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人类活动致使自然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富营养化的防治是水污染处理中最为复杂和困难的问题。营养物质去除的高难度.至今还没有任何单一的生物学、化学和物理措施能够彻底去除废水的氮、磷营养物质。介绍了当前水体中磷、氮的控制标准和污水脱氮除磷(生化硝化、反硝化、生物除磷等)技术;同时适当选择了几例德国污水和地表水处理的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及工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富营养化是世界性问题,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污水中的氮和磷是导致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污水中氮和磷的排放,对于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在简述生物脱氮除磷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几中常用的脱氮除磷技术及工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而有机物、氮、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国内外对排放指标的限制标准越来越严格,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一直是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热点。针对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本文研究分析一种曝气型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对污水进行多阶段分级处理,更好地将污水中的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降解处理,不易发生堵塞现象,处理效率高、效果好,使得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ECOSUNIDE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富营养化对城市水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当今世界性的水污染治理难题.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指标,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途径.ECOSUNIDE工艺通过改变进水方式,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创造出有利于硝化菌和聚磷菌生长的环境,实现了短时高效脱氮除磷,并在临沂市污水处理厂的改造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李泽政 《广东化工》2010,37(12):90-92
污水处理的脱氮除磷工艺是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众所周知,污水中的N、P是引起自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中国水体的恶化,中国把污水的排放标准提高,总氮总磷的指标做了进一步的提高。文章从传统脱氮除磷工艺的弊端出发,分别从A2/O工艺优化和新机理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的研究进展,并做了介绍,同时对今后的脱氮除磷工艺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磷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污水中大量P元素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采用除磷脱氮工艺处理污水,不但可以有效回收磷,而且可以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水,污水的来源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居民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还有就是部分降水。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这些氮、磷污染物如果不得到有效的处理或者是处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就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水体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情况。所以,必须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主要针对城市污水脱氮技术展开论述,以生物膜技术为基础进行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尖锐化,近年来巢湖局部暴发蓝藻严重影响渔民生活,太湖蓝藻暴发更导致无锡出现水危机,一系列的污染事件迫使越来越多的流域和地区制定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这也使污水脱氮除磷技术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脱氮除磷成为各污水厂必需具备的功能。当前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有化学脱氮除磷和生物脱氮除磷两种技术路线,其中生物脱氮除磷是目前公认的最经济的方法。但是,在我国比较常见的却是低碳源的污水,碳源一直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控制因素。如何开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源,便显得尤其迫切。  相似文献   

9.
化工废水氮、磷污染控制对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氮、磷生化处理技术,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的氮、磷含量高时会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中藻类迅速繁殖,导致2000~2003年厦门西海域发生赤潮现象逐年递增,减少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主要是陆源污染物入海成了当务之急。2006年改造扩建成的厦门筼筜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工艺先进,减少氮、磷的排放量,减轻了氮、磷对海洋的污染,降低了赤潮的发生率。这为厦门海峡环境保护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间接地为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一笔财富,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