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彩南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与油藏管理及综合研究系统和抽油井工况诊断系统的结合使跟踪数值模拟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使采油工程技术人员能实是、准确掌握抽油井工况;生产自动化系统和运行系统的优化系统的结合,集成,一体化,使双方的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与生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充分利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彩南油田自动化系统以其实用、可靠、先进的功能在采油工程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抽油井示功图实时连续采集及工况诊断使不受天气影响的全天侯实时准确掌握抽油井生产动态成为现实,进而指导有效措施及时实施;抽油井空抽控制技术的应用,成为低能油井管理的最佳途径;可靠的报警系统和停机保护功能及油气水自动计量技术为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油区井站无人值守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九五油田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为油田生产提供技术手段,为优化运行方案提供数据,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条件。今后要落实自动化规划、重点攻关项目,推进自动化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内容就是采用合适的自动化设备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和控制。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为管道、油气田生产及油田地下动态分析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并在采油厂、天然气处理厂、输油管道、气田、输气管道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油井分布广泛、交通不便、管理成本高的现实,开发了一套油田抽油井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抽油井载荷、液位、温度、压力等运行状态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迅速做出管理措施,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6.
油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更喜 《河南石油》2006,20(4):80-82
针对油田油井分布广泛、交通不便、管理成本高的现实,开发了一套油田抽油井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抽油井载荷、液住、温度、压力等运行状态数据,通过GPRS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可以迅速做出管理措施,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需求必须由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与自动化有关方面的人员共同进行、方案的拟定和设备的造型等;设备采购的依据是初步设计中对各种需采购的设备所提出的性能规格、工作条件等;施工中应注意为设备,最终为系统创造符合它们需要的工作条件;在生产准备中应该注意自动化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为自动化生产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及管道自动化工程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自动化系统总体方案的需求必须由建设项目负责人组织与自动化有关方面的人员共同进行,方案的拟定和设备的造型等,设备采购的依据是初步设计中对名种需采购的设备所提出的性能规格,工作条件等,施工中应注意为设备,最终为系统创造符合它们需要的工作条件,在生产准备中应注意自动化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自动化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9.
高集油田地处泄洪道上,高集油田油井自动化系统能实时监测油井工作状况,应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将所测数据实时传送到计量站、采油队、厂部,为领导和生产管理部门及时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该系统显著特点是开发了成本低、性能可靠的油井智能测控终端,能保证雨季和泄洪期油田的正常安全生产,为东部老油田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陆梁油田自动化系统采用基于B/S/C(Browse/Sever/Collection)模型的3层体系结构。该系统利用整体结构优化提升整体性能;利用功能优化及施工工艺简化大幅度降低总体投资;利用底层接入技术实现多种控制器无缝系统接入。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实时数据向关系数据转化,使自动化数据直接用于生产分析与决策,也为油井在线结蜡预警及油田冬季冷输等工艺技术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陆梁油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油田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抽油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地获取油井生产信息,在吐哈丘陵、温米、鄯善油田,建立了3套Wellsnet井网信息控制监测系统,共实施350口抽油井。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系统结构、系统组成、系统软件,及系统应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井监控系统通常由各种传感器、控制阀、截止阀、RTU (远程监控系统的终端设备)和MTU (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系统)等终端设备以及相应的系统软件组成。为了加快实现油田企业综合自动化的进程,要求对油田的自喷井、气举井和油电泵等单元进行监控并完成数据的采集。油井RTU对通讯系统和油田SCADA系统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传输的实时数据由油井的MTU进行计算,再把所得数据根据需要进行综合处理、存储和报表打印等。MTU可以针对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进一步系统优化油井自动化监控系统,从而发送适合的指令调节油嘴的开度并提高油田产量。油井的工作环境一般都处于高浓度盐、碱的液体中,因此要选择具有耐高温、防腐和防尘的油井监测装置。  相似文献   

13.
周忠成  张忠平  黄洪 《吐哈油气》2003,8(3):323-325
Wellsnet油井监测系统是江苏华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根据油田生产的实际需求,结合吐哈油田的生产实际,研制的新一代应用于石油开采行业的抽油井自动化监控系统,它集油井数据采油、生产、控制、监测、报警和管理、地面向地下延伸于一体;融合了多项高新技术。为了提高油井的日常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掌握抽油机的工作状态和泵运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抽油机平稳高效运行,从而达到有效提高采油时率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鄯善油田在130口抽油井上安装了油井监控系统,使抽油井的管理迈向信息化时代。  相似文献   

14.
由于油田油井数量多且分布范围广,安全生产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对远程系统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现了油田站区、油水井设备、电力设备、油罐设施的无线遥控监测管理和生产数据在线传输,有效地防止了油田生产事故,提高了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油田生产的实际需要,使远程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得到延伸与扩展,实现了油井生产数据、变压器、电动机负荷的动态变化的数据监测与录取,对实现油井低成本管理,提高资料录取的准确率和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提高有杆抽油系统的效率,节能降耗,研制开发了抽油井多数综合测试系统。文中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及组成部分,系统分析了其在抽油井试井、抽油井诊断及抽油井生产参数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为油田的生产开发提供大量的测试数据。该系统集液面自动监测、抽油井诊断于一体,功能模块化,采集自动化,系统监测油井在不同抽汲参数下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可连续监测油井供液能力的变化,开辟了批量测试抽油参数  相似文献   

16.
石南21油田抽油光杆上部断脱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油井光杆连接抽油机悬绳器与井下抽油杆柱,承受井下抽油杆柱及液柱载荷,随着抽油机驴头上下往复运动带动井下杆柱及抽油泵活塞上下往复运动,达到抽汲作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抽油井光杆上部断脱,造成油气泄露、环境污染等生产事故,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本文结合石南21油田生产实际,应用自动化监控资料分析抽油井光杆上部断脱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油井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河南西部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西部油田在产能建设上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起点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油井生产管理自动化的概念,系统介绍了油井生产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对其推广应用的优越性和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崔永谦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4,36(10):196-198,12
基于油田生产特点,结合变电站自动化和油田生产管理系统,应用成熟的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建立适应油田生产的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为原油生产供电的配电网科学管理,提高对于故障的分析、处理水平,提升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并且与油田的原油生产数据结合实现最大程度上节能上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类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水系统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过程监测控制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在西部油田以及长庆的中部气田和四川的大天池气田,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油气田自动化控制系统。此外,在大庆、辽河、吉林、大港等老油田的采油厂也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自动化技术改造。通过对各类油气田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油气田自动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油气田自动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油气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华北油田在油田生产领域进行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为使自动化系统采集的生产参数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及加强数据在油田生产管理水平方面的支撑作用,华北油田研发了-套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阐述了油田自动化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系统架构及主要功能.生产指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统-的生产流程监视、生产管理、生产调度平台,实现了生产数据的统-存储管理,为今后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统-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