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江苏省及南京市合资建设的金陵石化公司5万t/a丙烯腈、3万t/a腈纶化工化纤联合工程将建成投产。该项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由中国石化兰州设计院、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和金陵石化设计院联合设计。丙烯腈装置引进美国石油公司专利技术,采用先进的国产MB86型催化剂,少量关键设备国外引进。腈纶装置引进国外先进的两步法湿法纺丝工艺,主要设备国外引进,其余设备国内配套。主要生产原料丙烯、液氨及电力、蒸汽等均由金陵石化司提供。5万t/a丙烯腈、3万t/a腈纶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江镇海  相似文献   

2.
抚顺石化公司腈纶化工厂计量站通过细化能源计量管理程序、确保计量设施完好等手段,实现了各套装置能源消耗的日清日报,为基层单位的能耗控制、对标管理以及生产管理部门的能源消耗考核提供了准确依据。今年前5个月,这个厂腈纶装置综合能耗比去年同期下降37.6千克标油/吨,创效58.7万元。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发改委近期发布了9项福建省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这9个项目中有7项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下游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23.24亿元的30万t/a苯乙烯装置、20万t/a聚苯乙烯及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总投资9.13亿元的8万t/a苯酐装置、12万t/a增塑剂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总投资15.36亿元的20万t/a聚氯乙烯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  相似文献   

4.
大连石化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操作方案,使聚丙烯装置给电子体加入量明显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今年一季度,该公司7万t/a聚丙烯装置给电子体消耗比去年同期下降11%,一年可节约资金近20万元。  相似文献   

5.
由维峰 《炼油与化工》2004,15(2):22-23,26
通过将高剪切泵成功地应用到腈纶二步法湿纺工艺中,实现了腈纶生产溶解工艺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解决了传统溶解工艺中使用静态混合器所产生的诸多弊端,减少了聚合物溶解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溶解质量,并使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镇海炼化公司上报的80万t/a乙烯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批准。镇海炼化公司乙烯工程主要包括80万t/a乙烯裂解装置、50万t/a乙二醇生产装置、30万t/a聚乙烯生产装置等12套装置,总投资约178亿元左右。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的镇海炼化公司80万t/a乙烯工程项目建议书,  相似文献   

7.
日前,大庆石化公司自主研发的胶液凝聚节能新技术顺利通过验收。据介绍,这项新技术解决了大庆石化顺丁橡胶装置物耗、能耗高和环境污染问题,每a节约生产成本约1400万元,后处理尾气排放减少50%。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蒙华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开工建设200万t/a煤制甲醇生产装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特大型煤制甲醇化工生产基地。国内目前现有的甲醇生产装置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因而甲醇价格一直较高。内蒙古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仅鄂尔多斯市煤炭探明储量就达1244亿t,占国内煤炭总资源的36.5%左右,在当地发展煤制甲醇更具优势。工程建设分2期进行,一期工程为20万t/a煤制甲醇装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a,利税1.3亿元/a。二期工程将于2007年前动工兴建,为180万t/a煤制甲醇及60万t/a甲醇裂解制烯烃装置。  相似文献   

9.
为将大庆石化公司建成中国石油最大的聚烯烃树脂生产基地,2005年大庆石化公司计划完成 19 项工程。其中包括:①完成20万 t/a高压聚乙烯装置的开工投产。②化肥的生产能力由52万 t/a扩大到 80 万 t/a。③腈纶装置扩能改造将实现中交,延迟焦化装置改造将完成材料采购和设计工作。④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85万 t/a,合成树脂产量将达到100万 t/a。针对620万 t原油进厂难度大、化工原料缺口严重及化肥厂扩能后油田气需求量增加等困难,炼油厂抓好原料进厂,保障装置高负荷运行。积极争取俄罗斯原油多进厂,将在适当时机新建 1 套以俄罗斯原油为原料的 5…  相似文献   

10.
提高糠醛精制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茂名石化公司第三套糖醛精制装置的技术改造,不改变原塔体和工艺流程,采用液体凝聚澄清分离器和转盘一填料复合塔,在相同精制深度时,醛油比下降,精制油收率提高,能耗降低,可提高处理能力12%左右。仅采用液体凝聚澄清分离器一项可净增效益约161万元/a,改造资金仅30万元。采用转盘填料复合技术投入资金120万元,净增效益241万元/a。这对炼油厂同类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水射流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流程紧凑、价格适宜、安装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胜利埕东油田得到推广应用。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扩展性强的特点,控制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扩充,不仅实现了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的自动化控制,还实现了全站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分公司通过管线改造,将高压聚乙烯二车间的副产蒸汽用于1-丁烯装置后,使该装置1.0 MPa蒸汽的平均单耗由3.813 t/t(以每吨产品计,下同)降至1.252 t/t,节约操作费用483.05万元/a,从而达到了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1.8 Mt/a ARGG装置于1999年建成投产,主要以大庆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富含丙烯的液化石油气,并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满足清洁汽油生产的需要,2009年该装置进行了MIP-CGP技术改造。介绍了1.8 Mt/a ARGG装置催化剂配方调整和操作条件的优化情况。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22±2℃、剂油比6.2~6.7、催化剂活性61~62是该装置生产丙烯最合适的操作条件。催化剂择形分子筛ZSM-5的质量分数为5%时丙烯产率最高,过低时丙烯产率低,过高时干气、焦炭产率高。在保证液体收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丙烯产率由8.65%提高到9.5%,全年多产丙烯19.7 kt,装置经济效益达到2 878×104RMB$。  相似文献   

14.
随着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装置恢复高负荷运行、增产氢气以满足加氢装置提负荷需要,重整生成油产量增加,同时化工化纤市场低迷,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采用“抽提高负荷、对二甲苯低负荷”运行模式,重整生成油预分馏单元、液液抽提单元等高负荷运行,二甲苯装置歧化单元停运,异构化单元、二甲苯分馏单元和吸附分离单元低负荷运行;优化板块内部抽提装置加工模式,优化甲苯生产流程,停运邻二甲苯塔,优化C8芳烃外甩流程,优化重芳烃塔运行参数。通过综合采取上述措施,有效降低了芳烃联合装置能耗、物耗,实现月度降本增效182万元。  相似文献   

15.
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比普通缔合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分子量和更小的缔合度,因此具有不同的增黏性、黏弹性和微观结构。选择了相对分子量500万的普通缔合聚合物和相对分子量1 900万的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溶液,通过渗流黏度测试装置和安东帕流变仪对其进行了渗流黏度、黏弹性测试。结果表明,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通过自身的高分子量和分子链间相互缔合的协同作用,在多孔介质渗流中能形成更高的渗流黏度,在稳态剪切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威森伯格数;通过冷冻蚀刻扫描电镜对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观测表明,相对于普通缔合聚合物,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溶液链与链间能形成更加紧密的网状结构;驱油实验研究表明,超高分子量缔合聚合物具有比普通缔合聚合物更好的驱油性能。  相似文献   

16.
孤岛油田中一区特高含水期聚合物驱工业试验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利用孤岛油田中-区馆3单元现有的注水井网,采用淡水配制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二级段塞方式注入,历时33个月,共注入聚合物干粉8688t,聚合物溶液500.5万m^3。全区综合含水率最大下降了6.3%,累计增油69万t,提高采收率6.4%,其中中1—16站综合含水率最大下降了12.1%,转后续水驱后,仍保持含水下降趋势。该项目已收回全部投资,取得了工业性试验的成功。采用“增量法”对聚合物驱经济效益进行后评估,当油价为1600元/t时,内部收益率为84.4%,财务净现值为38914万元,经济效益良好。图2表3参8  相似文献   

17.
聚驱后地层残留聚合物性能变化对再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残留聚合物性能变化主要是指分子量和水解度的变化。聚驱后地层大量残留的聚合物是以低分子量高水解度的形态存在的。利用聚合物与絮凝剂作用后的沉降体积评价聚合物性能变化对再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物分子量降低,水解度升高或者两者同时变化,沉降体积均减小,但是仍有很高的保留率。这说明分子量降低和水解度升高的聚合物仍可以再利用,即残留聚合物与絮凝剂作用产生絮凝体封堵大孔道,达到深部调剖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连续重整催化剂更换周期的选择问题,基于中国石化金陵分公司1.0 Mt/a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使用2个生产周期的工业应用数据,从催化剂使用成本、“三剂”及燃料气消耗成本、产品收率等方面,综合分析1个生产周期(4年)和2个生产周期(8年)更换新催化剂方案下装置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个生产周期更换新催化剂的经济效益比2个生产周期更换新催化剂的经济效益高1 987万元/a,同时可减少因腐蚀造成的非计划停工次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净化水厂"三泥"的来源及危害,根据"三泥"回炼原理,利用焦炭塔的高温加热分离"三泥"中轻组分,通过在延迟焦化装置小给水阶段进行"三泥"回炼,回炼时间通常在1 h左右,对给水操作基本无影响。回炼期间,石油焦产品挥发分上升0.84%,灰分上升0.04%,每一生焦周期(24 h)可回炼"三泥"约20 t,每年可回收净化水厂"三泥"约6 kt,节省废弃物处置费用600万元/a,另外增产石油焦300 t/a,增加经济效益24万元/a。同时对"三泥"回炼过程中存在的冷焦水质变、卡钻和设备腐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解决了公司"三废"处理的难题,减轻了环保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