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人类自古择水而居,逐水而迁,繁衍延续,生生不息。本文阐述了水文化的概念,并对水文化进行了结构解析,定义了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分析了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联系和区别,为水文化、水利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水,但只有人类,才能将水作为一种文化的物质基础。水文化固然以水为核心,但却是因为人类的参与而升华。文明因河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受惠于河流的人类离不开河流,应该与河流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3.
李宗新 《海河水利》2002,(3):53-56,60
水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从层次上分,有景观水文化,和赤水文化和心理水文化;从时空上分,有时代水文化和区域水文化。水文化作为一门科学,是通过研究水与人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在联系,科学地认识水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水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加强水行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水文化事业,营造良好的水文化环境和开展水文化研究,以提高水行业职工素质和水工程文化品位,推进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丰富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杭东 《水利天地》2012,(11):25-26
水是自然的元素,也是生命的依托。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人类文明大多起源在大河流域,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对自然的认知,由物质的层面升华到一种精神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董文虎 《江苏水利》2002,(11):44-45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同样,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史时,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难怪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摇篮。随着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水文化界定,分析水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水文化特质概念和具体内涵.水文化特质是人类水事活动、水思考中创造的涉水特质,它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水,是人类创造物的最小独立单位,是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具有区域独立性、可聚合的分散性和时空尺度性.基于水文化特质建立了水文化特质体系,包括水文化顶层特质、水文化特质概念层、水文化特...  相似文献   

7.
水,滋润大地,孕育文明.人类与水的和谐共生,创造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文明.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注重对水的自然属性的规律性研究和总结.却比较缺少对水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思考.中华文明的核心是流域文明,而流域文明又起始于治水的实践和水思想的肩蒙.科学而系统地研究水文化,有利于水与社会、水与文明的全新思考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为水文化     
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水问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突出。为了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在科技手段之外,需要从文化的视野进行思考,,李宗新先生是我国著名水文化研究学者,是我国水文化研究的主要倡导人,亦是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主要起草人。  相似文献   

9.
周小华 《中国水利》2009,(22):27-27
一、水文化创新的切入点 参与以水为轴心的各项思维创造活动是现代水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水文化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水文化研究应该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扩展更为宽阔的领域,这就是站在人类宏观文化学的高度,从广博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水与文化的结合点;从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扩展现代水文化的阐释空间。从传统的单项思维中走出,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球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水是文化之源,没有水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璀灿的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深厚的五千年文化底蕴。水文化是哲学的文化,启蒙人们的哲学思辩。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代表了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而中国的哲学启蒙,正是从水的流动、水的常势、水的“执着”、水的浩瀚开始的。“中庸之道”乃儒家哲学之柱。其源正是早期人类对水体中心线的认识,而上升为“上为过、下为不及”的“哲学之水”的。体现于人的本性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在“以水为师”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水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文化的含义所谓水文化,其实质就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水关系的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对水利建设实践的概括、总结、提炼和升华。据此,水文化可以划分为物态水文化、行为水文化及精神水文化。  相似文献   

12.
水利、水文化的内涵与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要生存、繁衍,绝对离不开水.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可分.通过阐述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内涵,并从我国水利工程与水文化的历史沿革与演变,论述了水利、水利工程与水文化之间的辩证耦合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再论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难于把握,很难界定的概念。对于水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水文化,最简明的说法是有关水的文化,或者说是人们以水为载体创造的文化。对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人与水的关系讲,水文化是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生产能力的总和。第二,从水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讲上,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从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关系讲,水文化的主体是水利文化。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4.
<正>1.桃林湖水利风景区文化要素解析桃林湖水利风景区是依托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桃林口水库工程景观和周边自然、人文景观建成的生态旅游区,与水共生的水文化及所属区域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桃林湖水利风景区主要文化体系。1.1水/河流文化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河流作为联系水、自然与人类的界面,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而且已经渗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从有人类就有“择水而栖”之说。长期以来,人们与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长期地生存、发展过程中与水形成了各种关系,造就了华夏最早、最重要的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随着水利事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繁荣。水文化的提出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愈加突出。悠久丰富的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去亦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系统阐述了中华水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就出版社以现代出版为载体,积极推动中华水文化走出去的内容、形式以及渠道等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就优先支持的现代水文化出版项目及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时期,人们治水、用水的思路都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水文化。在云贵高原东侧梯级斜坡地带中部的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有一典型的屯堡村落——鲍屯,并在明代建筑了一水利工程,暂称屯田水利(有专家称小都江堰)。通过对水文化与屯田水利的分析,探讨性地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水和谐发展”的新型水文化。  相似文献   

18.
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小华 《中国水利》2007,(16):12-16
水文化与人类文明同步。与水文化作为母体文化的传统优势相比,现代水文化研究的冲击力显得极其不足。应该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寻找水文化研究更为宽阔的出路。现代水利科技是水文化的主体,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为现代水文化提出了挑战;水与经济互动发展拓展了现代水文化的空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使水文化与人文素质相互渗透;农村水库生活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水文化提供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提出水文化的概念,是因为水具有文化属性。应该如何认识水的这种文化属性呢?属性,是指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水,本身并不是文化,而是一种自然的物质,有其自然的属性,如水是一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的结合;在正常温度下,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的透明液体;在摄氏零度以下变为固体,100度以上变为气体,如此等等。但是,当水一旦与人发生了联系,就显示出它的文化属性。水的文化属性是在水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所以说,水文化的实质是人与水关系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而又难以把握的概念。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文化犹如许多细胞构成的一个整体,边缘不整齐、内涵不确定、外延也不确定。目前,对文化的解释和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因此研究文化的人都要说明所要研究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中华水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为了解水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我们主要从文化概说、水文化的初步界定、水文化的基本架构和水文化的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