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借鉴了制造业模具加工的方法,对软件生产提出了软件模具概念和软件模具生产方法,为软件企业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套可供借鉴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模具生产中,随着对塑件功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塑件内部结构也设计得的越来越复杂。模具型芯的加工一般都是单件生产,一个复杂型芯的加工,往往需要用到多种现代化的数控加工手段。在生产中,运用Pro/ENGINEER、UG、MasterCAM等先进的CAD/CAM软件先进行产品的三维设计,然后根据产品的特点设计模具结构,确定模具型腔、分模面,生成模具型腔实体图、工程图,最后根据模具型腔的特点,拟定数控加工工艺,输入加工参数,生成刀具路径,生成加工程序并输送到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进行加工。这些步骤是现代化模具设计生产的过程和趋势,它使复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国产绘图软件的冷冲模CAD系统。分析了对典型冷冲压模具进行智能设计时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模块及其逻辑结构,探讨了智能生成模具加工工艺过程卡的查询生成法和工步拼装生成法。  相似文献   

4.
朱伟斌 《计算机教育》2006,(2):63-64,44
传统的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飞速增长的软件需求,要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必须研究软件生产模式。本文对当前提出的新的软件生产模式(MDA、软件工厂)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进行改进软件生产模式实践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软件生产支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首先说明软件、软件生产及其复杂性,指出需要过程设计和知识管理来进行软件过程改进;接着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并给出了研究内容;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包括软件过程复杂性命题、软件过程改进复杂性工作程序、软件企业模型和软件生产支持结构。  相似文献   

6.
侯静  张光健 《福建电脑》2008,24(5):45-46
软件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了软件的生产率非常低,从而导致了软件危机的产生。为了解决软件危机,实现软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们开始制定软件编制的各种标准,希望软件的生产遵循统一的标准,达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从而解决软件危机。软件的构件化思想就是以软件标准为实现基础的,构件化技术可以实现已有资源的复用,构件化技术有利于提高软件的生产率。标准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却不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软件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长。回首软件制造的往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代表信息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软件业,却采用手工技艺生产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大规模企业级应用的出现,传统的这种软件制造方式,必将使得软件人员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人们提出了"软件组装生产线"的思想,从那以后,采用构件技术实现软件复用,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生产软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追求的目标。面向构件的软件制造代表着软件业生产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将会形成一种冲击力,最终带来软件业的新生!  相似文献   

8.
软件业在短短的几十年发展过程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成长.回首软件制造的往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代表信息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软件业,却采用手工技艺生产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大规模企业级应用的出现,传统的这种软件制造方式,必将使得软件人员面临更加困难的境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人们提出了“软件组装生产线“的思想,从那以后,采用构件技术实现软件复用,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生产软件,成为软件开发人员追求的目标.面向构件的软件制造代表着软件业生产方式的一场根本性变革,这种生产方式的出现将会形成一种冲击力,最终带来软件业的新生!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MouldCAD冲压模具专业设计软件以设计者广泛采用的AutoCAD为平台,凝聚了众多资深模具工程师智能与经验。其所具备的易操作性和独到的设计模式,在广大用户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0.
平顶天 《电脑》2002,(10):100-101
随着刻录机逐渐的降价,现在已快到了普及的程度了。以前生产刻录机的厂家也就那么几家,刻录软件也没有几种。现在由于很多厂家也生产刻录机,自己研发刻录软件,还有一些是某些软件开发商开发的,总之,刻录软件也出现了很多种。一般随刻录机附带的刻录软件与该刻录机配合是最好的,但有时附带的刻录软件功能不是很强大,就需要用到其它的刻录软件。其实那么多刻录软件除了一些基本的共同都有的功能外,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在刻录不同类型的盘时,用不同的刻录软件效果会更好,根本没必要总是使用刻录机附带的刻录软件。假如能合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套基于国产绘图软件的冷冲模CAD系统。分析了对典型冷冲压模具进行智能设计时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模块及其逻辑结构;探讨了智能生成模具加工工艺过程卡的查询生成法和工步拼装生成法。  相似文献   

12.
白焱  王勇  王冠  李晓东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7):1815-1817,1826
针对机载软件测试需要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等特殊要求,设计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型———Y模型,该模型以W模型为基础,添加了编码验证功能,完整体现了整个机载软件的开发和测试过程,并支持迭代及变更,缩短了研制的周期,再结合Y模型的特点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步骤,采用LogiScope套件中的Audit、TestChecker两个模块对设计的Y模型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证明Y模型能提高软件的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首饰产品的拟实造型因其逼真的效果及视觉,越来越受到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利用Rhino软件所具有的渲染器及插件的光影、材质、环境、展台和镶嵌等功能,对戒指进行产品的拟实造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拟实造型,总结了一些技巧,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软件测试与软件设计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软件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如何在软件设计中就考虑易测试性,使得软件更易维护和修改,并针对软件设计和测试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提高软件易测试性和易维护性的一些建议,以达到软件复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晖  张莉  李琳 《软件学报》2010,21(9):2118-2134
结合经验数据和专家知识,基于贝叶斯网建立了软件体系结构层次的结构特征、变化原因与软件适应性之间的因果关联模型,即软件体系结构层次的软件适应性预测模型,扩展贝叶斯网学习算法解决了该预测模型中较弱因果关系的发现问题.最后给出应用预测模型在软件体系结构层次上评估软件适应性的方法和实例.  相似文献   

16.
复杂软件系统的软件网络结点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北阳  吕金虎 《软件学报》2013,24(12):2814-2829
目前一些研究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揭示了软件网络的特性,为人们从系统的角度了解软件的结构提供了方法.但这些研究的一些结论却与软件的实际表现有着较大的差异.分析了软件网络结点的特性,揭示了产生上述差距的部分原因;并提出一种加权软件网络模型,以更准确地描述软件网络结点间的依赖关系;在这个加权软件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软件的实际依赖关系及几个统计特性;分析了各统计特性与软件网络结点影响的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软件网络关键结点的概念;同时,在分析各种结点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4 个合理的假设;最后,通过对两款软件的实验来验证这4 个假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设计实现全自动专用数控系统中的软件,对该种类型软件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该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全自动专用数控系统,在汽车锁生产中实现大规模钥匙加工,采用工业PC为主控系统,利用PLC控制机械手系统、检测开关信号、通过DIO接口与主控PC进行通讯。采用面向对象及其软件构件方法,研制了系统控制软件、产品数据管理软件。研制专用数控系统大大提高了专业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水平,软件构件也可在其他同类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化学软件开发的特点,以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of Software,SW-CMM)为基础,介绍了由初始级到可重复级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案,并提出了适合化学软件开发的软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9.
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质量是软件的生命,开发人员和用户都十分重视软件的质量问题。因此,软件开发过程必需伴有质量保证活动,而软件测试是最至关重要的质量保证活动。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测试和软件质量保证的概念,以及软件测试的v模型和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并从提高软件质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如何将软件质量保证环节做得更好,从而真正提高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20.
工程图是进行工业生产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文档,而在三维CAD系统中制作标准化的工程图比较烦琐.通过分析UG和Pro/E等系统工程图模块功能的不足,充分考虑不同平台二次开发的差异,借鉴成熟的软件体系和先进的开发工具,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面向异构CAD平台的工程辅助绘图软件框架;并详细讨论了物理模块部署、逻辑对象构造和实例维护、工程随动约束管理以及产品装配模型访问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实用系统并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