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那林金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那林金矿矿体倾角缓、地质品位低、矿岩非常破碎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近年生产勘探出许多中厚矿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中深孔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方案、回采顺序及回采工艺,探讨了与采矿方法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可以解决留矿采矿法采场作业不安全、放矿困难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在矿柱回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为基本采矿方法,对富家矿130m中段单线盘区矿柱回采进行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应用。通过矿块构成要素、采切工程、凿岩爆破参数及放矿方式的合理确定,取得了较好的矿柱回采效果,并为后续的矿柱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现代采矿行业中常用的一种采矿方式,但这一方法主要是在覆岩之下出矿,很容易出现矿石损失贫化这类问题,故而明确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使用要点。本文简要概述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狭长缓化矿体回采过程中难以经济回收的问题,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使用要点,给出了狭长缓化矿体的有效回采策略,以求为推动矿山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明世祥  梅智学 《黄金》2005,26(6):29-32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是否适用于松软破碎矿体,一直是采矿界争论的焦点。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地下矿山采用该采矿法的生产实践表明,矿岩条件复杂的矿山。只要因矿制宜、灵活应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开采原则,不断改进与完善结构参数,采用一些适应自身矿岩条件的生产工艺技术,同样能达到硬岩矿体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5.
吴锋  李树鹏  张君鹏  孙胜 《黄金》2014,(1):39-42
尹格庄金矿矿体厚大多变,上盘破碎矿体回采困难。尹格庄金矿经过多年的科研及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上盘厚大破碎矿体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下盘和两翼多变矿体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相结合的高效机械化综合采矿方案。详细介绍了采矿方法采场结构参数、回采工艺过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类似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黄金》2015,(6)
伊士坦贝尔德金矿采用无底柱小分段中深孔崩落采矿法回采,因矿体薄、矿岩软弱破碎,实际采矿过程中显现出贫化损失大、效率低、安全性差、采矿成本高等突出技术经济问题。现场工业试验采取了矿岩分爆分出、敷设假底、中深孔爆破等改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矿山开采难题,对类似矿山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分矿仓上矿区中厚破碎金矿体露采结束后,露天坑底低品位中厚破碎金矿体,介绍了小分段无底柱崩落采矿法回采实践。通过回采方案、分段高度、爆破参数及相关技术措施的确定与应用,露天坑底低品位矿石地下回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充分回收了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8.
某锡矿山前期采用有底柱分段空场法回采矿体,留下大量底柱资源未开采。为了安全、高效地回收资源,通过优选比较"有底柱中深孔崩落法"和"无底柱中深孔崩落法"两种采矿方案,最终选取"有底柱中深孔崩落法"回采上中段留下的底柱及下部矿体。"有底柱中深孔崩落法"能够安全回收该区域内的残矿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地下矿山多年的生产实践来看,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一般适用于开采矿石比较稳固、围岩不稳的厚大或急倾斜中厚以上矿体。此法比有底柱采矿法具有下列优点;易于实现机械化、开采强度大、劳动生产率高;简化了工艺结构,管理方便,作业安全;回采成本低,回采时可以选别。因此,此法实属一种高效采矿法。但是,此法目前还存在若干的问题。(1)在我国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地下矿山中,尚约有80%未能达到设计生产的能  相似文献   

10.
童玉升  李士超  王攀  陈宜华 《黄金》2022,(6):32-34+44
夏甸金矿主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对厚大矿体进行开采,随着开采深度增加,采场地压逐渐增大,且矿岩属性较易因开采扰动发生次生应力场变化,导致地压灾害产生。基于Flac3D软件对深部采场地压活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场地压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采场回采进路中顶底板水平应力较大,两帮垂直应力较大;在靠近回采工作面处的顶板中水平应力出现集中;相邻进路之间应力会出现转移。回采过程中需要对采场顶板进行水平应力监测,回采进路时要注意对相邻进路进行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