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基于AHM的水库除险加固排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库大坝风险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模型方法对病险水库溃坝后果综合系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应以生命损失的权重系数来控制溃坝后果综合系数,从而获得病险水库的风险量化指数,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排序提供依据,使风险大的水库能优先得到除险加固。  相似文献   

2.
除险加固规划、排序、安全鉴定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的前期而关键性的工作.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开展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编制、风险分析与风险排序、评价技术标准制定、安全评价技术方法的引进提高、除险加固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等技术研究,经过系统的整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适合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安全评价体系,为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加强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精神,结合山东省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规划和要求,通过水库放水洞工程布置方案的多方面比较,针对过去多年布置方案的诸多缺陷,结合工程总体布局,对水库放水洞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推出即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的水工建筑物布置型式,从而解决了病险水库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病险水库风险判别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常规的大坝安全鉴定(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和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大坝风险分析概念和技术,建立了我国病险水库风险判别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工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及除险加固排序四部分.对沙河集水库大坝加固前后风险分析的应用实例表明用该体系进行风险评价能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该体系还可通过对事件及溃坝后果赋值的办法,获得诸多病险水库的风险指数,从而应用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排序.  相似文献   

5.
目前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设计只偏重于工程治理措施,倾向于水库大坝工程的安全,未考虑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对下游居民安全、社会经济、城镇交通等的风险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基于风险分析的除险加固优化技术对于今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是有效和必要的。本文参考国外病险水库大坝安全和除险加固风险分析理论的最新进展,结合我国病险水库大坝和除险加固技术的特点,进行了除险加固方案与大坝风险关联分析与决策、除险加固方案评价指标分析和基于风险分析的除险加固方案优化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的评价、分析和优化方法,为今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险的病险水库除险决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技术,研究群坝风险排序技术、单座水库大坝风险要素排序技术,以河南省安阳市的10座小型水库为例进行风险排序,以江苏省某水库东副坝为例进行风险要素排序,探讨在资金有限条件下确保最大可能地降低病险水库风险的技术。研究成果可应用于目前正在开展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决策。  相似文献   

7.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大坝病险认定、除险加固资金的使用、加固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等各方面,对已除险加固的和正在进行除险加固的中小水库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了中小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的对策设想,为今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决策和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帷幕灌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水工建筑物的地基防渗处理中。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按照合理的技术参数,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帷幕灌浆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文章通过总结耒阳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帷幕灌浆的经验,明确了各相关技术参数,探讨了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对同类型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浩大,但除险加固效果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较少,导致大量除险加固工程实际加固效果难以准确评估。为此,研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定义除险加固方案、功能指标康复程度、工程施工与除险加固效益等4个除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集,提出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效果影响因素的"积木模型"。提出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包括评价指标等级划分,时效与非时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专家主观、客观权重确定以及指标静态、动态权重确定等,建立了水库大坝除险加固效果量化评价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效果评价中,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及验收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10.
科学、准确的风险因素综合排序为病险水库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水库除险加固统计资料数据,分别从水库效益、溃坝概率以及溃坝损失3个层次选择22项水库大坝风险初始指标,然后以辽宁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12座病险水库的风险因素综合排序。结果显示:在水库大坝风险因素排序方面主成分分析法呈现出较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为水库风险管理以及除险加固设计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区病险水库及取水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开展,各种新材料在防渗加固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SPC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施工方法、质量的控制和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北方高寒地区水工建筑物的加固补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缺陷修补方案。  相似文献   

12.
砼防渗墙是一种广泛运用和十分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尤其在已运行多年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处理的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是土坝坝体防渗处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该文以发古千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例,阐述了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施工中施工准备、砼防渗墙施工工艺流程、砼防渗墙设计参数及要求、施工方法和工艺、施工应注意的环节、质量检验等控制环节,施工方法和工艺可为防渗墙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对策设想,为今后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决策和安全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库大坝数量众多,"98"洪水以来,国家安排多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水库大坝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随着时间推移、环境变化以及技术认知的提高,仍存在诸多的病险水库。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病险水库的安全问题,"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利部也安排部署"十四五"期间全国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工作。文章总结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情况及大、中、小型病险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病险水库除险策略,降低或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风险,可为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指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除险加固效果评价是目前国内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项目后评价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综合评价所需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从宏观定性评价、单一效能量化评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价等级划分及确定等方面,综述了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认为今后应构建能兼顾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治理效果通用性和特殊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除险加固效果评语集、评价指标权重和等级隶属度三方面的云模型,并强化除险加固效果评价中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16.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方案与病险类型、病害程度、风险大小、经济要求、环境要求、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导致难以选取最优的加固技术方案。本文在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系分析决策模型,提出了基于病险类型、病害程度及大坝风险的除险加固技术方案决策方法,使除险加固过程中技术方案的决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鉴于我国病险水库较多、除险资金有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库的管理,从洪灾风险出发,介绍了基于洪灾风险的排序方法,分析了溃坝后果综合评价函数的子因素: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与环境影响的权重系数和严重程度系数,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并得到了与实际较为吻合的数据,为我国今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排序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技术方案与病险类型、病害程度、风险大小、经济要求、环境要求、可持续发展等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导致难以选取最优的加固技术方案。本文在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系分析决策模型,提出了基于病险类型、病害程度及大坝风险的除险加固技术方案决策方法,使除险加固过程中技术方案的决策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省建成或基本建成的9268座各类水库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仍有3488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在分析病险症状及产生原因、安全风险排序、加固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设区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病险水库的保护对象等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论证,提出了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目标任务、加固资金筹措方案及加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依据治理效果综合评价的实际工作需要对病险水库进行定量评价,在加速遗传的层次分析法方面,建立了除险治理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有利于以后的除险加固治理效果的评价工作。在除险加固治理效果的定量评价方面增加了有效方法,促进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体系的发展,在水库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