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图上Ⅰ、Ⅱ为两条相交的地震测线,根据在剖面上反映的断面视倾角可以求出其真倾角来,方法如下。先说明图上的符号:G:地表面;R:断层面;Ⅰ、Ⅱ:两条地震测线;θ:两条测线的夹角;断面的真倾角;φ1、φ2:测线Ⅰ、Ⅱ剖面上的断面视倾角。  相似文献   

2.
反地层吸收因子的求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对地震波的滤波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层的吸收效应,这种吸收效应使得地震波的频率和振幅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变低和减小,各反射层的相位也有不同程度地滞后。为了消除地层的吸收作用,必需设法求得反地层吸收因子。因此,假定地层的吸收因子q(t)是最小相位的,这样就可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由吸收因子的振幅谱|Q(f)|确定q(t)的相位谱φQ(f),然后将φQ(f)反号,求得反吸收因子的相位谱φIQ(f),再将φIQ(f)乘以吸收因子振幅谱|Q(f)|的倒数,得到反地层吸收因子的频谱。最后用此反吸收因子对实际地震记录进行滤波,即可消除地层吸收效应的影响。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要具体注意两个环节:其一,要在输入剖面上选取信噪比高,波组齐全、波组特征明显的若干道作为模型道;其二,对每个记录道要合理地划分时窗,相邻时窗要有一段重叠,在求得最终输出之后,又要采用交叉插值方法将重叠处数据很好地拼接起来。采用这种反地层滤波技术所得到的实际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索末菲关于波的展开理论证明,球面波可以展开为平面简谐波的叠加.由索末菲展开定理和倾斜叠加的性质证明,在源沿测线等间隔布置成线源排列时,平面波分解与倾斜叠加分解产生的平面波是等价的.单频平面波源反射式层析成像公式表明,单频平面波关于x的一维傅里叶变换等于目标函数(速度变化率)的2D谱与一个因子的乘积.此目标函数的2D谱值分布在以(-κ0x,-κ0z)为圆心,以κ0为半径的圆弧上.若入射角限定在0-π变化,则圆心和圆弧都分布在Kx~Kz的下半平面;若φ在30°~120°或更小的范围,则此空间的非零值将会变小.如果对某一入射角的波,考虑多频情况,即ω变化时,圆心及圆弧半径都将发生变化.此时Kx~Kz平面的非零值区变大,从而提高了图像的重建精度.利用多频层析技术反演介质的速度分布必须对共炮点记录进行平面波分解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震和测井资料估算孔隙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W地区钻井资料的分析,该区的速度vP和孔隙度φ之间的关系可用经验公式φ=0.226/vP-41.37描述。在无钻井的地区,由地震记录反演求得的速度,作一简单校正后代入上式,即可求得地震孔隙度φS,它可以描述地层孔隙度的区域性变化趋势。在有钻井的地区,可直接将声测井速度代入上式求得测井孔隙度φ1,它可以描述孔隙度的局部变化。应用P.M.Doyen提出的相关模型对上述求出的φS和φ1进行加权求得的孔隙度φ,更能合理地反映该区地层孔隙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可控震源与大地的耦合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控震源与地表的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地面信号的特征。这种耦合关系又受着近地表不同岩性组合和震源因素的影响。文中根据几种不同地表模式计算了不同 v1、ρ1和不同 v22时的耦合响应。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随着v1和ρ2的增大,扫描信号的能量减小,穿透能力变差,导致振幅特性趋于均一;v2=250-1050m/s,ρ2=1.4-2.18×103kg/m3时,耦合响应为低通,为良好耦合区。另外,文中还对近地表出现高速层的情况和近地表第一、二层厚度变化对耦合响应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AVO方法是在CDP道集上分析反射波振幅与偏移距的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就可直接根据地震剖面估算弹性参数,以达到确定岩性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理论曲线的分析研究,发现极性反转点的位置受△σ控制:当ρ1v12v2时,极性反转点的位置随|△σ|的增大而减小;当ρ1v12v2时,极性反转点的位置随△σ的增大而减小。根据这个规律,可有效地利用迭代方法反演岩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局部圈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构成一个有利的油气圈闭要有几个特征(本文只取四个),而每一个具体的局部圈闭对于这几个特征有几个隶属度:μ123,…,μn。由于这些特征在油气圈闭中起的作用不同,即具有不同的权数:α123,…,αn。若事先规定一定阈值(即限度)M,当隶属度与对应项的权数相乘再相加满足时,则认为此圈闭为有利圈闭。根据阈值M的取值大小,可对局部圈闭进行分类,并作出评价。本文以东濮凹陷为例,叙述了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这是上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实际例子。 CDC CYBER1724应用程序中已有完成上述计算的模块,并且借助于其它服务性模块最后可以得到振幅包络、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的剖面。改造离散的希尔伯特频谱HΔ(f),使用的是镶边法,其镶边函数的频谱GΔ(f)是一个一般的带通滤波器,即(55)式所示。由LIBRI CN库来定义。f1=0,f2=8,f3=62.5,f4=125(单位是赫兹)。  相似文献   

9.
以 Ce(NO3)3·6H2O 和尿素(CO(NH2)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 CeO2载体,再经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得到 CuO/CeO2催化剂;通过 XRD、N2吸附-脱附、H2-TPR 等表征手段,探究 Ce(NO3)3·6H2O 和 CO(NH2)2配比对催化剂的结构、比表面积、还原性质的影响;并通过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MSR)反应对所制备 CuO/CeO2-x 催化剂试样进行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 Ce(NO3)3·6H2O 和 CO(NH2)2的配比为 1∶3 时,制备的 CuO/CeO2-3 催化剂表相 Cu...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延长组下部地层组合中的长7、长9、长10烃源岩及原油地化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长7烃源岩碳优势指数CPI为1.2,长9和长10为1.09;3套烃源岩中碳奇偶优势比均消失;长7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高于Tm,而长9和长10烃源岩中Ts相对含量低于Tm,说明长7烃源岩的成熟度要高于长9和长10烃源岩成熟度;规则甾烷中其ααα20R构型C27、C28和C29甾烷的分布类型上,长7呈现为"V"和"L"型分布,长9呈现为近"V"字型和反"L"型分布,长10主体呈反"L"型分布。长8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7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既来源于长7又来源于长9烃源岩;长9原油在研究区西部来源于长10烃源岩,在东部及南部既来源于长9又来源于长10烃源岩;长10原油在研究区南部既来源于长10又来源于长9烃源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分馏塔塔体与热膨胀系数的关系、变形原因、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肖涤  刘忠友 《石化技术》2002,9(3):138-141
通过宏观检查,金相组织检验及裂纹断口观察,分析了制硫车间解吸塔(C-403/2)塔体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更换新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齐静  赵智 《石油规划设计》2002,13(6):134-135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拟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现代经营战略——顾客满意战略。建筑企业要处处体现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和主线的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要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依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坚持管理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通过强化过程控制,以过程精品塑造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8.
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环氧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香料,制药工业。环氧苯乙烷主要由苯乙烯环氧化制得,本文介绍了卤素法,过氧化物法,氧气或空气环氧化法以及相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