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微晶合金Fe73.5Cu1Nb3Si13.5B9晶化相的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经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组织,晶化相结构以及不同晶化相中的各元素含量变化,合金于450℃退火1h析出尺寸小于5nm的bccFe(Si)相,并且其尺寸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到约15min,于600℃退火时合金中析了四方结构的Fe3B相,其晶格常数为a=0.878nm,c=0.439nm在700℃退火时出现面心立结构的Fe23B6相,其晶  相似文献   

2.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超微晶合金Fe78.5Cu1Nb3Si18B9在退火过程中晶化相及晶格常数的变化。经480℃×1h退火后,合金中出现bccFe(Si)相,600℃出现Fe3B相,670℃出现Fe23B6相。退火温度升高时,Fe(Si)相的晶格常数由0.2838nm上升到0.2849um。合金经过550℃×4h退火后仍只有Fe(Si)一个晶化相,其晶格常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超微晶合金Fe73.5Cu1Nb3Si13.5B9晶化过程的X射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超微晶合金Fe73.5Cu1Nb3Si13.5B9在退火过程中晶化相及晶格常数的变化。经480℃×1h退火后,合金中出现bccFe(Si)相,600℃出现Fe3B相,670℃出现Fe23B6相。退火温度升高时,Fe(Si)相的晶格常数由0.2838nm上升到0.2849nm合金经过550℃×4h退火后仍只有Fe(Si)一个晶化相,其晶格常数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FeCuNbSiB合金的纳米晶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裕芳  余正方 《金属功能材料》1997,4(4):159-161,182
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穆斯堡尔谱学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过程.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在500~600℃温度范围内分别退火1h,可形成纳米DO3结构的FeSi相和剩余非晶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有更多的FeSi相析出。在500℃等温退火中FeCuNbSiB合金出现二阶段纳米晶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下Fe(78.5)Cu(1.0)Nb(8.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显微结构与磁性特征。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Ta=535℃时,合金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其起始磁导率μi为14.8×104。合金中αFe-S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d及Si含量对退火温度不很敏感,当Ta=495~575℃时,d为10.65~11.87nm,Si含量为18.87~21.01at%,而非晶相的体积分数VA及短程有序范围δ则随退火温度变化较大。合金的磁性除与αFe-Si纳米晶有关外,还与合金中非晶相密切相关,在αFe-Si纳米晶的d为10.65nm、Si含量为20.56at%、非晶相的VA为0.33、δ为1.43nm下,合金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并用新近提出的双相无规各向异性模型分析了纳米软磁合金显微结构与磁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XRD法研究了退火Fe73.5Cu1Mo3Si14.5B8合金中α-Fe(Si)晶化相的有序化过程,结果表明,Fe73.5Cu1Mo3Si14.5B8非晶合金经460℃×1h退火后,α-Fe(Si)晶化相是具有DO3结构的有序相,有序畴为球形,直径为6.1nm,它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在560℃退火后达14.0nm,与α-Fe(Si)晶粒的尺寸相当。此时,α-Fe(Si)的有序度为0.78。800℃×1h退火后,α-Fe(Si)的DO8超点阵线条消失。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Fe76.5-xCu1.0Nbx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磁性,发现当Nb含量x=3.0at%时,合金的软磁性能最高,起始磁导率μi可达14.8×104;讨论了Nb含量X影响合金磁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电脉冲处理与等温退火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直流高密度电脉总和可比等温退火处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合金,并用XRD,TEM和穆斯堡尔谱方法进行了结构检测。结果表明,在电脉冲作用下,Fe73.5Cu1Nb3Si13.5P9非晶合金在平均温度为420℃的条件下发生了纳米晶化,晶化度试样中无Fe-B相析出,无DO3型有序结构;晶化总量达30.9%的无序a-Fe(Si)相的平均尺寸为8~9nm,按二项式分布计算a-Fe(S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稀土金属镧(La)对FecuNbSiB系软磁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a含量为0.5at%时,纳米晶Fe(73)Cu1Nb3Si(13.5)B9La(0.5)合金经470℃×1h晶化退火后具有最佳软磁性能,其起始磁导率μ(0.001)为8.3×104,矫顽力Hc为0.70A/m。过高或过低的La含量均不利于提高合金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用磁测量、X射线衍射及热磁分析等测试技术和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磁性与有效磁各向异性及铁磁相饱和磁化强度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晶化退火温度Ta下,当有效磁各向异性〈K〉达最低值、合金中非晶相的饱和磁化强度σAS与αFe-Si纳米晶的σαS之比σAS/σαA=0.55时,合金的软磁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74Cu1Nb(3X)MoXSi125B95(X=0,1,2,3)系列合金的退火温度与软磁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退火温度随Nb含量减少、Mo含量增加而降低;取得最佳直流磁性能和最佳交流磁性能的退火温度不同;无磁场退火和磁场退火取得最佳磁性能的退火温度不同。最佳温度退火得到的是晶态和非晶态复合结构,晶态组分是具有DO3超点阵结构的bcFe(Si)相,平均晶粒直径10~20nm。  相似文献   

12.
运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及磁测量方法研究了M元素(M=Nb,Mo)对Fe78.5Cu1.0M3.0Si13.5B9.0纳米软磁合金的结构及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Nb的合金的αFe(Si)纳米晶的晶粒尺寸小于、Si含量高于、体积分数低于M=Mo的合金;M=Nb的合金的磁软性能优于M=Mo的合金。运用双相无规磁各向异性模型,探讨了M影响合金磁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3.
Fe76.5-xCu1NbxSi13.5B9的磁致伸缩样品为Fe73.5Cu1Nb3Si16.5B6和Fe76.5-xCu1NbxSi13.5B9(x=2,3和5)。Fe73.5Cu1Nb3Si16.5B6非晶带经530℃退火,其他成分样品的退火温度...  相似文献   

14.
Fe-Ni-Mo-(Si)-B非晶的晶化及纳米晶合金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Fe40Ni38Mo4B18,Fe38Ni35Mo4Si5B18、Fe39Ni36Mo2Si5B18(均为原子分数,%)三种非晶合金在400-520℃等温退火1小时后的晶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Fe40i38Mo4B18合金的磁性。结果表明:Fe40Ni38Mo4B18,合金经430-450℃温度退火后,在非晶基体上析出了fccγ-(Fe,Ni)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D接近10nm,具有很好的软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Fe76Cu1Nb2V1Si10B10新型纳米晶合金的研究结果。透射电镜和穆斯堡尔谱研究表明,合金经833K×30min真空退火,形成由平均晶粒尺寸为18nm左右的α-Fe(Si)相(~86%)和少量非晶组成的显微结构。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B5为142T,f=1kHz时有效磁导率(μe)的最大值为578%×10-3H/m,铁损P12/2k≤223kW/m3,P11/10k≤237kW/m3,P05/20k≤165kW/m3,P02/100k≤315kW/m3,矫顽力Hc≈13A/m。合金具有明显的磁场处理效果,经纵向磁场退火后其B30、Br/B30分别为149T、091,经横向磁场退火后其B30、Br/B30分别为135T、009。与Fe735Cu1Nb3Si135B9相比,由于用V代替部分Nb,提高了钢水流动性,改善了快淬合金带材的力学特性,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从Hopkinson效应及X光衍射技术研究了Fe(73.5)Cu(1.0)Nb(3.0)Si(13.5)B9纳米软磁合金的居里温度特性。随晶化退火温度Ta的提高,合金中αFe-Si纳米晶相的居里温度提高,但低于相同Si含量下的常规Fe-Si合金,且与显微组织结构有关,当Ta较低时,合金中非晶相的居里温度与原始非晶合金基本相同。但其Hopeinson峰宽化,Ta>783K后,其Hopkinson4消失,无法判断居里温度。认为居里温度的上述特性与合金晶粒的小尺寸特性及元素成分分布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Nd2Fe14B/α—Fe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合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敏刚  郭东城 《金属学报》1999,35(7):777-780
采用快淬火及热处理工艺,通过复合添加Dy和Ga,制备了高磁性能的Nd2Fe14B/α-Fe纳米晶双相复合永磁合金,合金最佳磁性能为,Jf=1.161T(11.6kGs),Hci=580.50kA/m(7.30kOe)和(BH)max=162.7kJ/m^3(20.5MGs.Oe)。该合金成分为Nd7.5Dy1Fe85B4.5Ga2,其显微组织由晶粒尺寸约为32nm的硬磁相Nd2Fe14B和16n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Fe73.5Cu1Nb3Si1.B9纳米晶合金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结构的变化,发现将已经形成纳米晶的合金带经过短时间的机械球磨以后可以使它变为非晶态粉末。若延长球磨时间可使非晶粉末再出现昌化,并具有更小的晶粒。若将此非晶态粉末再进行退火可形成晶粒更微小的纳米晶。  相似文献   

19.
用霍普金森效应及X射线研究了铁基超微晶合金Fe73.5Cu1Nb8Si18.5B9的居里温度和晶化过程。合金在500℃退火1h开始出现晶化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化相的居里点由500℃上升到570℃。同时,剩余非晶基体的居里点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纳米晶Fe-Nb—B—X(X=Ga,Ge,Al)合金的软磁特性纳米品Fe-M-B(M=Zr,Hf,Nb)合金约有1.5T饱和磁感应强度,1kHz下的磁导率在10000以上,50Hz~100kHz下的铁损低于Fe-Si-B非晶合金。进一步研究了添加G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