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据《江苏塑料》报导,无锡市电化厂使用江阴农药厂生产的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作聚氯乙烯的引发剂,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从1977年12月开始,该厂在7米~3搪瓷釜中进行了100多釜的生产试验。该试验所使用的搪瓷聚合釜(7米~3)的设备规格是:釜径个1600毫米,釜高3948毫米,搅拌形式上层平浆,中、下45°斜浆,搅拌速度260转/分。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氯乙烯悬浮聚合中,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BPPD)的应用试验是由2、6和10立升小釜逐渐扩大到工业规模(7米~3、13.5米~3釜生产试验)。试验工作由杭州电化厂、大沽化工厂、株洲化工厂和太原化工厂共同协作进行的。工业规模的生产试验共进行一百多釜次,生产出不同型号的紧密型树脂及XS—2型疏松树脂。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部颁标准,试生产树脂300多吨。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我省聚氯乙烯树脂发展的需要,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于1976年8月下旬由合肥化工厂、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厂)、安徽省化工研究所开展了BPPD的研制工作。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完成了BPPD的试制任务。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BPPD)是一种高效和稳定的引发剂。它  相似文献   

4.
国内简讯     
合肥化工厂等单位使用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酯BPPD在7米~3聚合釜上进行了氯乙烯的悬浮聚合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新型引发剂BPPD不仅活性高,稳定性好,而且在聚合时放热均匀,反应平稳,易  相似文献   

5.
目前聚氯乙烯悬浮聚合生产中,做为引发剂使用的主要有三种类型: 低效引发剂: 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 中效引发剂: BPPD(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 高效引发剂: DCPD(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 EHP(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己酯) 我厂从1973年试车投产至84年一直生产紧密型(XJ)聚氯乙烯树脂,所用引发剂一直是低效引发剂丁腈。84年九月份试制成功疏  相似文献   

6.
简讯     
新型30M~3氯乙烯聚合釜投产由锦西化机厂、浙江大学和衢化公司联合开发的30m~3氯乙烯聚合釜(LF30—Ⅱ型)已在衢化公司电化厂安装试车完毕,投入正常生产运行。该釜的研制系化工部聚氯乙烯攻关项目。浙江大学承担化学工程基础研究,提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已酯(DCPD)在氯 乙烯(VC)聚合中的应用,北京化工二厂从 1974年开始试验。通过小中大聚合釜试验表 明,DCPD是一种高效引发剂,放热较均匀, 缩短了反应时间。1976年以后,由天津有机 化工二厂提供DCPD,从而进行了规模较大 的生产应用试验。首先将DCPD应用于聚乙 烯醇(PVA)分散体系。随后DCPD应用于甲 基纤维素(MC)分散体系,在13m~3釜中和30m~3 釜中进行了若干次试验。近来,在30m~3聚合  相似文献   

8.
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以下简称BPPD)是烯类单体(如氯乙烯)的新型聚合引发剂,亦可作为不饱和聚酯交联作用的催化剂和橡胶硫化的促进剂。BPPD的纯度对引发活性的影响很大,为了查明杂质在聚合和储存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安全和质变的影响,确定BPPD产品的质量指标,必须对BPPD进行全分析。由于BPPD在温度>50℃时易于分解,用一般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是不可能的,而其他测定方法也无报导。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氯乙烯悬浮聚合所用的引发剂主要是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IPP),均依靠外省供应。使用偶氮二异丁腈不仅聚合时间长,而且有残毒,而IPP虽然可以缩短聚合反应时间,但本身不稳定,需要在—5℃以下保存,以防分解和爆炸。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BPPD)为一种高效引发剂,较为稳定。在50℃下保存四星期,其含量仅降低1%。它对冲击和磨擦均不敏感,无爆炸危险。因此便于贮存和运输,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若应用BPPD为引发剂,则放热均匀,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于7月1日~3日在西安市召开了“PVC降低电石单耗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共63个单位,96名代表。会议共交流材料29篇。上海天原化工厂、天津化工厂、杭州电化厂、济宁电化厂介绍了电石单耗全面管理经验,上海天原与天津化工厂提出要把电石单耗进一步降低到1350kg/T。无锡市电化厂、株洲化工厂介绍聚合釜机械密封技术;杭州电化厂介绍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引发剂的使用;福州化工二厂介绍离心母液带料回收与高沸点塔不停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八年四月五日,广西自治区科委主持召开了“30m~3聚合釜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树脂试验”鉴定会。由化工部、自治区石化厅,自治区化工研究所、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广西大学、杭州电化厂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审查评议后通过了该项目的省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2.
十年来,氯乙烯悬浮聚合用的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脂(BPPD)在我国得到了普遍应用,因此研究该引发剂的热分解动力学对指导工业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我们经过实验,得出BPPD的热分解是一级反应;分解活化能为29.57kcal/mol;积分常数为39.36;分解速度常数K与绝对温度T的方程式为1nK=-(29570)/(1.987)·1/T+39.36;半衰期τ与绝对温度T的方程式为1gτ=(6452)/T-18.99。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杭州电化厂在应用以明胶为分散剂,以ABIN和DCPD为引发剂,生产疏松型聚氯乙烯树脂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改善树脂的规整度和疏松性及提高树脂的加工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用ABIN为引发剂的生产体系,聚合时间长,单釜生产能力下降;用DCPD为引发剂的生产体系,由于DCPD本身不稳定容易分解,运输贮存都麻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为了使我国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二个厂协作,进行了以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已酯(简称DCPD)作引发剂的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的试验。自去年年底以来共进行了小釜91次和7米~3大釜32次的聚合反应试验,已能正常地生产明胶体系的紧密型树脂,聚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基)酯〔Bis-(2-Phenoxyethyl)Peroxydi carbonate〕简称BPPD,为碳酸酯类的新型引发剂,它的稳定性好,可在50℃以下保存,对摩擦和撞击不敏感,因此运输,储存和使用安全方便;引发聚合活性较高,在氯乙烯聚合应用方面得到满意的结果。合成BPPD所需的原料为苯酚,氯乙醇、光气、液碱和双氧水、均系工业品、来源易得、价格也不高。为了适应我省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发展需要,77年初,在实验室试制①的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以甲基纤维素(MC)为分散剂制疏松型聚氯乙烯的研究已进行多年。1973年采用进口MC进行氯乙烯悬浮聚合小试、中试和13米~3釜的生产试验,而后又进行了MC合成的研究。并用国产MC进行了聚合小试和13米~3釜的试生产。1977年,我院以国产MC为分散剂,以丁腈和庚腈为引发剂,在株洲化工厂和锦西化工厂13米~3大釜试验所得的聚氯乙烯树脂假比重0.38~0.46,增塑剂吸收率23~29%,符合部颁疏松型树脂(假比重0.55以下,增塑剂吸收率13%以  相似文献   

17.
采用DCPD—PVA体系进行氯乙烯 (VC)聚合,我们力求配方简单和操作易行。根据中试400升釜的试验结果,进行了13米~3生产釜120多釜次的工业试验。 一、工业试验条件 加料方式以倒加料为主,同时试验了分次加料方式。引发剂DCPD以直投不溶解为主,同时也试验用溶剂溶解(二甲苯、乙醇)对聚合的效果。聚合用水为无  相似文献   

18.
3聚氯乙烯树脂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3.1采用连续悬浮聚合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的新工艺 在采用悬浮聚合方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时,一般是在不锈钢衬里的聚合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氯乙烯单体、分散剂和聚合引发剂等,在脱气后升温聚合,当达到所需的聚合转化率后,回收未反应的单体,经脱水、干燥生产出聚氯乙烯树脂.  相似文献   

19.
在发展高效引发剂时,经常遇到的困难是由于引发剂稳定性差,要低温运输贮存,这对于推广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研制了新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苯氧乙基酯(BPPD)。 经过在氯乙烯悬浮巨合中应用试验证明它是一种高效引发剂,其活性和DCPD一样,聚合时间一般在7~8小时,聚合过程中放热均匀,反应平稳,而且对树脂塑化性能、热分解温度、热稳定性等,也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引发剂种类的选择对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和聚氯乙烯树脂性能的影响很大。如聚合时间、放热、粘釜、树脂的热稳定性,颗粒形态,毒性和鱼眼等。众所周知,氯乙烯悬浮聚合所用的引发剂种类很多,大体分为偶氨化合物及过氧化物两大类。过氧化物又包括过氧化二碳酸酯类,过氧化酰类,过氧化磺酸类等。 由于一些历史及客观因素,各国使用的引发剂品种有很大差异。如日本在十几年前由偶氮二异庚腈(ABVN)部分代替了讨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