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磷酸酯抗燃油中氯含量的准确、高效测定,对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很有意义。为制定行业标准“磷酸酯抗燃油氯含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该法测量原理、检测条件、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为测试该法的精密度,组织了7个实验室、5个样品的协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含水量、矿物油含量对测试结果没有影响,氦气气氛对测试有利;根据重复性、检测限、回收率及精密度等检验指标,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精密度高,检测效率高,可以在电力行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磷酸酯抗燃油样品中不同形态氯(可水解氯及不可水解氯)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抗燃油水解安定性、电化学腐蚀性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萃取-离子色谱法检测可水解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7%,相对标准偏差为1.09%,方法重复性、准确度较好,可用于测量抗燃油的可水解氯含量;可水解氯在抗燃油中的溶解度很小,低于5mg/kg;抗燃油样品的总氯含量主要由不可水解氯组成,其对抗燃油的性质影响较小,在抗燃油水解安定性、体积电阻率等指标合格的前提条件下,单纯的不可水解氯的增加不影响抗燃油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抗燃油泡沫特性超标原因,以新抗燃油和运行抗燃油为对象展开研究。对新抗燃油进行连续的老化试验、水解试验,检测样品的泡沫特性,研究抗燃油劣化过程中泡沫特性的变化趋势;对运行抗燃油采用不同的再生介质进行再生处理,检测样品在再生处理前后的酸值、体积电阻率和泡沫特性,研究不同处理措施对油品泡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燃油老化、水解可导致其泡沫特性升高;对运行中抗燃油进行再生处理时,若再生介质选择不当,可导致抗燃油的泡沫特性明显升高;为减缓磷酸酯抗燃油泡沫特性超标的进程,磷酸酯抗燃油运行过程中应避免局部高温过热和水分含量超标,需要再生处理时,应进行实验室小试,选择合适的再生介质。  相似文献   

4.
高温燃烧微库仑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高温燃烧微库仑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的原理,并进行了检测条件优化试验,得出转化率与主要影响因素如温度、增益、取样电阻、载气流速、氧气流速、偏压、进样量等的关系。在优化试验得出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对高温燃烧微库仑法进行了重复性测试和回收率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燃烧微库仑法检测抗燃油氯含量具有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干扰少、仪器设备费用少、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对氧弹法抗燃油氯含量检测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他几种氯含量测试方法,指出高温裂解微库仑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是分析抗燃油氯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黑龙江省磷酸酯抗燃油运行状况,对油质劣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监督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直接影响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本文结合烃类自由基氧化的链锁反应机理及某机组抗燃油氧化案例分析,以及在不同温度下对磷酸酯抗燃油的开口杯老化试验,研究了影响磷酸酯抗燃油热氧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在60℃以内时,油质无明显变化;温度从60℃升至90℃时,酸值及电阻率的变化幅度较大;温度继续升高,油中开始产生沉淀;温度达到120℃时,电阻率已经超出运行油标准要求,说明运行温度是影响磷酸酯抗燃油热氧化安定性的重要因素。对此,提出了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温度应控制在35~55℃,机组启停及正常运行时监控冷油器阀门开度等措施,以避免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中受热氧化,确保调速系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磷酸酯抗燃油作为汽轮机调速系统介质,当前存在油质酸值、体积电阻率因油质劣化而超标的情况。通过4个发电企业磷酸酯抗燃油的运行状况,分析了引起抗燃油酸值、体积电阻率超标的原因:水分、氧化和温度,并分析水分、氧化、温度对抗燃油运行的影响,提出了解决磷酸酯抗燃油油质超标问题的建议及其运行过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自1980年2月起,在崇明电厂的一台10,000千瓦凝汽式汽轮机的润滑系统及调节系统上使用三(二甲酚)磷酸酯抗燃油(4614)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运行了三年零4个月,并有大、小修各一次。4614抗燃油是一种纯磷酸酯型的合成油。其优点是燃点高(大于700℃),其它理化性能相当于矿物性透平油。它首次试用于我国电力系统的汽轮机中。  相似文献   

10.
万俊 《热电技术》2007,(4):49-51
由伺服阀失效引起的故障严重影响当前高参数和大容量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伺服阀频繁失效与磷酸脂液压油指标合格这一矛盾,对伺服阀结构性能及磷酸脂液压油主要指标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磷酸酯型抗燃油的基本理化性能,阐述了延长伺服阀使用寿命的抗燃油运行管理和监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永言  李智 《广东电力》2004,17(6):63-66
分析了抗燃油的物理化学特性和电液调节系统的结构组成,列举出电液调节系统的运行管理项目包括管道和设备的清理、新油的验收、油净化装置等三个方面,而抗燃油的常用监督项目则包括外观及颜色、密度、水分、酸值、闪点、自燃点、氯含量、体积电阻率、运动粘度、颗粒污染度、抗泡沫稳定性及空气释放值等11项指标。加强对抗燃油的监督、维护和管理,对延长抗燃油的使用时间和保证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用于原油脱水的油水传感器和油水检测系统,但是都存在精度较低、误差大等问题,性能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出一种基于交流阻抗测量的智能油水测量方法。介绍了油水检测系统的原理和构成,构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非线性误差补偿模型,解决了介质温度与含水率对交流阻抗的影响,有效提高智能油水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原油含水检测的检测精度;采用这种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的油水检测系统含水率检测范围为0%~100%,检测精度可以达到0.3%,检测系统准确度高,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相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某大型电厂5号机组抗燃油发生劣化,闪点、体积电阻率、泡沫特性超标。为找出劣化原因,按DL/T571-2014《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维护导则》,对该机组运行抗燃油(运行油)和库存新抗燃油(新油)进行了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显示运行油中氯、多种元素和矿物油含量等并无异常,因而难以判断劣化原因。后将漆膜倾向指数运用于抗燃油的劣化原因分析,发现该机组运行油的漆膜倾向指数为43.4,而库存新油的漆膜倾向指数仅为0.1;结合油的颜色变化,说明油品严重老化、急需处理,随即提出换油和加强抗燃油日常监督的建议。由此可见,漆膜倾向指数在油品分析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ricresyl phosphate (TCP), a phosphate ester with fire-resistant and insulating properties, is proposed as a cable cooling medium. A field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a 275 kV internally-oil-cooled, oil-filled (OF) power cable system using TCP, and it was ascertained that the cable system meets requirements for ease of installation,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able 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able and the TCP. The series of tests has demonstrated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cable system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桥测量电阻是各种自动控制和检测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测量精度和范围成为测量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为解决传统单电桥电阻测量电路在宽量程范围内进行高精度测量的问题,通过对单电桥待测电阻与输出电压之间变化关系的分析,指明了等效电压与实际电压之间的非线性误差,提出了一种查表式修正非线性误差的方法,并给出了在线性公式基础上修正非线性误差的计算公式以及测量精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可根据待测电阻值区间自动进行切换的多电桥电阻测量电路。该电路能够在较宽的量程范围内取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与传统的手动档位仪表相比较具有更好的便捷性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新型无线感应技术在位置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工业有轨作业机车自动定位中,需要对移动机车位置进行精确检测,以便控制系统能够自动地控制机车朝目标位置行驶并最终停留在目标位置,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线感应位置检测方法,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建立发送线圈与编码电缆之间的信息传输系统,通过检测感应电动势的相位和幅度,得到移动机车的位置。对新型无线感应位置检测原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推导了位置检测公式,设计了位置检测电路模型,并进行了无线感应位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新型无线感应技术进行位置检测,检测精度为2 mm,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中氢氟酸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指示剂法和电位滴定法,分别以氢氧化四丁基铵、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甲醇钠为滴定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溶剂对锂离子蓄电池用电解液中游离酸度的测定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解液中稳定剂和溶剂中微量水分的存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氢氟酸测定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作溶剂,滴定剂为氢氧化钾,测试方法为电位滴定法。乙醇中微量水分的存在不影响测试结果,稳定剂的加入会提高电解液的碱性,会给指示剂法的测定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