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正>"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检测方法,通过紫外线放电监测,将光亮值和严密值对比来测定预警值,最终锁定线路隐患点。"4月28日,在"赵学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赵学军和他的团队正对"输电线路防污闪在线监测预警研究"课题进行第八次商讨。赵学军,现为国网赣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专责,赣西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在带电作业岗位上,他勤奋钻研、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国网淮北供电公司张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领衔人张涛被评定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纪永新被评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这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构建人才传帮带机制工作成果的缩影。近年来,国网淮北供电公司整合内部资源,依托劳模创新工  相似文献   

3.
<正>国网安康供电公司"禹康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陕西省劳动模范禹康同志名字命名,成立于201 2年12月。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了"我爱创新、快乐创新"的良好氛围,用行动诠释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近年来,禹康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10余项创新成果,其中1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国网公司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获得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四小成果"一等奖2项、  相似文献   

4.
<正>劳动模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电网企业的劳模在各自岗位上展现着主人翁风采、焕发出劳动激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体现了"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价值理念,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4月份以来,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深入开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集中宣传活动。6月中旬,国网湖北电力工会组织召开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会,推动创新工作室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为企业科学发展注入创  相似文献   

5.
戎华 《国家电网》2008,(7):80-81
"劳模",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词汇,曾被视为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工作室",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词汇,意指精通某一行业的个人或团队组合。在江苏省电力公司,这两个词一起组成了一个新鲜的词汇——"劳模创新工作室",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李辉,中共党员,高级技师,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所保护二班班长。云南电网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继电保护专业工作网专家以及南网劳动模范、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先进职工等殊荣,无不彩绘出李辉创新创先的轨迹。在2011年11月云南省建立的首批16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中,李辉成为云南电网公司系统内以自己名字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第一人,2013年4月22日该工作室被南网认定为第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以更高标准创新创先为己任,着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承担科技项目和QC项目的研究、辅导以及员工技能的培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力教育》2013,(12):57-58
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电力局高度重视劳模精神和技能的传承,不断发挥劳模人才的育人作用。自2009年开始建立以劳模为核心的工作室,形成高素质专业团队,努力培育生产经营发展需要的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技能精湛的优秀技能人员。目前,嘉兴局共建有14个"劳模先进(技能)工作室",专兼职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力教育》2013,(24):66-67
在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我见到了两个同样充满阳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牛捷、夏增明。他们都是国网湖南电力公司劳模,"捷明"创新工作室就是以他们二人的名字相结合而命名的。2010年6月开始筹备,2012年9月20日正式授牌,捷明创新工作室成为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首家带电作业技能专家工作室。这个团队目前共有11名成员,其中国网公司生产技  相似文献   

9.
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机制创建的头几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创建工作便得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的重要批示。如今,让我们回头看看,国网浙江电力为劳模群体搭建的创新创效特色平台发展情况如何?那些曾经的"领头雁"们现在在做什么?劳模技能和劳模精神的传承情况又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0.
正陈宣林,2008年4月获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8年12月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12年4月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9月获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云岭首席技师"称号。在曲靖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有一个"传奇",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却有着一大堆的技术奖状和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47岁的他,技术思想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力教育》2013,(24):64-65
名如其人。这是一支虎气冲天的队伍,"老虎创新工作室",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干起活来风风火火,人称"邹老虎"的邹德华的绰号命名,更象征了他的老虎精神:闯劲、韧劲、干劲、钻劲。邹德华,湖南省劳模、湖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现任娄底检修公司副总经理(兼输电运检业务部主任),他领导的"老虎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其雏形为娄底线路管理所QC小组,现有骨干成员22人,均为国网湖南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以国网宝鸡供电公司二宝劳模工作室"五统一"企业文化落地而产生的李晓娥、李志新、曹宝秦、周红亮等4个创新工作室已蓬勃发展,二宝劳模工作室正在向社会展示着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赵二宝,全国电力系统一个响亮的名字!10年前,以他的名字谐音命名的"二保紧修服务队"和"一保客户满意、二保政府放心"的"二保"服务理念走出宝鸡,享誉神州大地,成为国网陕西电力优质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10年后,同样以他名字命名的"二宝劳模工作室"成为国家电网"五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昆明供电局李辉劳模工作室、李林昆工作室、修苑工作室、输电育英工作室等7个"创新工作室"分别受到网省公司、局层面认定,创新工作室积极融入"创先",使劳模、先进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促进了中心工作的推进。作为云南电网公司系统内创新工作室最多的单位,昆明局是如何从体制机制方面提供保障,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帮助各"创新工作室"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为全局职工技术创新作出贡献?又将如何拓展工作室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襄阳供电公司着力强化"全国劳动模范"娄先义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了全省首家以一线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娄先义创新工作室"先后完成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41项,获得国家专利14项,每年为国家节省维修费用上千万元,被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一花引来万花香。娄先义的5个徒弟已成长为工作室的核心骨干,在娄先义团队的带动下,襄阳供电公司的员工创新工作室发展至  相似文献   

15.
正"源"创空间创新工作室于2016成立,2017年、2020年分别获国网河北电力和河北省省直工会命名,2021年被河北省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时被公司团委命名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赵建利积极带领成员参加各类创新活动,以"立足数字电网,创能源互联网先锋营"为目标,在人才培养、科技争先、管理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群众称他是抢修最快的"陈班长",同事们称他为线路"活地图"。多年来,陈新益同志,凭借着精湛的技能,活动在电力抢修的第一线。当"陈新益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他又挑起了专业技术训练导师的重担,将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递下去。  相似文献   

17.
<正>"十三五"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推进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科技创新工作室为代表的创新工作室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基层供电企业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署,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发展"为目标,加速培养员工成长成才,驱动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初冬,山城重庆,寒风乍起。张毅抱着一摞材料和表格,快步走进创新工作室。年底了,他要统计出今年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拿出明年的计划。早在5年前,国网重庆南岸供电公司便成立了以张毅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那时,43岁的张毅已在国网重庆电力带电检修领域独树一帜,从1989年参加工作到成立工作室,他一直从事线路检修、带电作业工作,并已获得技术能手、劳动模范、技能大师等荣誉。南岸供电公司创建以张毅名字  相似文献   

19.
在纵横三湘四水的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有一股创新的浪潮在涌动,由一串串劳模引领下的足迹在闪光。伴随着电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已成为国家电网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国网湖南公司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和企业素质出发,紧密结合"创新争优"活动,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激发员工潜能,在长沙、湘潭、株洲、衡阳、娄底供电公司等单位,率先推出了一批劳模创新工作室,拉开了劳模引领、团队创新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劳模工匠精神的肯定。在国网天津城东公司,就有这么一位"工匠",他勤恳钻研、锐意创新,在专业上追求极致,带领着他的团队守卫着天津市区东部电网的安全,为广大百姓点亮心中的明灯。清晨,刚刚六点半,他就已经出了家门前往单位;晚上,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