开在硬盘中的MUSIC01.DAT文件。不要按PLAY  相似文献   

10.
个人VCD光盘制作业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正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它可将个人珍贵的照片和录像资料以VCD格式转录到保存时间长达100年之久的CD-R光盘上,可解决录像带使用寿命太短和图像质量因多次播放而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个人VCD光盘制作系统的原理、选购常识,以及VCD光盘的制作方法。 一、VCD制作系统的工作原理 个人VCD制作系统是在一台通用计算机的基础上,再增加MPEG压缩卡、CD-R刻录机,以及相应的驱动、编辑和刻录软件构成的。MPEG压缩卡首先对录像机输出的模拟音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然后按MPEG-1标准规定的压缩算法将数字音视频信号压缩编码为MPEG格式的文件储  相似文献   

11.
《电子世界》2001,(7):28-28
<正> 读了2001年第五期刊载的《录像带如何转录成VCD影碟片》一文(作者张云翔),觉得很多问题没有谈透,同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故撰写此文与张云翔先生商榷,也希望读者朋友能就此问题共同参与讨论,作更深入的研究。 张先生的思路是用电视卡或显卡上附带的视频输入口来采集  相似文献   

12.
由于DVD影片具有清晰的画面,逼真的音效,所以许多用户都从起初欣赏VCD开始转向欣赏DVD了,这就促使软件厂商开发满足要求的DVD播放软件.金山公司新近推出的<金山影霸2003>便是一款具有许多新特点的影音播放软件,这必将加剧暑期影音播放软件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3.
用单片机实现电脑遥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天峰 《电子世界》2001,(12):29-30
<正> 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大多具有遥控功能,如电视、VCD、音响,甚至空调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IT产业的主流产品——电脑至今尚未实现遥控。本文介绍一种电脑遥控接收器,用户可用任意一款家电红外遥控器来操纵自己的电脑,不但可模拟鼠标、键盘,还可控制各种应用软件,如金山影霸、Winamp、Powerpoint,用来放映VCD、听音乐、播放幻灯,使你的电脑轻松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刊第4期“视像天地”开设了“HiD技术论坛”、第5期“通信与电脑”栏目中刊载了《录像带如何转录成VCD影碟片》一文,均受到读者的欢迎。本期发表的《我看HiD》、《也谈录像带如何转录成VCD影碟片》两篇文章是针对以上文章提出的一些不同观点及看法。《电子世界》是面向大众的技术类杂志,  相似文献   

15.
参加这次表彰会,我感到非常高兴 !   《超级 VCD光盘交换系统规范》国际标准,是第一个以我部行业标准《超级 VCD系统技术规范》为基础而制定的数字音、视频产品的国际标准。对此,我代表信息产业部向参与该项国际标准制定的有关单位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你们在今后信息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中再创佳绩 !   大家知道,超级 VCD的主要生产企业在我国。虽然 1998年在我国出现了 VCD的标准之争,但是,经过协调,我们的企业以大局为重,将原来的 SVCD与 CVD规范协商一致为《超级 VCD系统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并迅速将市场…  相似文献   

16.
刻录DVD是继VCD、DVD播放机之后的第三代视盘机产品,相比前两代产品,刻录DVD兼容DVD/VCD/CD等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碟片,可将大量的影像数据录制在DVD碟片上,对于刻录在碟片上的数据还可进行多次编辑、重复擦写;在全兼容状态下,可提供长达6小时的高质素录像,并可像磁带录像机一样即时刻录电视节目。刻录在DVD碟片上的数据保存时间长,读盘速度快,观赏与保存均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计算机光驱上使用的音乐光盘还是以VCD为主,能否将VCD上动听的音乐制成MP3音乐呢?笔者经过尝试,自己制作了一些动听的MP3音乐并制成MP3光碟,播放十分方便,现为大家介绍录制过程。1 把VCD上的音乐录成.WAV文件 大家对MPEG及VCD解码软件“超级 解霸”并不陌生,但对其附带“声音解霸”的使用可能就不多了。其实,“声音解霸”能方便地将VCD音乐录制成.WAV文件,步骤如下: 启动“超级解霸”中“声音解霸”,或用 Windows“资源管理器”找到STHVCD文件,双击“Sthado应用程序”来启动“声音解霸”。出现…  相似文献   

18.
也谈超级VCD     
自从《家庭电子》1998年第9期发表了《98视听新一代——CVD将淘汰VCD》和《CVD能走多远》两篇文章以后,去年第11期又发表了《浅议“D坛”争霸战》、《面对CVD需谨慎》和《纵观CVD与SVCD》三篇文章。有些文中认为CVD(或SVCD)将取代VCD成为又一新的消费热点;而另一些文章则认为CVD难以走远,劝人们持慎重态度。如何面对这一情况,笔者也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为在VCD技术开发、生产方面,我国与世界音响产业首次同步。经过国内许多厂家不到两年时间的努力,基本解决了相关投术及批量生产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国产VCD机中已不乏精品。另一方面前段时间VCD机的价格普遍下降.对有此需求的朋友来讲,我想目前是选购VCD机的时候了。本刊第9期我们向大家  相似文献   

20.
由于VCD光盘可在一般环境下长期保存,而且其图像质量不会因多次使用而有所下降,因此广大用户希望将自己拍摄的家庭录像、婚纱摄影、毕业纪念册和影集等个人音像资料以VCD格式保存在CD-R光盘上,以便将来随时能够欣赏和回忆过去那一幕幕令人难忘的时刻。本文将对VCD光盘的制作原理和过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