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贾金焕 《河北化工》2012,(10):38-41
确定头孢尼西钠有关物质中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出峰位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有关物质检测,配制不同浓度7-ACA对照品溶液进行保留时间确认。在较低浓度下,7-ACA峰与其中一杂质峰能明显分开。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头孢尼西钠有关物质中是否存在7-ACA杂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测定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法,并进行验证,同时对半夏不同提取工艺的尿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应用UPLC法测定尿苷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中尿苷的含量,并对方法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传统水提醇沉工艺及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结果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在0.411 620.58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用建立的方法连续进样6次,检测对照品溶液中尿苷含量,RSD=0.32%;室温下放置8 h,检测对照品中尿苷含量,RSD=0.23%;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液取6份进样,检测的尿苷平均含量为0.016%,RSD=0.65%;9份隔膜压滤工艺半夏提取液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5%,RSD=1.06%。隔膜压滤工艺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数目多于传统水提醇沉工艺,核苷类成分的含量也明显高于水提醇沉工艺;隔膜压滤工艺中尿苷含量为传统水提醇沉工艺的13倍。结论建立了检测半夏提取物中尿苷含量的UPLC法,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准确性好,为科学有效控制半夏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吡嗪酰胺片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Ultimate Polar-RP,4.6*150 mm,5μm;柱温30℃,检测波长为268 nm;流动相:p H 3.0缓冲盐溶液-乙腈-四氢呋喃=1000∶10∶1,用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结果:吡嗪酰胺与杂质A与杂质B分离度均大于1.5,呈良好线性关系,杂质A回收率为100.5%~102.0%,杂质B回收率101.3%~103.1%,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良好,在酸、碱、氧化、光、热和湿等条件下的各强制降解实验中,空白样品在主峰及各杂质保留时间处没有显著干扰,稳定性好。结论:该方法灵敏,专属性好,稳定可控,可用于吡嗪酰胺片有关物质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双氯芬酸钾软胶囊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有关物质的检测,以控制产品质量。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80∶20∶0.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采用杂质峰面积对照法对双氯芬酸钾软胶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系统适用性实验中,理论塔板数按双氯芬酸钾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杂质A峰与双氯芬酸钾峰之间分离度至少为6.5。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2%);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0.5%)。此方法专属性强,耐用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质量控制。本品有关物质检测结果符合双氯芬酸钾标准中有关物质的限度要求,且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按外标法测定顺铂注射液中顺铂的含量以及反铂、三氯氨铂杂质的含量。其中,含量测定采用100%顺铂对照品溶液,有关物质采用2%顺铂对照品溶液。结果表明:本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顺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HPLC法对华蟾素注射液中蟾毒灵、华蟾毒精及酯蟾毒配基进行限量检测。方法 Sunfire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柱温30℃,检测波长296nm。结果 9批样品在与蟾毒灵、华蟾毒精及酯蟾毒配基对照品色谱峰相同的保留时间处,未出现色谱峰。结论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华蟾素注射液限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超纯水(体积比1∶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准确性、精密性验证。用验证后的方法检测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的苯酚残留量。结果供试品溶液中加入60μg/ml的苯酚对照品溶液和间甲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39 3%;在1~60μg/ml范围内,苯酚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69 19 X+1.082 34 e-1,r=0.999 96;按照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5%和97.03%,RSD分别为0.025%和0.796%;供试品溶液5次检测结果的RSD为1.485 9%。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的苯酚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890μg/ml的要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快速、简便,且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苯酚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Novo-Pak C-18色谱柱(3.9 mm×150 mm,4μ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1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对该方法的适用性、专属性、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准确性进行验证,并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及定量限。用建立的方法检测6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苯酚含量,并与溴量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苯酚浓度在0.031 25~0.500 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定量限为0.31μg/ml;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峰与苯酚对照品溶液的主峰保留时间均约在4.5 min;苯酚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9%,保留时间的RSD为0.02%;6份同1批供试品溶液中苯酚含量的均值为2.42 mg/ml,RSD为0.48%;同1份供试品溶液室温下放置,0~24 h测定12次,保留时间均值为4.485,RSD为0.53%,峰面积平均值为1 037 336,RSD为0.29%;9份加标供试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63%,RSD为1.18%。6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苯酚含量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建立的HPLC法操作简便,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重现性、稳定性好,可对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中的苯酚进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9.
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提取其发酵产物,然后以紫杉醇和巴卡亭Ⅲ为标准品,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检测,筛选产紫杉醇或产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内生真菌。结果筛选出一株产巴卡亭Ⅲ的内生真菌12.4.1,其发酵产物与巴卡亭Ⅲ对照品有相近的TLC迁移斑点,且HPLC中,在巴卡亭Ⅲ对照品色谱峰相近保留时间处有吸收峰;显微鉴别表明菌株12.4.1属于曲霉菌。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化工》2018,(12):63-64
建立了HPLC法测定巯嘌呤口服混悬液中的有关物质,以加校正因子的自身对照法定量。采用Uitimate Phenyl-Ether色谱柱,以0.04%甲酸∶甲醇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60 nm。计算有关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RCF),以此计算有关物质含量,并与对照品法测定结果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主成分巯嘌呤与相邻杂质,以及各杂质之间均分离良好,RCF法与对照品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已知杂质2、3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56和4.33,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16和0.23,2和3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和95.3%,RSD为3.2%和2.9%。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巯嘌呤口服混悬液中有关物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验证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XBridge Amide(4. 6 mm×150 cm,3. 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75∶25∶0. 1)的混合液,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40℃,示差检测器温度为40℃,进样量为50μL。同时验证该方法的系统适用性、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稳定性、准确度及定量限。采用该方法对3个厂家生产的30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乳糖对照品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为8 123,与其他色谱峰的分离度> 1. 5;乳糖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图谱于相应保留时间处可见乳糖峰,阴性对照溶液未见该色谱峰;乳糖浓度在0. 050 03~0. 650 4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 484 3×10^5X-7. 378 4×10^2,R^2=0. 999 97。批号为Y201409089-1、Y201501002和201410050的3批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6次结果的RSD分别为0. 71%、1. 01%和1. 69%;分别于12个时间点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0. 25%、0. 38%和0. 58%;乳糖回收率分别为101. 67%、101. 93%、99. 43%,RSD分别为1. 37%、1. 20%、1. 37%。乳糖定量限为0. 4μg。30批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含量为8. 29~11. 05 mg/mL。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及准确度,可作为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乳糖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化工设计通讯》2019,(11):208-209
采用色谱柱Agilent HC-C18 (2)(250*4.6mm,5um),在0.01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与乙腈(58:4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uL条件下,测定布洛芬泡腾片的有关物质,空白辅料峰不干扰主成分峰及各已知杂质峰的检出,本品经酸、碱、氧化、高温和光照破坏后,主成分峰与各杂质峰分离度良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头孢地嗪水溶液降解杂质成分。头孢地嗪水溶液经加热、酸碱及氧化破坏后,采用UPLC-MSE方法检测标准品及降解水溶液中杂质。依据保留时间、一级质谱母离子峰、二级质谱特征碎片分析确定头孢地嗪水解产物为反式异构体、Δ3异构体或其他降解杂质,加热、酸碱和氧化均会使杂质含量增加。头孢地嗪对热、酸、碱及氧均不稳定,样品应于暗晾干燥处密封保存,且注射溶液配制后应尽快使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5’-脱氧-5-氟尿苷制备过程中的尿嘧啶和尿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在Spherisorb C_(18)(150mm×4.6mm)不锈钢柱上,以乙腈—pH4.5,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2:98)为流动相,尿嘧啶、尿苷和酶催化反应液中其它组分间均能完全分离。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尿嘧啶和尿苷的回收率达99.10%~100.4%,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确定改善睡眠胶囊主要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以五味子醇甲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确立提取工艺;研究处方中五味子的定性鉴别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加水4倍量,提取2次;供试品薄层色谱中,在与五味子对照药材和五味子醇甲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供试品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在与五味子醇甲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色谱峰保留时间基本一致。该制备工艺合理、简便,建立的质量标准能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作为改善睡眠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水、4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五种提取溶剂对银杏叶药材中总黄酮醇苷、萜类内脂及总银杏酸含量的影响,为银杏叶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HPLC条件:总黄酮醇苷检测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萜类内脂检测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2.8L/min;总银杏酸检测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甲醇-1%冰醋酸溶液(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分别在0.0576~0.576μg、0.05672~0.5672μg、0.04128~0.412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白果内酯分别在2.442~20.35μg、2.109~17.575μg、1.803~15.025μg、1.992~16.60μg范围内,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白果新酸在0.2008~2.008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水、40%乙醇、50%乙醇、60%乙醇、70%乙醇回流提取制备的供试品溶液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分别为2.06,2.85,3.20,3.50,2.97 mg/20m L;萜类内脂的含量分别为0,1.04,1.25,1.57,2.08 mg/20m L;总银杏酸的含量分别为0,7.95,10.20,11.61,12.13 mg/20m L。结论:不同提取溶剂制备的供试品溶液中三种成分的含量差别很大,民间以泡茶的方式服用银杏叶是合理的,切不可泡酒服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苷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苷对Huh7.5.1细胞的抑制作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苷、利巴韦林和干扰素(IFN)的抗HCV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黄芪苷、利巴韦林、IFN作用的Huh7.5.1细胞中HCV NS5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黄芪苷对Huh7.5.1细胞的抑制率不同,并呈剂量依赖性。在最佳细胞密度1×10~4个/孔、最适MOI为1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利巴韦林对细胞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IFN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其抗病毒滴度为7×10~(1.77) PFU/ml;黄芪苷的细胞毒性较小,其抗病毒滴度为7×10~(3.67) PFU/ml。黄芪苷能降低NS5A蛋白的表达,且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黄芪苷具有抗HCV的能力,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S5A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以(E)-3-(4-氨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烯腈为起始物料,通过在氨基氮原子上引入三氟乙酰基等吸电子基团,可以合成较多的盐酸利匹韦林顺式异构体Z(约占50%)和杂质X(约占5%),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等确证,并通过HPLC检测其纯度均达到98%以上,杂质X可以作为盐酸利匹韦林杂质对照品,为盐酸利匹韦林的质量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制备头孢唑肟钠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并应用于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系统适用性检查。方法:采用控速强制降解试验,获得目标混合降解杂质;选择适宜参数范围的色谱柱分析混合杂质对照物,选择保留时间合适且所有杂质都得到有效分离的色谱图作为标准谱图;采用柱切换LC-MS方法结合头孢唑肟钠降解规律鉴定各杂质结构。结果: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中共检出7个杂质,各杂质可在6根色谱柱中有效分离。结论:头孢唑肟钠混合降解杂质对照物的研究与应用是评价色谱系统的分离能力的有效手段,便于快速分析杂质来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已知配方硫化胶进行分析,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检测硫化胶中促进剂NS的试验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确定硫化胶中促进剂NS的特征物质及其化学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在液相色谱中可以将保留时间为15 min处的吸收峰作为硫化胶中是否存在促进剂NS的判断依据,并确定促进剂NS在硫化胶中的特征物质为N-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