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配电网调度在计划检修及事故处理中对操作安全性、快速性以及方便性的要求,实现了与配电管理系统(DMS)平台一体化的配电网调度图形辅助开票及管理系统。系统实现基于图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规则库描述了图票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快速拓扑分析与规则库配合实现了图形辅助开票、安全校核、操作模拟等功能。系统在南京供电公司配调中心的使用情况表明:与DMS平台一体化设计保证了开票环境真实可靠性;图中开票、票上执行实现了操作的方便性;对调度计划进行校验和交互式模拟操作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操作票制度是中国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中一种重要且有效的安全措施。为了能够减轻调度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智能型,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能量管理系统(EMS)和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的智能操作票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EMS和DTS系统中的一些功能和特点,实现了操作票图形开票和仿真预演以及操作票执行过程中的实时状态校核功能。实际运行表明,新系统可以提高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和电网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广西六圩220 kV变电所试运行的自动操作票系统。该系统采用专家系统技术, 深度优先与广度优先交替使用的搜索策略,根据运行人员输入的有关信息,自动形成操作票 。系统具有良好的辅助学习功能和图形验证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变电所不同主 接线的要求,因而易于推广应用。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灵活的消息驱动机制,方便 的多文档操作,图文并茂的生动效果。只需轻触鼠标,即可自动生成具有操作编号和生成日 期的统一格式的操作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基于GIS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图形仿真方法,探讨了施工导流三维数字模型的构造技术,建立了施工导流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运用三维动态演示方法实现了三维数字模型的动态显示、交互操作、可视化查询、空间分析,研发了施工导流全过程的动态可视化仿真系统,通过工程实例的具体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操作票系统研制开发的意义、操作票系统的设计思想、总体结构、实现方法以及功能。操作票系统采用具有跨平台、源代码重用等特性的Java语言开发,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任何平台部署,利于扩展,使用方便,通用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克服传统数学模型显示不直观的缺陷,采用FORTR AN和VB,V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研制了平面二维可视化数学模型及动态演示系统。该系统能实现计算全过程的可视化,能进行2D,3D图形显示和动态演示。采用该系统,对地形、流态复杂的长江口南北支河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界面简洁,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功能强大,大大提高了数学模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可视化技术和数据集成技术的特高压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支撑平台主要功能设计。该系统为满足特高压电网运行和监控的需要,采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系统可视化技术实现,支撑平台包括集成总线、数据交换接口、人机界面、数据库接口、图形接口、可视化接口等,可以直接得到揭示电网运行趋势和本质的高层次信息。  相似文献   

8.
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数据信息,采用可视化后处理技术可以使研究人员能够直观、迅速地分析计算成果.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能将图形和数据库系统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数据显示、可视化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的软件.以GIS系统软件(MapInfo)为平台,采用MapX控件,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进行二次开发,对大坝有限元计算成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实现有限元计算信息可视化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过程三维仿真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三维计算机图形图象技术,对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图形生动、逼真地展示出大江截流的各施工场景,为工程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了依据,并用以指导施工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VC++平台开发了二维水沙数学模型与可视化的集成系统(NHRS-2D),给出了系统中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包括计算模块以Fortran生成动态链接库(DLL)的形式集成到系统中;以读写DXF文件的方式与AutoCAD实现了互接;多线程编程等.该系统包括前处理模块、计算模块及后处理模块3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具有正交曲线网格的生成、绘制、地形数据的摘取等功能;计算模块可进行河道水沙数值计算、河口海岸潮流泥沙计算及波一流共同作用下的泥沙计算等,并实现了计算过程的实时显示;后处理模块实现了流场、流线、含沙量场、河床(海床)变形等动态可视化的制作和显示,并能以AutoCAD的形式实现流场、等值线图的绘制等.系统采用Windows风格的菜单、工具栏及窗口操作,界面友好,可视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成为GIS研究的热点之一。可视化技术是当今表达和分析复杂数据的有力工具,将可视化技术引入到DEM和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实现三维地形和地质体的生成与仿真。简要介绍了OpenGL三维图形工具软件包,以一门高级编程语言VC 6.0为开发平台,探讨了三维空间建模的方法,并在OpenGL图形应用程序的接口下,实现了算法的计算机演示。  相似文献   

12.
程智秀 《人民长江》2010,41(1):49-53
为了实现水电工程的实时动态可视化,基于面向对象图形建模技术,构造了三个层次的面向对象的图形模型(单元模型、工序模型、场景模型),提出了水电工程可视化系统的建模规则,并通过高效的面向对象图像渲染引擎、施工仿真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一起构建了水电工程动态可视化系统,为工程管理和决策者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面对对象的图形系统开发周期长、维护困难的缺点,基于通用图形开发平台——Visual Graph,提出了一种简便、清晰的面向图形对象的建模新方法。用可视化图形类建立电力元件并组成电网结构图,快速开发出图形系统。建模及过程全部实现可视化,十分快捷。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所开发的图形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武汉某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集控站微机防误系统2.0”版本的五防系统,菜单传输站信息给电脑钥匙时生成的站信息文本,探索打开站信息文本的方法,解析文本信息所表示的含义;寻找出经模拟预演生成的操作票传输给电脑钥匙后,在电脑钥匙上“浏览”操作票或到现场“执行”操作票时,部分可操作元件电脑钥匙“语音报送及显示不正确”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具有知识性、过程性、调节性的元认知理论,分析了它对实现操作票模拟培训的实际指导意义。结合上安电厂开发的操作票自动生成系统,运用元认知理论设计实现了具有良好通用性的操作票模拟培训系统。在该培训系统中,以人机交互为主要模式,在运行人员对仿真图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操作过程中,系统会对运行人员的每一步操作进行监控,并根据其正误给出相应的调节指导建议,使运行人员在模拟操作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操作元认知水平,完善专业知识,优化操作策略。实际应用表明,该培训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运行人员的自我培训和技能考核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四湖排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湖排水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是世行贷款资助的大型重点科研项目,是一个具有模型库、数据库和图形人机界面的决策支持系统( DSS) ;系统中采用专家系统技术帮助拟定排水调度方案的条件和操作,所以它具有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初步特征。按系统分析的目标和总体设计实现的功能通过测试运行表明:它可以从提供排水调度信息、提供现场决策讨论工具及提出定性和定量的决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对四湖中下区逐日排水调度最终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一个对数字式故障录波器(DFR)数据文件进行自动故障分析及归档的软件系统方案,该系统基于windows95/98/2000/NT,可以对电力系统意外故障进行更快速的分析并确定设备的操作;建立基于局域网(LAN)的归档的事件数据库;并且设计了采用可视化用户界面(GUI)的查看软件,用于浏览DFR波形、数据及其分析归档结果。本文概要描述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客户/服务器应用的实现方法;多种DFR文件的传输及分析报告的处置;探讨文件归档逻辑。  相似文献   

18.
程序化操作是无人值班变电站发展的必然。阐述了程序化操作变电站中程序化操作实现的方式和目标、全方位的程序化操作发展方向、程序化操作的通信协议的选择、操作票的模式、程序化操作方案的选择、程序化操作在调度端的实现、保证程序化操作正确性的措施、程序化操作变电站的扩建以及对运行管理的要求等几个关键问题,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实时网络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辅助的检修票和操作票开票软件的成败与效果。文中介绍了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开发的智能化检修票和操作票系统中的实时网络数据库设计要点,该系统已在大型供电网调度部门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这一设计方法对该领域同类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结合作者开发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基于AutoCAD平台的VBA二次开发技术。利用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结合VBA的ActiveX开发技术、强大的界面开发能力以及VBA与Fortran混合编程技术,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应用系统,初步实现了有限元计算可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