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的水利管理需要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发挥水利管理能力,计算机及IT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这也为水利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处理水利事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所以应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重点探讨了水利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水利单位数据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何对这种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是每个水利单位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大数据的产生及应用为水利单位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这种情况,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介绍了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大数据技术在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利行业信息化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本文通过对比水利行业各个时期信息化建设现状,梳理我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在"2+N"的架构体系和"四预"业务建设模式下,对未来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判断,最终为对水利行业信息化未来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自"七五"期间起步,2003年<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出台标志着水利信息化的全面展开,通过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等一系列系统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要实现水利行业的信息化,仍面临认识不足、资金困难、缺乏基础数据库、IT人才匮乏等难点.同时我国水利信息化指数仅为30%,而美、俄、日发达国家在30世纪90年代达到95%以上,差距较大.因此,应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全方位多渠道的融资转变用人机制,吸引IT业人才投入水利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科 《陕西水利》2023,(8):116-117+120
近年来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行业不断改革与升级,水利信息化管理与建设成为大势所趋,大数据技术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基于陕西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陕西水利大数据的具体应用,同时结合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出陕西水利大数据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管理的有机结合,电子政务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领域之一,成为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的突破口。目前我国水利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正确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也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重点。近期,本刊就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问题请水利部信息办专家进行了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水利信息化自"九五"期间启动金水工程建设20年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当今计算机、通信、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数字水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当前,我国中小城市的水利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加大中小城市的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地方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建立起稳定安全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一直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化为水利服务,将信息化有机的融入水利行业成为提升和发展整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实现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的重要课题。而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  相似文献   

9.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应用GIS、GPS、RS和IT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和效益,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项投资少,工期短而又十分有效的非土建工程性的防洪措施,已为全世界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0.
水利信息化是充分应用GIS、GPS、RS和IT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的效能和效益,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同时也可以说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涝干旱灾害、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水利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及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建设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一项投资少,工期短而又十分有效的非土建工程性的防洪措施,已为全世界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增加,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成为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降低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不仅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数学课题,更是一个关系信息化发展全局的现实问题。本文探索了水利信息化建设风险的逻辑解决方案,以期为山东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布局和重点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浩  张建云  蔡阳 《中国水利》2001,(Z1):59-60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起步于70年代末,但水利信息化得到较大发展是在"九五"期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水利信息资源开发、重点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水利信息人才培养等取得了突破,以水利信息网络为枢纽,以水利数据库为基础,以防汛抗旱、水资源利用、水利电子政务等应用为重点的水利信息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3.
陈锋  张敏 《中国水利》2014,(3):54-55
<正>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面对全球信息化革命浪潮,中央审时度势把信息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江苏是全国唯一的水利现代化试点省份,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宣传方式,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高效的宣传保障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是近两年江苏水利宣传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江苏的实践,对水利宣传信息化作一些探讨。一、水利宣传信息化背景"水利宣传信息化"这一命题的提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当今时代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往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方向发展,这其中,水利自动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水利信息化的建设需要人们充分开发与利用各项水利信息资源,从而提高水利建设项目的实用效率。可以说,只有实现了水利信息的自动化采集、自动化传输、自动化存贮以及自动化处理等,才能够有效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聚集能力,使水利工程设施发挥其最大效能。文章主要针对水利自动化与水利信息化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我区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共享不充分、功能单一、独立运行及重复建设等问题,文章基于信号采集、大数据、3S及云计算等技术,研究了县域智慧水利系统建设方案构想,对水利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各应用平台的整合共享具有较大作用,为智慧水利在各盟市及自治区的推广建设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6.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任务。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介绍了塔里木河流域信息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随着流域水利基础数据采集的不断建设完备,流域信息化综合数据库日益得到补充完善,针对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已建信息化系统在数据、通信网络、系统改造、统一平台和业务应用等方面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数据共享,必将更好地支撑塔里木河流域水管、水调业务的开展,全面提升流域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使水利信息技术为塔里木河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7.
柴慧 《陕西水利》2022,(3):195-196,199
人多水少,资源不均.这可以说是我国基础国情的一个明显特征,也关系到未来人们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民生问题.如何解决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做好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新形势下智慧水利建设和未来发展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通过对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问题总结和未来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前景预测,提出水利信息化建设实际的发展目...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获取了海量的水利信息数据,如何有效管理、充分展示和深度发掘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数据和信息,满足水利行业内外应用与共享服务的需求,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各级水利部门和普查机构目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传统数据库的紧耦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开放性差等缺点.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具有松耦合、标准化、开放性、跨平台等优点,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开发领域.本文探讨了基于SOA架构的省级水利普查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框架,利用Web Service及其扩展技术、组件技术和Net技术,初步构建了一个广东省水利普查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平台,为实现水利普查数据的高效管理、充分展示、科学分析和辅助决策打下基础,为省级水利普查机构进一步开发应用水利普查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普查总体方案所确定的普查内容、采集方法、填写规定、录入要求和分析策略,都离不开充分利用当今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水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水利普查成果如何促进水利信息化发展,都是水利普查工作中面,临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的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利的现代化,北京市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大力推进北京水利信息化是北京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全局性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是实现水利行业依法行政、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讲抓住机遇,很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要以标准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电子信息技术、3S技术和水利科技成果,完成水利信息化建设.同时使用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水利这一传统行业,努力提高水利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