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废旧橡胶的来源主要是废橡胶制品,即报废的轮胎、胶管、胶带、胶鞋、工业杂品等,另外一部分来自橡胶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和废品。废旧橡胶的利用大体可粗分为废橡胶原形或改制利用及物理化学加工利用。原形或改制利用如轮胎翻修、鱼碓、水土保持材、树木保护材、护舷、体育游戏用材、轨道缓冲材、道路垫、施工用灰桶、鞋底、马具、牧场栅栏、救生圈等等;物理化学加工利用如  相似文献   

2.
废旧橡胶主要来源于废橡胶制品,即报废的轮胎、胶管、胶带、胶鞋、橡胶杂品和橡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旧橡胶的利用大体可分为废橡胶原物、改制、物理和化学加工利用。废橡胶原物或改制利用主要用于轮胎翻修、水土保持、树木保护、船舶护舷、体育游戏、轨道缓冲、道路垫、施工用灰桶、鞋底、马具、牧场栅栏、救生圈等。物理和化学加工利用主要用于再生橡胶、胶粉、橡胶沥青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废旧橡胶利用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橡胶其来源主要是废橡胶制品,即报废的轮胎、胶管、胶带、力车胎、胶鞋、工业杂品以及橡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余料和废品。 废旧橡胶的利用大体可分为:废橡胶原物、改制、物理及化学加工利用。废橡胶原物或改制利用主要用于轮胎翻修、水土保持、树木保护、船舶护舷、体育游戏、轨道缓冲、道路垫、施工用灰桶、鞋底、马具、牧场栅栏、救生圈等。  相似文献   

4.
纪奎江 《橡胶工业》2023,70(9):0755-0761
分析我国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中旧轮胎翻修再制造(轮胎翻新)、硫化橡胶粉、再生橡胶和废橡胶热解四大门类的发展历程、行业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产业未来应向高技术、高性能、高价值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废橡胶利用产业的新进展和我国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仁德 《中国橡胶》2002,18(13):3-4
废橡胶利用是将废弃的轮胎、管带、工业橡胶制品、胶鞋以及橡胶厂废料等,经过回收、加工,并进行利用的产业。目前废橡胶利用产业已经包括各种废橡胶产品的回收和加工、轮胎翻修、再生胶和胶粉制造等,涉及物资回收和橡胶加工等领域。废橡胶利用产业是关系到橡胶加工产业继续发展的的产业,也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废橡胶利用产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废橡胶利用的大国。目前,我国橡胶年消耗量约220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已是世界橡胶工业大国。入世后,我国橡胶工业将进一步加快发…  相似文献   

6.
强金凤  黎广  李涛  唐帆  蒋水金 《橡胶科技》2020,18(12):0675-0677
概述了国内外废橡胶回收利用情况。介绍了原型利用、废旧轮胎翻新、生产再生橡胶、生产硫化胶粉、热分解和热能利用6种对废橡胶的回收再利用方法,指出开发绿色回收工艺,高效、合理利用废旧橡胶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我国废旧轮胎中子午线轮胎比例将占90%~92%。为了适应废旧轮胎产品结构的变化,有效利用废旧子午线轮胎中橡胶部分的最大剩余价值,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以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中心,以提高废旧橡胶剩余利用价值、优化产品结构为宗旨的中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纲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报送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轮胎产量和橡胶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由此带来的废旧轮胎产生量越来越大。2013年12月3日在唐山召开的废橡胶绿色利用信息与技术论坛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长吕务民介绍,2012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为2.83亿条(1 018万t),2013年将达2.97亿条(1 070万t),废轮胎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且不能被天然降解,不进行处理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废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放、焚烧、翻新、加工成再生胶和胶粉、裂解。填埋/堆放  相似文献   

9.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与全国废旧橡胶企业一起,共同肩负着全国废旧橡胶、废旧轮胎的处理重任。2002年以来,又在协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的过程中作了大量实际工作,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最近,从《中国化工报》和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的相关报道中获悉,废旧轮胎将由禁止进口调整为限制进口。作为行业分会组织,我们的观点是坚决不能进口废旧轮胎。一、从环境保护考虑,我国不能成为世界的黑色污染和废旧轮胎垃圾场废旧轮胎第一属性是固体废弃物,即垃圾。若填埋在地里,不会分解腐烂;若长期露天…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同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耗胶大国,且是天然橡胶第一消费大国,也是橡胶资源短缺的国家,有一半以上需要进口,废轮胎和废橡胶的综合利用可以节约橡胶资源,替代部分生胶,是珍贵的二次资源。废旧轮胎再生利用方法是将废旧轮胎通过各种技术将内部的钢丝、纤维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废橡胶资源综合利用起步较早,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已成为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个特定行业。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关于几种废旧橡胶综合利用途径的评价问题目前,我国废旧橡胶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有生产再生胶、胶粉和胶粒以及旧轮胎的翻新。主要利用途径、可利用废橡胶资源量和产品产量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利用废橡胶主要是生产再生胶,占总废橡胶利用量的80%左右。近几年,一批骨干企业产量年年有所增加,南通回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近3年,每年增加20%,有些再生胶品种供不应求。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橡胶消耗国和第一大橡胶进口国,同时也是废旧橡胶的生产大国。据了解,2016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已上升到1 500万t。但是只有45%的废轮胎作为再生资源进入回收渠道,其余废旧轮胎则造成日益严重的"黑色污染"。实际上,我国橡胶资源较匮乏,橡胶原料主要靠进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废橡胶作为六大固态再生  相似文献   

13.
<正>废橡胶是指已经不能再用于正常使用的橡胶,其主要来源于报废的轮胎、胶管、胶鞋以及工业杂品等,也包括橡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剩余的边角料或是废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每年都在增长,与此同时,每年产出的废旧橡胶、废旧轮胎数量也十分巨大,如果废旧橡胶不回收处理,将会成为对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的彩色弹性橡胶地砖是用废旧橡胶制成的。由北京远景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这项生产技术 ,现已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是一个橡胶应用大国 ,年生胶消耗量约2 0 0万吨 ,废橡胶发生量每年约 1 2 0万吨 ,而旧轮胎翻新加工和再生胶生产量仅为 5 0多万吨 ,废旧橡胶制品大量废弃 ,严重污染环境。为改现况 ,我国正在研究多种对策。北京远景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技术 ,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一环。据了解 ,该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和技术先将废旧橡胶制品粉碎 ,尔后用特种工艺掺和特种材料即可生产彩色弹性橡胶地砖。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水…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27日,从山东临沂召开的2014全国废橡胶利用信息与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传出消息,新环保法将于2015年正式施行,保护环境成为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新的历史使命;废橡胶利用行业正在转变观念,革新生产,制定环保型再生胶自律规范,让人们眼中"傻大黑"的废橡胶产业蜕变成环保的新产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曹庆鑫秘书长称,我国是世界废橡胶(含废旧轮胎)产  相似文献   

16.
一、再生胶生产工艺介绍 废旧轮胎、废橡胶再生利用的原理是:先将废旧轮胎、废旧橡胶进行机械破碎,然后通过热能(加热、挤出、密炼等)、机械能(机械捏炼)、助剂、氧的作用,使硫化橡胶的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发生降解,生成低分子的橡胶链,硫化橡胶得到再生(俗称“脱硫”,即橡胶硫化的反过程)。  相似文献   

17.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旧轮胎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废旧轮胎翻新、加工生产再生胶和胶粉以及废旧轮胎热裂解生产油品和复合炭黑,已经成为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产业的生产规模虽然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已形成对橡胶工业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化工时刊》2012,(9):55-55
随着中国橡胶工业的持续发展,废旧橡胶(含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再生橡胶的生产与应用已成为废橡胶综合利用的生力军,占比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废橡胶资源利用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永其 《中国橡胶》2004,20(12):3-7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利用,国家领导人近年来多次对废旧轮胎资源回收利用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又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大力倡导开展资源节约活动。这对进一步发展我国废橡胶资源利用带来了十分难得的机遇,废橡胶资源的利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进一步发展我国废橡胶利用产业,已不仅是全国橡胶行业关注的一个重点,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也是橡胶资源匮乏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有限,80%以上依赖进口。充分利用废橡胶、废旧轮胎生产再生橡胶是我国变废为宝因地制宜的传统方式,除了有效处置每年产生的千万吨废橡胶、废轮胎对环境带来的黑色污染,更是有效弥补橡胶资源不足、替代生胶的最佳措施。一、适应新时代,推动再生橡胶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