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就目前全国商品房空置达8000万平方米这一现状,分析了阻碍房地产业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了解决商品房空置的对策:实行住房分配货币比,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严格执行政策、法规,降低房价,全方位推行房地产营销策略。最后,本文展望了全国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象朱熔基总理指出的那样,成为真正的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由于房地产市场建设规模过大,投放市场相对集中,从1995年上半年开始,北京房地产市场商品房滞销的问题日益突出,空置积压面积不断增加。1996年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170余万平方米,空置率达34%,比上年继续增长。在全部空置商品房,住宅面积占87.6%。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北京商品房  相似文献   

3.
住房仍然是广西居民的消费“大头”。广西建设部门透露,2004年广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再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稳健、理性,并呈现了商品房销售持续旺盛房价上扬、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经济适用房投资减少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市场     
《上海住宅》2006,(5):35-36
全国空置商品房逾1.2亿平方米;“五一”假日楼市促销招数不凡;房价上升太快,并不是行业发展之福;房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城市竞争力的发挥;浦东世博动迁“速战”告捷。 五六片老街区世博会前完成改造;越来越多的买房者成为“房奴”。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我国商品房价格现状与居民收支状况,进行城市住房价格的国际比较, 出我国商品房价格与居民收入之比过高、使居民无足够的购买力。分析我国商品房价格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房价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李晨 《城市开发》2003,(5):48-50
近年来随着北京住宅市场的逐渐升温,对北京住宅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是否存在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以及是否即将出现房地产“冬天”等问题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回顾20年的住房改革风雨历程,始终贯穿一个基本矛盾,即广大居民住宅需求和个人购买力不足的矛盾。长期以来,对于我国住宅市场的走向问题也始终存在担心和争论。产生不同意见的焦点在于大城市的房价是否过高,脱离了居民购买力的实际。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户均可支配收入为3.4万元,而商品房平均售价为4700元/平方米,加上各种税费,一套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住宅总房价为40~50万元,房…  相似文献   

7.
一、长期以来政府遏制房价的政策为什么收效甚微? 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几乎每年都将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为房地产降温,但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全国商品房的平均价格在7年间从2003年的2359元上升到2010年的5034元,增长了1.13倍,平均每年增长11.5%,一线城市的房价增幅更高,使商品房价格与普通群众的购买力相差越来越大,老百姓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房地产市场逐步变为投资和投机者的乐园,原本是为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的房地产行业,变成了炒房者赚钱逐利的赌场,这不仅扭曲了房地产行业的社会属性,也增加了国民经济的风险.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后的房地产崩溃和美国的次贷危机,都已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
近几年我国房价上涨态势明显,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形成了严重的偏离。通过住房与物价的对比,分析居民及非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企业与银行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提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标本兼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怎样全面地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不少人士著文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7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著文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这些分析意见的根据是:这些年我国房地产每年投资增幅过大,空置商品房不断增加,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企业利润过高.  相似文献   

10.
一、空置房 研究房地产市场的“饱和度”问题,先要从空置商品房说起。 空置商品房可以分为正常空置和非正常空置两种情况: 1.正常空置 为了调节商品房开发的丰歉、抑制房地产价格的不正常上涨、为商品房消费者提供选择余地,以及应对“或有需求(可能会产生的需求)” 等等,市场上需要有一定量的空置房。 2. 非正常空置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行业外部原因:(1)宏观经济的变  相似文献   

11.
前一时期权威机构曾公布一项我国房地产调查统计资料;到1995年6月30日,全国已竣工尚未售出的空置商品房面积达4232万平方米。最近,我国房地产管理部门权威人士称,目前全国仍有逾4000多万平方米商品房空置。空置现象并无好转。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发》2005,(6):59-61
现实:宏观调控下,开发企业成了矛盾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呈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在房地产市场总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局部地区也出现了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投资性需求比例偏高、房价上涨过快等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经过去年以来的这一轮宏观调控,各大城市房价涨幅有所减缓,但房价和普通居民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所以“房价”又成为今年两会代表的热点话题。 事实上,房价无辜。它之所以成为焦点,一是“平均房价”这个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商品房市场真相的数字一直在作祟,给人们以错觉;二是住房供应结构不当,尤其中低档房供不应求,地方政府行政调节市场结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房价代人受过。  相似文献   

14.
从新近获得的信息看,1996年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继续增大,但与此同时,低价位住宅由于符合市场需求,销售较好。 据统计,1996年1至10月,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积为32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254万平方米,占77.6%,浦东地区空置面积为108万平方米,占33%。1995年,上海全年空置面积为413万平方米,据有关专家估计,1996年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空置率的上升并没有使上海房价下跌,相反,1996年上海房地产价格依然有上升趋势。1996年前10个月,商品房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3027元,比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几年,不少人士著文或发表意见分析房地产形势。2001年底有人指出,我国当年的房地产已经与1993年一样“过热”,并预计2002年就要出现房地产的“冬天”。2002年至2003年7月,又有许多人分析房地产泡沫和风险,认为问题严重。有人著文认定,我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到了泡沫经济的“悬崖”边沿。这些分析意见的根据是:这些年我国房地产每年投资增幅过大,空置商品房不断增加,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企业利润过高。因此,我国的房地产已经发展过热。  相似文献   

16.
《城市开发》1999,(8):12-13
一、全国商品房空置的基本情况根据建设部1998年房地产开发初步统计情况显示,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商品房空置8000多万平方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占全部空置量的50%左右。1998年全国商品房空置量比1997年有所增长,增加量比较大的是广东、上海、湖...  相似文献   

17.
世界银行对许多国家推行居民住宅商品化的情况综合考察后,认为住房价格与一般家庭收入之比应在3:1至6:1之间,才有可能推行住房商品化,而我国目前却在15:1左右,即使完全剥除税费因素,该比例仍达10:1左右。这显然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房价过高的问题,商品住宅还只是一种奢侈品。要消化过量空置商品房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住宅建设发展迅速,极大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但城市住房依然严重短缺,无房户与住房困难户大量存在,构成了房地产市场巨大的住房需求。 在城市仍然大量缺房的同时却出现了商品房严重滞销的现象。1995年底商品房累计空置面积5031万m~2,1996年上升到6624万m~2,1997年底则达到7083万m~2,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约占76%左右。对这种有人无房住,有房无人住,生活中求大于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怪圈,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9.
利用指标指示法,从房价上升幅度与GDP增幅之比、房价收入比、房地产投资增幅与GDP增幅之比、商品房空置率、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等指标入手,对大连市房地产市场泡沫存在与否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大连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投资过热、商品房空置积压等现象,存在一定的泡沫威胁,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央政府实施限购等严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调控的短期目标基本实现,投资、投机性需求在限购城市已基本被挤出市场,全国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不仅房价合理回归、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期调控目标任重道远,而且2013年房价仍有较大上涨压力。房地产蓝皮书专家对2013年房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