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自行设计的一种基于H323的网上呼叫中心实现各种呼叫转移功能的实用系统.主叫方系统只有"选择呼叫转移"功能.被叫方系统可实现未注册转移、遇忙转移、无应答转移、无条件转移4种呼叫转移功能.  相似文献   

2.
呼叫转移的主要功能是将发往目的地的呼叫,转移到其他通信网络或终端上.在基于H.323系列协议的VoIP系统中,呼叫转移由网守实现,该功能有助于提高呼叫有效接通率和开展增值业务.针对H.323协议中的网守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新的呼叫转移设计方案,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 呼叫转移(Divert)与SIM卡类型和手机的设置有关,它是一种网络功能,用户必须申请了该项服务,才能使用。采用呼叫转移可将语音、传真、数据等对象转向不同的或相同的电话或传呼机上。本文主要谈谈常用的语音呼叫转移。 一般语音呼叫转移包括全部来电(All calls)转移、遇忙  相似文献   

4.
曹赞 《数字通信》2002,(11):70-70
呼叫转移设置 取消所有呼叫转移:##002# 取消所有条件呼叫转移:##004# 开启所有条件呼叫转移:**004*转移目标号码# 转接所有来电 设置转接所有来电至:**21*转移目标号码# 取消转接所有来电功能:##21# 查询转接所有来电功能当前状态及设置:*#21#  相似文献   

5.
取消所有呼叫转移#002# 取消所有条件呼叫转移##004# 开启所有条件呼叫转移**004*转移目标号码# 转接所有来电 设置转接所有来电**21*转移目标号码# 取消转接所有来电功能##21#  相似文献   

6.
呼叫转移与SIM卡类型和手机的设置有关,它是一种网络功能,您必须申请了该项服务,才能使用,这已经在《何为手机的呼叫转移》一文(《数字通信》2000增刊,124页)中讲得很明白了。但是,仍然有许多朋友对一些问题不清楚,本文就我遇到的部分情况与朋友们一起讨论。摩记手机的呼叫转移设置 设置过程 按MBNU→通话菜单→呼入转移→呼入转移列表→话音呼入转移(传真呼入转移、数据呼入转移、取消所有呼入转移)→话音呼入转移列表→转移分类(电话不通时转移、转移所有话者呼入)→转移分类列表→遇忙转移(出服务区或关机时…  相似文献   

7.
移动电话已彻底平民化了,可每分钟0.40元的通话费毕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那么,使用手机有无节省话费的好方法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种巧打手机,节省话费的方法。 1.呼叫转移法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已对"全球通"用户免费开通呼叫等待、呼叫转移和短信息服务功能。呼叫等待、呼叫转移话费由原来的0.40元/分调整为0.10元/分。根据这一规定,当我们在办公室或家里时,可将手机设置呼叫转移服务。呼叫转移功能的设置可分为: 电话不通时转移:设置为开时,与下面转移分类3个选项均设置为开时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8.
刘晖 《电信技术》2002,(5):78-80
1呼叫转移功能及其快捷操作方式介绍GSM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能够提供多种业务 ,根据通信业务在网络中的接入位置和功能 ,可以将通信业务分为基本电信业务和基本承载业务两大类。补充业务是对这两类业务的补充和改进 ,它们不能单独向用户提供 ,必须随通信业务一起提供。GSM02.04中定义了若干种补充业务 ,其中与呼叫转移有关的有4种 ,它们分别是 :无条件转移 (CFU ,CallForwardingUnconditional) ,无论被叫处于什么状态 (如是否漫游、开机等 ) ,在作为被叫时呼叫将转移到前转号码上 ;遇忙转移 …  相似文献   

9.
呼叫转移是在GSM数字移动电话上开发的一种业务。具有此功能的手机无论处在何种状态,都能使来话移至另一个预先设定的电话号码或语音信箱上。用户在网络经营部门申请了此项业务后,就可在手机上自行操作。呼叫转移业务有4种方式,如表1所示。表1呼叫转移的4种方式表中DN为预设定转移的本地电话号码,在它的前面需加上本地长途区号。例:上海用户设置呼叫转移到65324000,则DN应为2165324000,其中21是上海长途区号。GSM的呼叫转移业务@谢蔚  相似文献   

10.
呼叫转移的几种类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手机的拨打仍然是双向收费,电话费依然那么昂贵。为此,在网络运营商的支持下,手机厂商在手机中推出呼叫转移功能,即只收取少量的费用,允许用户将来电转移至某一固定的电话上接听电话。那么,用户怎样随心所欲地运用呼叫转移功能呢?呼叫转移又有哪几种形式呢?在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类型一:无条件呼叫转移 无条件呼叫转移在有些手机上为所有通话转移(All Calls),它在呼叫转移中具有最高的优先权,即我们将所有来电转移至预先设定好的电话或寻呼机上。激活此项功能后,不管你的手机…  相似文献   

11.
在专用网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的背景下,针对基站控制单元的设计,阐述了其呼叫控制过程。首先简要分析了TETRA空中接口协议栈总体结构,然后详细说明了CMCE-BS(基站电路控制模式实体)的呼叫控制部分,并重点描述了跨基站单呼业务的具体过程(包括呼叫建立、呼叫保持和呼叫拆线3个子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SDL(规范与描述语言)仿真器给出了CMCE—BS的呼叫控制过程的仿真结果,其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调制解调器(MODEM),没有由电话振铃启动工作电源的功能;当它自动应答的是通话呼叫时,无本机振铃唤人和给对方等待提示的功能,这使得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自动数据通信等场合时颇不方便.为此,设计了一种“MODEM自动应答功能扩展器”,它具有“任务唤醒”功能和自动应答通话任务时的唤人回应处理功能,能够启动本地振铃声唤人接电话,并给对方发送等待信号.文章介绍了MODEM的自动应答功能、自动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振铃唤人和回话处理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介绍呼叫中心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各部分设备的用途,以及呼叫中心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在广电网络的实际应用,为广电网络呼叫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软交换的一种通用呼叫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锴  杨放春 《电子学报》2005,33(10):1757-1760
现有的呼叫控制模型不能满足多媒体与移动业务对承载的复杂控制需求.本文在不增加现有模型复杂度的前提下提出一种通用的两层、信令-承载控制相分离的呼叫控制模型SBS-CSM.SBS-CSM在核心会话控制模块完成协议无关的通用呼叫控制功能,并将信令链接与媒体链接的控制分离,将二者的控制能力独立的提供给业务.在协议接入处理模块完成具体协议的媒体链接控制功能.采用该模型的软交换系统的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可用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5.
IMS是3GPP在UMTSR5及其以后版本中定义的一个新的核心网络域,它是一个基于IP技术的、与接入无关的架构。本文结合IMS网络体系结构和呼叫中心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IMS的呼叫中心系统,包括总体架构、功能设计和基于SIP消息的信令流程分析,并给出该系统的特点与总结,最后对该系统的市场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反恐、医疗紧急救助、火警和自然灾害救援等紧急呼叫业务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在现有网络上利用已有的软交换和网络服务质量技术提供该类服务,可以实现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解决现有IP网络上提供紧急呼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IP的紧急呼叫系统设计方案,详细解析了系统的运行过程,考虑和分析了系统设计方案的实现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用户需求出发,分析了彩号业务对于一机多号业务的优越特点,进而通过其个性化功能的介绍,阐述了移动彩号系统的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展 《电声技术》2004,(11):63-66
对Intranet环境中的VoIP呼叫控制的特点及目前相关协议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套轻量级企业网VoIP协议SSI,并应用该信令系统简单高效地实现了企业网VoIP系统VCSI中的呼叫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a framework for selecting the optimal call mix to be admitted while employing a bandwidth degradation policy in a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 The optimal property is achieved by maximizing the revenue generated by different calls in a cell for the service provider. By degradation, we mean that: (1) some channels can be taken away from ongoing calls that are assigned multiple channels, and/or (2) newly admitted calls that require multiple channels get fewer than what they requested. To avoid removing more channels from calls than they could tolerate, we incorporate a new call attribute: the degradation tolerance, i.e., the number of channels a call can be degraded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acceptable level of quality. We also consider priorities over calls to influence the admission and/or degradation decision. Our analytical framework includes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scenarios. The dynamic case is enhanced with the ability to select the optimal call mix using incoming and departing handoffs, new calls, and call terminations in a recursive way, thus, resulting in a call admission policy. We also discuss how to accommodate non-real-time calls into our system.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tool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models our dynamic framework built on a customized simulated annealing optimization function.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not only does the proposed degradation framework maximize the total revenue generated by the admitted calls in the cells, but also reduce the handoff and new call blocking probabilities.  相似文献   

20.
介绍佛山有线电视网络呼叫中心基础平台的建设情况以及呼叫中心系统的发展规划,佛山有线电视呼叫中心采用先进的IP技术建立起呼叫中心的基本平台,在此基础平台上,通过建立先进的多媒体业务平台,佛山有线电视呼叫中心最终将发展成为佛山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支持平台、数据收集平台和业务销售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