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注意到了,全球正在进行又一次世界范围的大规模产业转移,中国正在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产生转移到中国,或者合资、独资设立工厂,或者生产外包,或者直接在中国采购,这给中国的制造企业带来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息化》2009,(11):24-25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原有的低成本优势不再明显,企业需要将投资重点转移到业务创新以及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上来,以实现企业卓越绩效。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经济结构调整的潮流,500强企业纷纷将产业转移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手段。在中国,IT制造业也形成从沿海往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例如:戴尔宣布将欧洲的工厂从爱尔兰转到波兰,惠普将笔记本电脑生产线转到重庆,富士康在成都、郑州投资新的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4.
虚拟企业盟员间的知识转移,能够增加盟员企业收益;盟主企业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激励行为,能够适当降低盟员企业知识转移的风险和成本,提高整个虚拟企业的知识收益。依据演化博弈理论及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基本理论,采用复杂适应系统多智能(Multi-Agent)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在NetLogo仿真平台上建立知识转移激励行为的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在不同的收益参数下对盟主企业的知识转移激励行为与盟员企业间知识转移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得出盟主企业在针对盟员企业知识转移行为时应采取的策略。通过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理的演化博弈分析,将有助于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系统级提升     
产业转移一方面将带动企业信息化发展,更重要的是,企业在转移过程中,必然会对供应链进行相应的整合,这将带动相当数量的本地企业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和研发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6.
四面八方     
3~5年内建设10个服务外包业务基地,推动100家跨国企业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7.
《市场复苏背后的技术驱动》在关注“调整的真相”以及“增长的逻辑”的同时,想要表达的是:复苏将不会是所有人的复苏,中国IT企业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需求关系的变化,而且包括整个产业格局和市场基本面的变化,以及竞争重点的转移。所以,以技术为必要条件重塑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调整,将会是企业的长期行为,也将会是2002年中国IT产业的基本格调  相似文献   

8.
《程序员》2009,(11):26-26
IDC《2009年亚太区动态IT基准》调查的最新阶段性结果显示:业务流程和lT服务标准化,以及有助于使企业获得更多业务机动性的技术,仍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约有43%受访的中国CIO指出,他们2009年的企业IT技术更新战略将集中在服务导向型架构方面(SOA);约有53%受访的中国CIO计划将主要应用软件转移到SOA环境下灵活的按需网络服务方面。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大批跨国企业抢摊登陆在国内高起点设厂、将生产加工向中国转移;国内制造企业更是背水一战,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胶东半岛正向世界级制造业中心靠  相似文献   

10.
我们来分析一下全球软件产业转移的趋势。IT业信息化仍然是国际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新一轮国际分工给软件服务业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软件行业正在向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和俄罗斯在这次转移中应该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在这种环境下,当前有些国内人士说,中国的软件企业应该国际化。我觉得不是应该,而是必须!中国软件产业如此,中国软件教育和人才培养也是如此。作为企业,我们发现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一些强势和不足之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强项是数学基础普遍比较扎实,有雄心壮志,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同时他们还敢于…  相似文献   

11.
惠普IPG将把全球战略中心转移到中国。亚太驱动了全球IPG,而中国驱动亚太IPG发展,打印市场的迅速增长映射出中国二十年的辉煌发展。打印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大型机到家用机,市场变迁映射出中国的变化。惠普作为打印领域的领导企业带动了整个中国打印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预见未来     
未来学家James Canton预见,在企业中,将发生一场颇具戏剧性的权力转移。CIO将成为未来企业架构的设计师,他们将激发一场包括CEO和董事会在内的组织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办公自动化》2015,(5):28+35
2014年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劳动力短缺、成本增加、产能过剩及全球经济的疲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来自全球的竞争在逐渐蚕食着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低端制造正快速从中国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而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无疑更是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关注到中国财务软件中的两个领导性企业——金蝶公司和用友集团分别开展高层研讨会,探讨网络时代的企业管理。其中金蝶公司提出了3C(CEO、CIO、CFO)融合的理念,用友也提出了iERP的新思维,与之同时其他一些财务软件企业也纷纷宣布开发基于网络的财务和管理软件。似乎在中国正在掀起一场网络化企业管理的运动。为什么由财务软件企业来领导这场企业管理革命呢?因为中国企业的信息化是从財务信息化开始,许多财务软件企业看到网络时代企业管理软件的巨大需求市场,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他们正在倡导网络时代企业管理的种种概念。作为对企业管理的核心角色CEO、CIO、CFO,他们面对网络将如何生存呢?  相似文献   

15.
在以扩充的资源计划为基础、将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转移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对产品选择的流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随着财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国外的一些财务软件公司也开始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从而使本来有着优越感的中国财务软件公司逐渐将紧紧盯住大中型企业市场的目光转移到其它市场或领域,以求得不败之地。 而中小企业正是这样一个市场。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万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同时,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也较多。为此,面向这个领域的“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大大小小的中国制造企业立志要做大做强,不仅要在国际化竞争中赢取国内竞争的胜利,还要挺进国际市场,扩展企业的经营疆域。 按2002年的数据,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相比,平均资产规模只有后者的6.46%,平均营业收入只有后者的5.26%。因此,中国企业要赢得同行的尊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欧洲发达的制造业成就了SAP,美国先进的服务业成就了ORACLE。眼下,世界产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世界级的管理软件企业也有望在中国诞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正在向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正笼罩在一片灰霾之中。迫于成本压力,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已开始将软件和信息服务进行多元化转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外包企业能否经受考验,在危机中求生存和发展,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再度调整这个历史性机遇,迎来下一个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20.
从域名开始     
对于企业来说,域名就是网络商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公众将他们的业务和活动中心向网络平台上转移,域名注册也已经成为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衡量标准。但域名注册在我国的发展却有一段曲折的历程。1996年底,数百家中国知名企业的商标被境外不法公司抢先注册为域名,其中不乏海尔、长虹、宝钢、娃哈哈、青岛啤酒等国内著名企业,这当然损害了中国宝贵的商标资源权益。国际交流、产品出口、企业形象等方面也受到了潜在威胁。由于当时我国工商企业和社会大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