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织物的阻燃是纺织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含P、Cl的阻燃剂TCEP应用于纯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采用热溶整理法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用垂直燃烧法、氧指数法、织物含P量、皂洗牢度测试阻燃效果,提出了最佳整理工艺。热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选工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亚麻的阻燃机理,采用FK-103对亚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能赋予整理织物优良的阻燃效果且成本较低。通过实验对影响亚麻阻燃整理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采用正交分析及方差分析法确定亚麻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对羊毛织物进行整理,通过物理掺杂硅溶胶和化学杂化的方式对其进行阻燃改性。同时采用氧指数(LOI)、垂直燃烧、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EDS测试等手段对整理前后羊毛织物的阻燃性能、表观形态和元素分布等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预处理,再经掺杂磷酸硼硅溶胶整理后的羊毛织物具有较佳的阻燃性能,并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亚麻的阻燃机理,采用FK--103对亚麻织物进行阻燃整理,能赋予整理织物优良的阻燃效果且成本较低。通过实验对影响亚麻阻燃整理的因素进行探讨,并采用正交分析及方差分析法确定亚麻织物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磷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滴加速度对产率影响的正交试验,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一种新型磷酸酯阻燃剂;将其用于棉织物阻燃整理,通过阻燃剂的用量、轧余率、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等整理工艺参数对损毁长度影响的正交试验,优化了整理工艺;采用热分析探讨了阻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理织物损毁长度在105 mm左右,续燃和阴燃时间均为0 s,极限氧指数可达26.4,整理织物阻燃效果可达B1级,能很好满足阻燃织物对阻燃性能的要求.阻燃织物的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符合磷系阻燃剂凝聚相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含P、Cl的阻燃剂TCEP对于纯绦纶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采用高温高压整理法阻燃整理织物,用垂直燃烧法、氧指数法、织物含P量、皂洗牢度测试阻燃效果,提出了最佳整理工艺,同时探讨了乳液稳定性问题。热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选工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非卤素阻燃剂YRC-1对涤纶窗帘织物进行了阻燃整理,通过对焙烘工艺的改进和交联剂的使用对其耐久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阻燃整理最佳工艺:阻燃剂质量浓度120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min。采用该阻燃整理工艺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使用交联剂也能提高织物的耐久性。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处理后的涤纶织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碳层,残炭量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蚕丝/羊毛复合丝织物HEMA接枝整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测定HEMA单体接枝整理前后的蚕丝/羊毛复合丝织物、全真丝织物、纯毛织物的酸、碱溶解性、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及扫描电镜,研究蚕丝/羊毛复合丝织物HEMA接枝整理机理,探明了HEMA整理剂与蛋白质大分子发生了交联反应,交联点在蛋白质纤维无定形区的羟基氨基酸与碱性氨基酸上。  相似文献   

9.
以甲基磷酸二甲酯和1,2-丙二醇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棉用磷酸酯型无醛阻燃剂,并运用1H-NMR,31P-NMR和IR对合成的阻燃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BTCA为交联剂,Na H2PO2为催化剂,通过浸轧、预烘、焙烘和水洗的整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研究了阻燃剂用量、p H值和焙烘温度对阻燃织物性能的影响,得出合适的整理工艺条件.利用垂直燃烧法、热解重量法和电镜扫描对阻燃织物进行了阻燃性能和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阻燃织物阻燃性能较好,但耐洗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根据防污整理的机理 ,采用AG4 80及EC5 0 2种含氟整理剂 ,对影响纯毛织物防污整理效果的因素———浓度、焙烘温度、时间及浸轧工艺进行研究 ,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拒水等级可达到 10级 ,拒油等级可达到 7级。另外 ,测试了按照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后的织物透气性能和撕裂强度  相似文献   

11.
磷硫氮协同阻燃剂具有膨胀、抗熔滴等特性。本研究以双三羟甲基丙烷、三氯氧磷和硫脲为母体,合成了双三羟甲基丙烷双磷酸酯硫脲盐(DDTS),探究其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阻燃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DDTS 250g/L,pH值7,焙烘温度不高于150℃,焙烘时间为90-120s。阻燃棉织物达到B1级,白度和强力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阻燃剂NB-DDYP,研究了它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工艺和阻燃效果.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的优化阻燃整理工艺为:阻燃剂NB-DDYP 300 g·L-1,用无水碳酸钠调节整理液pH值至8,温度在140~160℃下焙烘60 s;经过整理后的棉织物无续燃,烟量小,阻燃效果评定为B1级,并且整理织物的白度和强力损失小.  相似文献   

13.
主要就阻燃剂PN-1和PN-2对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性能和整理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表明:阻燃剂PN-1和PN-2皆能提高织物的阻燃效果,无余燃,无阴燃.其中经PN-1整理织物后的损毁长度和织物增重要小于PN-2,而经PN-2整理织物后的断裂强度,撕破强度和手感均要好于PN-1.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研究了FR—10阻燃剂在纯涤纶织物上的应用,认为FR—10与三氧化二锑混合,对涤纶织物有良好的阻燃效果,并找到了该整理剂处理纯涤纶织物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分类的方式简单介绍了高聚物改性补强、燃阻抗解、增量致廉所用的填料及阻燃剂。讨论了无机填充剂在组成复合材料中的重要意义。报导了橡塑制品阻燃防火填充剂的研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S)为前驱体,高聚合度聚磷酸铵(APPⅡ)为载体,采用溶胶一凝胶工艺,制备硅/磷协同阻燃剂。通过电镜表征(SEM,TEM)发现该阻燃剂为硅/磷包覆结构,在详细讨论硅氧烷溶胶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该阻燃剂与水性聚氨酯复合制成阻燃涂层剂,用于织物的阻燃涂层整理。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相对APP而言,能赋予织物优异的阻燃、高强力及防“霜化”等效果。且随着硅/磷比增加,阻燃效果及织物强力和静水压均提高,并最终稳定;随着阻/胶比增加,阻燃效果提高,织物强力及静水压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剂及阻燃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THPC与酰胺基的缩聚反应,合成了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剂PN,并就阻燃剂PN的合成条件和阻燃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涤棉混纺织物经阻燃剂PN整理后,具有优良的耐久性阻燃效果,手感尚可,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五溴苯酚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一种新的酯类化合物水杨酸五溴苯酚酯的合成方法。此酯可望作为一种阻燃剂新品种而被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共混聚合法制备磷系阻燃聚酯.重点考查了阻燃剂的加入量对切片及其纤维的热性能、物化性能、可纺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通过聚合、纺丝、织造和阻燃性能的测试,表明该制备工艺可行,可纺性良好;添加3%~5%的阻燃剂就可获得较高的阻燃效果,织物的抗氧指数[LOI]可达35%.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实验得到CP阻燃剂对层压汽车座套面料阻燃处理的最优工艺,得出最优工艺为:焙烘温度170℃、阻燃剂浓度400g/L、轧余率80%、焙烘时间4min。水洗摩擦都会使阻燃剂处理织物的阻燃效果降低,但经过一定次数的水洗和摩擦后面料的阻燃效果仍能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