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利水电工程中坝基开挖造成的岩体卸荷松弛是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查明岩体卸荷松弛的时间规律和空间特征,为加固工程设计方案提供数据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在某高拱坝坝基开挖过程中利用声波测井技术对建基面岩体进行大面积长期观测,对声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场卸荷松弛现象,总结出岩体开挖所引起的岩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卸荷效应及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岩体的卸荷松弛主要发生在开挖后的前8个月,10~12个月后基本结束;卸荷松弛的速率先快后慢;原岩的岩体结构越完整,卸荷效应越低,反之则越高;松弛带厚度与坡比之间存在一个最优坡比值;岩体的卸荷松弛是由浅入深渐进发展的,浅层岩体卸荷松弛程度明显高于深部岩体,且持续时间更长;结构面和软弱夹层是卸荷松弛的重要部位,影响大型岩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工程物探以其快速、便捷、对结构无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坝基岩体质量检测方面。大岗山、锦屏一级水电站等高拱坝坝基岩体质量采用声波及钻孔全景图像等物探测试技术与方法,在开挖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对坝基岩体岩体的松弛发展情况进行长期观测。通过对坝基岩体在长期观测期间波速的衰减率、钻孔全景图像裂隙的开度比及数量比分析,总结坝基岩体松弛的空间及时间效应,为设计过程中的固结灌浆深度验收标准等关键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坝基开挖及库水渗透作用严重影响重力坝的长期安全运行.以某重力坝坝基开挖卸荷岩体为对象,进行开挖卸荷作用及孔压渗透影响下的室内力学试验,开展了确定同组试样所能承受最大围压的预加载分析,得到了孔压渗透影响下不同卸荷速率条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分级卸荷应力-体积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卸荷阶段,应力-应变曲线斜率随着卸荷速率增...  相似文献   

4.
钻孔弹模法评价小湾水电站坝基岩体卸荷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拱坝建基面进行了5个钻孔的基 岩钻孔弹模测试,以评价开挖爆破对岩体的松弛效应与卸荷深度。扼要介绍了钻孔弹模测试 原理及测试结果,估计了卸荷松弛深度, 并与单孔声波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左岸开挖卸荷对3号机组坝段坝基岩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理论 ,研究了开挖卸荷对三峡工程 3号机组坝段坝基—边坡组合体整体位移的影响 ,对坝基节理裂隙岩体的劣化作用 ,同时研究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 ,边坡整体位移量值同实测结果较吻合。文中提出的加固措施效果明显 ,但开挖卸荷对节理裂隙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理论,研究了开挖卸荷对三峡工程3号机组坝段坝基—边坡组合体整体位移的影响,对坝基节理裂隙岩体的劣化作用,同时研究了加固效果。结果表明,边坡整体位移量值同实测结果较吻合。文中提出的加固措施效果明显,但开挖卸荷对节理裂隙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岗山水电站坝基岩体表层低波速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毅  汤子坚  张春安 《人民长江》2014,45(22):37-39
采用声波测试方法对大岗山水电站坝基岩体开挖完成后的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因坝基岩体受开挖爆破、卸荷松弛及地质构造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岩体表层会出现不同深度的低波速带。通过对其表层低波速深度与爆破松弛深度以及表层低波速带深度等值线与地质构造的对比,分析了坝基岩体表层低波速带产生的原因及表层低波速带局部深度异常原因。  相似文献   

8.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基础地质条件复杂,尤其以左岸f5断层为代表的软弱岩体,断层规模大、岩体性状差,是影响拱坝渗流稳定、抗滑稳定和变形稳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因而f5断层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能否长期安全运营。为此,对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左岸坝基范围内的f5断层处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介绍了开挖置换、预应力锚固、高压固结灌浆、水泥-化学复合灌浆及高压水对穿冲洗回填砼等处理措施,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监测成果表明,以上综合加固处理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小湾高拱坝坝基浅层松弛区超载屈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小湾高拱坝坝基浅层松弛区的弹塑性分析,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揭示超载过程中坝基屈服发展规律,并采用坝基整体超载安全系数等方法评价大坝局部安全性、整体安全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小湾坝基浅层松弛区发生屈服尚属于局部问题,坝基整体超载安全度仍可达3~3.5。  相似文献   

10.
米德才  陆民安 《水力发电》2006,32(12):43-45,92
坝基开挖受卸荷和爆破影响,建基面岩体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百色大坝坝基为辉绿岩体,隐微裂隙发育,开挖后出现表部0.5~1.6m(局部2~5m厚)厚的低波速松弛、破碎岩体,通过复核发现,在采取有盖重固结灌浆、缩短第一灌浆段长度、增大灌浆压力等措施后,松弛层固结效果明显,纵波速度恢复到接近受损前的程度,岩体的整体性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拉西瓦水电站两岸坝基边坡最大开挖坡高达220 m,其稳定问题是本工程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赤平投影法对两岸坝基边坡可能存在的楔形体滑动进行稳定分析,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可能滑动的楔形体进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坝基边坡采用锚索、锚筋桩、锚杆及挂网喷锚等加固措施,从而达到了稳定边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坝建基面开挖卸荷松弛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高坝建基面开挖卸荷松弛的问题,归纳了开挖卸荷松弛的典型特征及其分带标准并初步分析了其机理。采用三维弹粘塑性有限元法对锦屏一级拱坝建基面开挖卸荷松弛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出了可能发生松弛的区域及松弛程度。对高坝建基面的合理选择及其施工方式提出了量化指标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郡鹏  王进攻  鞠保俊 《红水河》2014,(2):50-53,81
卸荷松弛是岩体开挖工程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开挖过程中岩体初始地应力得到释放发生回弹变形,在临空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卸荷松动圈。松动圈内岩体的材料力学参数降低,对建筑物的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声波等手段,研究岩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地下厂房系统开挖后围岩卸荷松动圈范围,对全面了解工程结构稳定性、选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坝基加固后锦屏一级高拱坝应力变形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屏一级高拱坝坝址地质条件复杂,其基础加固处理工程巨大,主要包括:左岸混凝土垫座置换、左岸传力硐、左岸f5、f8、煌斑岩脉混凝土网格置换,右岸f13、f14断层混凝土网格置换.文中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坝基加固后锦屏一级水电站坝体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变形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给出了坝体蓄水期的应力位移分布及超载、降强对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期坝体总体变形规律比加固前明显改善,坝踵拉应力减小.加固后坝体与坝基安全储备能力提高,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金安桥水电站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远  高键  王昆  李开德 《水力发电》2006,32(11):28-30
金水桥水电站坝基裂面绿泥石化岩体在原位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性状,总体为Ⅲ类岩体,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但在开挖中该岩体极易受扰动、松驰,为保证大坝安全在开挖时应禁止大药量爆破,并尽量减少开挖后的暴露时间;对建基面以下松驰岩体进行固结灌浆。  相似文献   

16.
基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力学参数变化理论,建立卸荷岩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体进行三维卸荷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在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的弹性模量、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随开挖卸荷量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是从初始值一直减小到零,而是随岩体的裂隙、结构面张开扩展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一定的量级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17.
仁宗海水电站堆石坝坝基加固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宗海水电站坝基第7层灰色淤泥质壤土,呈可塑-软塑状,力学性质较差,承载力和变形模量低,不能满足基础承载、变形和坝坡稳定要求:地震烈度7度时为地震液化土。设计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处理。试桩试验满足设计要求,为后期方案设计、施工提供了有效、可靠的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河口水电站推荐坝址基岩的变形特性和坝基抗滑稳定,在现场进行了岩体变形试验和混凝土与基岩及基岩本身的抗剪强度试验。基岩变形特性主要受到岩体内各结构面的影响,变形(弹性)模量值随厚层灰岩、薄层灰岩和断层破碎带的顺序递减。灰岩本身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混凝土与灰岩的抗剪强度主要受混凝土与灰岩的胶结强度控制。因此,在坝基岩体不存在深层控制滑移面的情况下,混凝土与灰岩的接触面是主要的抗滑稳定控制面,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锦屏一级高拱坝针对复杂地基的系统加固处理方案,并结合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和超载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分析了高拱坝的坝基变形、基础的破坏特征、点安全度及整体稳定性;考虑坝基岩体高应力和高渗压作用下,试验研究了软弱结构面可能的降强幅度,并通过综合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揭示了大坝与基础破坏的另一种模式。综合三维数值计算和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成果,依据评判准则,锦屏一级高拱坝整体稳定安全度较高,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锦屏二级水电站裂隙岩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阮怀宁 《水力发电》2008,34(1):25-28
如何准确地了解和预测隧洞周围裂隙岩体的渗流-应力耦合行为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高压引水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意义.锦屏山裂隙岩体的渗透系数的空间非均质分布利用随机连续模型生成.通过顺序指示模拟方法生成的随机连续场随后被导入有限元程序进行两场耦合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机连续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锦屏二级水电站隧洞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最大入渗率.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使得隧道开挖后围岩应力有明显的非连续性,对裂隙介质的耦合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雨季降雨对隧道支护系统有着重要影响.补给水将引起外水压力短时升高,衬砌上的负荷增加,其弯矩增加了近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