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绿山矿使用分级尾砂水泥胶结充填工艺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水泥单耗较高,充填体的沉降,脱水,接顶等仍满足不了对保护铜绿山“古矿遗址”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坑内充填工艺采用国际上是先进的全尾砂水淬渣膏体泵送充填技术。引进国外泵送设备,以确保采场接顶,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沉降,达到保护古铜矿遗址和提高采矿强度简化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解决制约废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究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沉积及堆存规律,设计了废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模型试验装置,依据采矿工艺、充填工艺原则及工程布置要求,制定了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模型试验方案,运用形态测量及充填体横剖切割揭露等手段进行充填体模型质量评价,并确定了最佳充填工艺。 研究表明,无论是废石均匀铺设还是废石锥形堆放下料方式,废石料与尾砂胶结料浆同步下料时,充填体胶结效果最佳;选择最适宜的充填工艺技术不仅能有效提高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而且能减少水泥用量,节约充填成本,同时试验结果也为试验矿山井下充填工艺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进行归纳分析,并从某矿现有充填工艺的难点着手,最后提出了结合尾砂干排技术的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该工艺解决了矿山尾砂管道输送困难、干尾砂黏结性强不易制备等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工艺稳定可靠、充填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充填系统投入低等特点,适合类似矿山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矿山的分段空场采矿法开展"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填材料试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设计和尾胶充填工艺工业试验.试验研究成果在矿山全面推广使用,解决了矿山原有充填工艺充填能力低、充填成本高、充填工艺落后、劳动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对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铜绿山矿胶结充填工艺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山矿使用分和水泥胶结充填工艺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水泥单耗较高。充填体的沉降,脱水,接顶仍满足不了对保护铜绿山“古矿遗址”的要求,因此,提出了坑内充填工艺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全尾砂水淬渣膏体泵送充填技术,引进国外泵送设备,以确保采场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沉降,达到保护古铜矿遗址和提高采矿强度简化工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设计废石尾砂胶结充填工艺模型试验装置,依据采矿工艺、充填工艺原则及工程布置要求,制定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模型试验方案,运用形态测量及充填体横剖切割揭露等手段进行充填体模型质量评价,确定最佳充填工艺。结果表明,无论是废石均匀铺设还是废石锥形堆放下料方式,废石料与尾砂胶结料浆同步下料时,充填体胶结效果最佳。选择最适宜的充填工艺不仅能有效提高废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而且能减少水泥用量,节约充填成本。  相似文献   

7.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已在不少矿山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全尾砂膏体泵送、全尾砂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工艺在凡口铅锌矿、金川镍矿、招远金矿的试验及应用情况。以及采用低廉材料替代水泥水胶凝剂,降低充填成本的情况。并对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的选择与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分子结构层次研究了盐卤成分对尾砂胶结充填体的破坏机理及粉煤灰、硅灰提高高盐卤矿山尾砂胶结充填体强度的作用机理.通过正交试验,证明了掺用适量粉煤灰、硅灰,既可节约水泥、降低胶结充填成本,又能提高高盐卤矿山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对降减和消除高盐卤矿山尾砂胶结充填体的腐蚀、膨胀、崩解及后期强度下降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抗拉强度是尾砂胶结充填体的重要强度参数,但由于缺少合适测试方法导致对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强度的研究不足,不利于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分析,对矿山安全生产造成隐患。本研究利用将压缩转换成拉伸加载方式,提出一种新的适用于尾砂胶结充填体的直接拉伸试验方法,验证了其可靠性。应用该试验方法测得了多种配比、龄期尾砂胶结充填体的抗拉强度,分析了抗拉强度随灰砂比、质量浓度、龄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敏感性,可为矿山充填配比设计及抗拉强度测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贵州某金矿充填采矿法开采的需要,进行了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建设的研究.首先,对充填尾砂的密度、容重、孔隙比等物理性质、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其次,制定了尾砂浆浓密充填连续制备工艺方案、压滤尾砂充填间断膏体制备工艺方案两种方案;最后,对这两种方案从工艺、投资及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尾砂-200目含量为95%,属于超细尾砂;充填能力50~60m3/h,每天充填7h,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60%,即满足矿山生产对充填系统能力的要求;考虑到充填系统投资、充填成本、技术可靠性等方面,优选尾砂浆浓密充填连续制备工艺方案为该金矿超细尾砂充填最佳方案.实际建成的充填系统运行至今系统顺畅,充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金厂河多金属矿充填系统的正常运行,亟需确定适合矿山条件的最佳充填参数。通过矿山取样和实验室试验研究,结合矿山采矿方法所需的胶结充填体强度,确定了一步骤采场充填料浆浓度为72%,底部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4;中上部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灰砂比为1∶6。研究成果可为确定同类矿山尾砂胶结充填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沙坪多金属矿原设计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废石充填采矿法,存在开拓工程量大、采场接顶率低、矿柱回采难度大、充填成本高等问题.为更安全高效采矿、降低充填成本,改为全尾砂胶结充填.在尾砂基本物理性质、流动性及强度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沙坪多金属矿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尾砂做充填骨料、新型充填 G 料做胶结剂,能够满足矿山生产对充填工艺和充填体强度的要求,且选厂尾砂可以全部充填到井下,实现无尾砂排放;充填料浆质量浓度为67%,充填流量最大80m3/h,灰砂比1∶6~1∶10,充填料浆能够顺利进入待充填区域,料浆达到结构流状态,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建成使用,为黄沙坪多金属矿安全、高效充填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属矿山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冬青 《采矿技术》2001,1(2):16-19,52
简要地叙述了十多年来我国在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块石胶结充填、充填材料的开发、充填工艺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矿山应用情况,并就我国充填采矿技术今后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鹰 《采矿技术》2001,1(2):46-47,52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已在国内外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工艺充分利用全尾砂作充填骨料,除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可靠等优点外,还能保护环境.通过介绍凡口铅锌矿比较典型的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及应用情况,分析评价了该工艺的优缺点,探讨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矿山废石全尾砂充填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尾砂和冶炼渣,等占我国工业固体废料排放量的85%左右.大量矿山固体废料堆放地表,易造成严重污染,诱发泥石流、尾矿溃坝事故.固体废料充填工艺是解决矿山废尾排放的最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低浓度分级尾砂充填、全尾砂高浓度充填、膏体似膏体充填、块石胶结充填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分析了矿山废石全尾砂充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已在不少矿山 推广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全尾宫体泵、全尾砂高水速凝固化胶结充填工艺凡口铅锌矿,抛远金矿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冶金矿山充填采矿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主流仍然是以脱泥尾砂作充填料的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为主,但在传统的低浓度细砂胶结充填和低标号粗骨料混凝土充填以及高浓度细砂胶结充填的基础上,以开发利用全尾砂为主体的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碎石全尾砂膏体泵送充填、高水基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以及块石胶结充填等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充填工艺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港里铁矿1号矿体充填系统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因其能力不足、充填浓度低、充填体强度低等诸多问题,需升级改造。设计采用全尾砂结构流胶结充填工艺,而全尾矿粒度细且含泥量大严重影响充填体的强度。为此,矿山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研制出了适用于该矿全尾砂充填的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过程中充填体开裂、崩解的问题,采用化学分析法对尾砂进行测定,并开展不同灰砂比和浓度条件下的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尾砂中S含量高达8.82%,Ca SO4的含量达到4.07%,同一浓度同一灰砂比充填体60 d强度与28 d最高强度相比均下降约50%。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质量主要受尾砂中S及其氧化物的影响较大,需降低尾砂中的S及其氧化物,以保证充填体后期强度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矿山充填普遍存在充填料浆离析,导致采场充填体均匀性差和充填体强度降低等问题,目前关于充填料浆离析的研究大都局限在定性描述,尚无定量评价方法,主要原因是还无法准确测定尾砂胶结充填体中水泥的含量。为此,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充填体龄期和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对EDTA滴定法的影响,论证了EDTA滴定法测尾砂胶结充填体水泥含量的有效性,探索出一种新的充填料浆离析和充填体不均性定量评价方法,提出了矿山原位采场充填质量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