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区域自动气象站为监测对象,设计开发基于GSMMODEM短信猫应用程序、并用borlandC++语言进行编写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资料传输,可对其故障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报警。本系统采用GSMMODEM短信猫发送报警信息到手机终端,不受有线网络环境制约。  相似文献   

2.
基于SMS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设计了基于GSMSMS-MODEN和E-mail发送2种方式而实现的雷达运行状态监控报警SMS服务平台。文章对SMS的编码方式、AT指令和E-mail发送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利用Visual C#语言给出了雷达运行状态监控的实现和应用2种方法实现短信发送的流程及相关算法代码。系统采用线程控制机制,对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的各种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及监控,当出现报警时系统会立即产生声音提示并向值班人员发送短信。  相似文献   

3.
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和短信模块JB35G为核心,配合各种检测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等,实现了远程监控家居的目标.对住宅的火情、有害气体泄露、盗窃、及漏水等通过GSM短信及拨打电话的方式报警,也可对家电进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由西门子公司推出的GSM模块MC35i的主要结构和基本性能,并介绍了利用该模块设计的短信报警终端。该终端将监控系统收集到的设备故障信息和报警信息及时发送给用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文章从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入手,详细介绍了无线报警终端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其上位机与下位机软件的实现,以及如何在Vis-ualBasic环境下利用Winsock控件与终端进行通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系统、GPS/MAT探测系统等大型系统设备运行保障中的监控报警阈值设计,结合业务实际制订科学的报警机制,通过短信发布平台实现自动手机短信报警,以使故障报警信息能及时得以发现并处理。  相似文献   

6.
以Arduino UNO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基于SIM800A短信模块与乐联网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控制单元、传感器网络模块、室内"四防"模块、短信语音报警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组成。根据设计要求建立了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的原型系统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监控系统能够稳定实现各项功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楼宇智能化中消防监控系统的硬件电路的组成,它主要包括火灾探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报警处理的相关电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气象信息网络运行监控中缺乏通用的报警系统问题,通过深入研究GSM移动通讯系统的AT指令、GSM短消息格式、PDU编码方法,使用C#语言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数据库和短信猫的通用气象网络报警系统。系统运行稳定,使用方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国内外智能楼宇现状及不足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ZigBee技术的楼宇安防系统。给出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主要硬件及软件的设计。该系统以嵌入式操作系统为核心,采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信号传输,GPRS通信技术实现系统远程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报警迅速、误报率低。将该系统应用于智能楼宇中,能够提高智能楼宇的自动化水平,有助于智能楼宇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家环境安全问题.如果家中发生火灾或非法入侵,将给家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本课题设计一个能够实时监控火灾和非法入侵的智能家居安全警报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系统设计两个部分.硬件系统包括STC89C52控制电路、HC-SR501人体感应电路、烟雾报警电路、温度报警电路、GSM等部分;软件系统设计主要实现了实时显示温度值和烟雾浓度值功能,非法入侵的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功能,温度异常和烟雾浓度异常的声光报警和短信报警功能.本系统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感应灵敏,还可以进行远程短信报警,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缆被偷盗的严重情况,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网络的电缆防盗报警系统。根据巴特沃斯快速设计方法,进行高通滤波器参数计算及仿真分析,使用对脉冲计数方式,完成了监控电路软硬件设计,与上位机相连运行模块测试软件,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报警系统可以监测管理区域内电缆线路的运行情况,当电缆出现断路时,系统将及时把被盗窃电缆的信息传给监控中心,同时通过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无线网络把该信息以短信息形式转发到管理人员的手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GSM的远程液位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波  张钢 《仪表技术》2011,(4):36-37,70
介绍一种基于GSM短信息的远程液位监控报警系统。利用TC35通信模块的短信息功能实现远程单片机与监控中心之间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双向通信。该系统以GSM网络为平台,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实现了对远程液位监控和报警。  相似文献   

13.
针对德清电网低压配电设备故障抢修压力重、抢修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低压配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及运行监控系统的设计。首先,低压配电监控设备通过有关传感器获取配电柜进出电缆线表面温度、电缆沟水位等数据,并由短信终端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然后利用短信终端内置设备参数设置进行数据运算、对比和分析,最终诊断出了低压配电设备故障预(告)警信息,该信息经GSM和GPRS无线网络双通道同步传送,实现了低压配电设备的远程故障诊断和运行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达到低压配电监控设备临近故障的预警和故障后的告警信息实时传递,同时也实现了温度上限和水位上限的低压配电箱(柜)的供电回路自动隔离和自愈技术,提升了农村公变的安全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帅  周见行  姜伟 《机电工程》2011,28(3):337-342
针对传统方法只能对单一塔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安全报警,很难实现对塔机进行大规模的统一管理并进行安全报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首先根据塔机安全监控的需要,采用GSM网络的无线通讯技术,分析了短消息的压包和解包过程,并且自定义了通信协议的内容;然后根据塔机安全报警指标,对塔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安全报警;最后设计了安全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基于GPRS/SMS混合通信的温度监控终端设备,用于定时采集温度并通过GPRS的方式上传数据至监控中心,同时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控中心下发控制命令,也可通过SMS短信息方式查看现场数据和接受温度报警。终端系统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结合DS18B20等传感器以及内嵌TCP/IP协议的无线模块GTM900C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文中主要的特点是终端系统实现了GPRS与SMS两种通信方式,既保证了温度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经济性,又提高了其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物联网的概念介绍了一套系统,该系统将温度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区域温度数据传送给处理器进行数据转换,然后途经GSM无线模块,由该无线模块的短信功能将含有实时温度的短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同时存储该时段的温度数据及相应时刻到板载SD卡上,方便以后查阅。这套系统可应用于一些工业厂房及智能民居的温度监测、报警和控制中。  相似文献   

17.
汽车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基于Siemens公司的新一代GSM网络短信模块TC35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种探测方式并利用多种不同的报警策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报警器存在的噪声污染,降低了误报警的机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安全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实现对家庭安全的实时监控,设计了智能家居远程安全监控系统。系统基于ZigBee技术和GSM/GPRS网络进行设计,能够通过彩信和短信发出监控图像和报警信息,接收远程指令;同时引入了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实现了智能家居远程监控。重点阐述了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以及系统的性能测试,实现了多个监控装置的无线联网。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实现安全、便捷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并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以MSP430F247单片机为核心,完成了机床功率监控系统的设计。本系统主要分为4个大模块,分别是电源供电模块、功率计量模块、中央控制模块和显示报警模块。功率计量模块主要采用ATT7022A电计量芯片来实现,中央控制模块主要采用MSP430F247处理器芯片来实现,显示报警模块主要采用OCMJ8x15B液晶触摸屏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力 《仪器仪表用户》2010,17(5):15-15,34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的居民社区医疗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家用电子医疗器械,AT89S52单片机,GSMTC3通信模块,医护中心短信息接收计算机及数据库系统构成。用户在家中进行医疗检查后,数据将存入单片机存储模块。单片机通过与其相连的GSM通信模块将数据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经移动通信运营商短信服务中心信息周转,社区医疗监护中心接收到数据存入数据库并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诊断分析,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指导。给出了社区医疗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