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红四矿井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等情况,结合矿井开拓、首采块段选择和煤层开采顺序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矿井初期开采西一块段下组煤的西一采区8~10煤层,首采8煤层。并从经济、技术、安全等多方面对首采区回风上山、轨道上山、胶带机上山等布置层位进行了多方案地探讨分析并做最终选择,达到了投产早、见效快、投资省的效果,可为类似矿井的首采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采区布置适应煤矿机械化生产,这是当前设计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区边界回风的采区布置方式,供同志们参考.一、布置形式走向长壁采煤的采区布置,一般为采区中央回风方式,新鲜风流从主要运输大巷经轨道上(下)山进入采区,清洗工作面后,泛风回到轨道上山附近的回风上山(或运输上山)排至总回道.风流的路线是“(?)”字形.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矿井正常采区接替及缓解采掘衔接矛盾,需要提前施工准备采区巷道,当准备采区与生产采区的轨道运输与皮带运输系统处于平交(同一平面相交)相互影响时,对如何合理解决两个采区系统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灾后采区的设计改造李健,高崇民,彭景耀,王建强1序言我矿井下现采用斜井盘区式开拓,矿井开采进入70年代以后,一上山、二上山、二下山三个采区已采完,在1987年一下山和三下山采区交替生产时,三下山采区因小煤窑越界开采,小窑着火,火区扩张到我矿三下山采区...  相似文献   

5.
针对芦岭煤矿Ⅲ4采区8#、9#和10#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结合现有矿井开拓系统及Ⅲ2、Ⅱ88采区巷道布置情况,按照采区巷道布置设计原则,提出3种采区巷道布置方案。方案一利用-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新掘Ⅲ4采区上部车场,上山布置于F10断层东侧;方案二利用Ⅱ88采区下部车场及-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布置Ⅲ4采区上部车场;方案三延长-900 m大巷至采区下部车场,从-590西皮大巷和-590轨道大巷中部新掘3条采区上山,并掘Ⅲ4采区石门总回风巷至Ⅱ88采区轨道巷,采区西翼布置区段平巷至井田西边界,东翼区段平巷布置至Ⅲ2采区边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方案三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营费用低,经济效益最大,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施工难度较低,开拓系统较为简单,投产工期最小的特点,最终决定采用方案三作为Ⅲ4采区巷道布置方案,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我矿位于安徽省淮北闸河煤田北部,用斜井开拓,年产30万吨.可采煤层有五层,属倾斜和急倾斜煤层。一、二采区的轨道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距5煤层的法线距离为12~15米,上山倾角30°。采区中部车  相似文献   

7.
任楼煤矿Ⅱ8210综采面与其下方的三条上山距离较小(最小法线距离仅为7.89m).运用传统的支护加固技术,三条上山将很难维护.根据采区上山与工作面的位置关系及矿压显现规律,运用高强锚索、锚杆、W钢带、锚网等联合支护技术对采区上山提前进行补强支护,巷道变形量受到了较好的控制,并顺利实现了Ⅱ8210综采面近距离跨上山回采.  相似文献   

8.
刘成明 《煤》2011,20(6):81+92
通过对祁南煤矿82采区主体上山巷道破坏机理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优化84采区主体上山巷道层位布置和支护方式的方案,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支护状况明显好转。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矿井进行合理的巷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介钱家营矿地质和生产情况;针对村庄压煤问题,对原采区设计进行了改进,使新采区提前2年投入生产,保证了矿井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百子煤矿1512采区轨道上山布置及巷道断面实际情况,简要介绍适合该矿井的架空乘人装置和异型轨卡轨斜井运人系统,通过对采区上山运人系统技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及异型轨卡轨斜井运人系统优缺点对比及技术经济分析,得出采用架空乘人装置可节省设备投资、降低后期运行及维护成本和避免施工工期延误。  相似文献   

11.
利民矿是一个年产60万吨的矿井,现有三个采区,其中三采区为上山采区,设计能力19万吨。投产时在坡度22°、斜长409米的上山铺设5台20型溜子。由于煤遇水变成泥,水又是酸性的,溜子磨损和腐蚀较为严重,投产后不到10个月,5台溜子都处于瘫痪状态。为了保证采区正常生产,决定改用上链式铸石溜子。考虑到第4台溜子服务时间短,暂用双电机拖动的40型溜子,上山总  相似文献   

12.
由于单采区大巷轨道运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离散事件和连续事件相结合的混合动态系统,因此,根据矿井轨道运输过程的混杂性,应用排队网络法和混合Petri网建模技术对单采区轨道运输过程进行建模与分析。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单采区矿井轨道运煤系统的静态属性与动态行为,为矿井轨道运煤系统的优化调度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巨龙公司龙固矿井采区内推广应用胶轮车和单轨吊运输,取消轨道绞车提升,实现辅助运输无轨化,彻底解决了传统的绞车提升运输带来的不安全隐患,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根据急倾斜矿井深部采区的一系列新的特点 ,采用折返式上山系统 ,重新选择上山眼煤层 ,改革上山眼内部支护方式 ,提高阶段垂高 ,降低万吨掘进率 ,缩短采区准备时间 ,大大提高了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采区回风上山是矿井建设的主矛盾线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通过创新实施后部排矸连续化、辅助运输便捷化等8项管理措施,克服了大断面、大倾角下山施工的诸多不利因素,提前120d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为提前3个月实现主、副、风井贯通明风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宋成义 《现代矿业》2018,34(2):49-52
由于矿井开采深度逐年增加,井下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各生产系统环节逐渐增多,进而导致采掘失衡。对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进行优化,有助于减少采区准备阶段岩巷工程量,尽快形成采区生产系统。以河南省陈四楼煤矿北翼二十采区准备巷道为例,在确保采区各生产系统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优化了采区准备巷道布置方案,通过对胶带集中巷与轨道集中巷采用“机轨合一”的布置方式,将巷道断面设计成直墙半圆拱型式,并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工艺对巷道围岩进行稳定性控制,实现了连续化集中生产,既能满足采区运输系统的需要,又能节省采区准备巷道工程量、降低前期成本投入、缩短采区准备工期并提前满足采区工作面的回采条件,从而达到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加强采区设计管理 提高采区设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部直属局矿现有生产采区近200个,担负着7500多万吨煤炭生产任务.随着采掘机械化和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加之采区巷道的改革,使采区生产能力逐年有所增加,如部直属七大矿务局,采区平均年产量1965年为11.68万吨,1970年为20.11万吨,1975年为27.9万吨,1981年为33.81万吨.但是当前在采区设计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区设计是指导矿井生产的科学依据,加强采区设计人员的组织领导,做好生产矿井采区设  相似文献   

18.
新兴煤矿通过在五采区和西六采区F8~F26断层之间利用断层划界,设计集中运输上山、煤仓、矸石仓、联络石门,形成一套运输、排矸、供电、沿空留尾排巷排瓦斯系统,解决远距离供电问题,减少通风阻力,极大地提高了掘进效率,使矿井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五远煤矿六采区原辅助运输系统事故率高、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以该矿六采区运输上山辅助运输设备选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辅助运输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和人员运送架空乘人设备的选型设计。设备运行结果表明,现场应用中无极绳连续牵引绞车和架空乘人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满足了六采区的辅助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0.
马廷才 《煤炭技术》2006,25(4):54-55
采区进入收作阶段,最后块段与上山煤柱回收的优化设计、合理开采尤为重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石台煤矿四采区的3422N工作面与上山煤柱(3422中)联合布置优化设计,连续生产,使采区收作时间提前6M以上,经济效益明显;对类似条件下的回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