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提高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的识别效果,结合计算机视觉分析,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视觉融合的动态手势识别方法.采用模糊数据多频谱方法进行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视觉图像采集,对采集的图像用Harris角点检测和多传感识别方法进行多模状态分层特征点标定,用卷积神经网络视觉融合方法提取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动作的边界轮廓特征点信息,分析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的层次化分割特征,用图像分割和边缘信息增强方法,提高动态手势图像的分辨能力,结合角点优化检测技术,用视觉动态跟踪分析实现对手势动作特征点的自动化标定,根据动态手势的帧点分布规则实现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动作图像的自适应特征检测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多帧视频序列中动态手势识别的准确性较高、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单有效的视频序列超分辨率复原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视频序列中逐帧图像的超分辨率复原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高分辨率图像的视频序列超分辨率复原算法.该算法利用了大多视频设备能同时提供静止图像和动态视频拍摄的特点,以同一场景获取的高分辨率静止图像为参考图像,提取高频细节经运动估计补偿和可信度加权后用于低分辨率序列各帧的超分辨率复原,并采用最大后验概率约束优化进一步提高复原图像的保真度.实验中采用多个序列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各序列中连续多帧的复原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的双线性插值方法和基于最大后验概率(MAP)的静态批处理方法,其平均PSNR值与MAP静态批处理方法相比提高了2.4 dB以上.  相似文献   

3.
针对连续回撤导管采集的、覆盖多个心动周期的冠状动脉内超声(ICUS)图像序列中存在的运动伪影问题,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ICUS图像序列进行离线门控,从而改善ICUS纵向视图的视觉效果。首先,通过逐帧比较ICUS图像的灰度特征,构造ICUS序列的差异矩阵;然后,从差异矩阵中搜索出具有最小累计差异值的路径,为各帧找到其在相邻心动周期中的对应帧;最后,在滤波后的差异矩阵中,沿最优路径找到表示在各相邻心动周期舒张末期采集的图像对的点,得到最终的门控序列。对临床采集ICUS序列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子稳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以机载成像设备所摄取的图像为研究对象,实现了抖动视频序列稳像的过程。首先对参考帧图像提取特征点,在当前帧找到匹配的特征点以求取帧间运动矢量。采用Kalman滤波方法对运动矢量进行处理,去除抖动分量,再对参考帧进行逐帧运动补偿。经过穏像前后的视频序列帧间差值对比可知,很好的去除了视频序列的抖动。  相似文献   

5.
在压电陶瓷驱动下,CMOS图像传感器在焦平面内每帧位移一个象素以获取一个帧与帧之间存在位移的周期性图像序列,通过电子反向位移对准,将一个周期内的图像帧叠加以消除固定图案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FPN)。选用SVGA的数字式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多帧微扫描成像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多帧微扫描所得图像与无微扫描的单帧图像相比FPN已经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6.
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结构动态位移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结构动态位移监测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土木工程中特定的对象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二维位移观测系统,对于频率不高的结构,采集的数据能够较好描绘其动态过程.面向工程实际,提出了简单实用的系统标定方法,既可解算动态点的坐标,又可对光学系统的主要误差作具体改正.通过试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声呐图像目标探测中面临的分割阈值选择和单幅图像信息缺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检测前跟踪(track-before-detect,TBD)的声呐图像序列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追踪方法。这种方法不在单帧图像中判断目标的有无,而依据图形序列中特征轨迹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进行决策,通过动态亮度分配和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SIFT特征进行帧间匹配并标出潜在目标,在图像序列中展开特征追踪,从潜在目标中筛选出真实目标。真实数据试验的结果表明,预处理改善了图像质量;对比SURF特征和Harris特征,SIFT特征包含更多的帧内信息,具有更好的帧间匹配效果。SIFT特征追踪能够从多波束声呐图像序列中探测到动态小目标和静态目标,并得到动态小目标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8.
CCD图像监测系统应用于桥梁结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一个基于图像处理的工程结构动态位移实时监测系统.通过CCD摄像机对附着在被监测结构上的人工标志进行视频图像采集,然后利用多线程编程技术对缓存中图像进行异步处理,达到目标自动跟踪识别,最后输出结果,保证系统的实时性.系统已经成功地在桥梁结构工程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抛洒物事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实现对高速公路抛洒物的检测,提出了帧间差分自适应法。该方法是基于连续帧间差分法和均值法背景减除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包括灰度转换、图像降噪以及图像增强等预处理。然后,对连续的序列图像进行累计差分,对得到的差值图像进行求和运算并求平均,并对得到的图像通过选择合适的阈值T进行二值化;使用均值法进行背景建模,将当前帧与所得的背景模型进行差分运算并进行二值化处理。最后将用连续帧间差分法得到的二值图像与基于均值法的背景减除得到的二值图像进行逻辑"与"运算,并对逻辑运算后的结果进行数学形态学膨胀处理得到最终的运动目标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的帧间差分法和均值背景减除法的缺点,更加完整准确地提取出前景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二维连续形变图像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计算机识别2帧图像是否属于连续形变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利用压线格分别提取2帧图像的边缘信息,以2帧图像压线格重心坐标的位移量作为判断图像发生形变的依据.具体如下:首先计算出第2帧图像中发生突变的压线格的数量;再用发生突变的压线格的数量与第1帧图像的方格数相比,如果比值小于或等于程序中设定的阈值,则此两帧图像属于连续形变,否则,属于非连续形变。  相似文献   

11.
H.323视频会议终端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H.323终端在多媒体会议系统中的应用,然后引入了H.323终端的组成结构。本文在研究H.323标准的基础上,利用Windows95提供的多线程机制,完成了H.323视频会议终端的软件设计,实现了终端显示本地及远端图像、支持画中画、显示当前状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程实际大构件而产生大位移,以图像处理技术为依托,以建筑物或者大型构件表面的斑形标记为载体,用种子填充方法产生标号图像,分别计算各个标号图像区域的重心;然后根据每幅图片各个相应区域的重心坐标就可以得到随时间变化的斑形标记重心的位移场.从而达到测定物体形变的目的.运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位移场.由于所采用的斑形标记比散斑颗粒大得多,所以该方法可以实现远距离测量,达到省时省力,节约检测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项目成本控制作为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三控制之一更能体现其绩效性,也是最为直接使用的手段。它遵循成本最低化、全面成本控制、目标管理以及责、权、利相结合和动态控制等五个基本原则;以通过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异构网络下的视频监控传输问题,提出了一套包括基于网络状况的带宽评估方法,以及参数可调的网络视频编码传输方式的异构网络视频监控解决方案.该方案对南水北调工程异构网络环境下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了设计,并基于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对网络参数进行了评估.在得出的网络带宽评估结果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码率可调的编码传输方案.最后结合所实现的系统,对系统性能进行了详细测试和分析.通过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际应用证明,本系统能够对当前带宽下的视频编码进行优化,提高异构网络下的视频编码传输效率,且性能指标达到了4路720P视频监控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精确混合模态综合法在滞后阻尼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态综合法是计算大型复杂结构动态参数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同一类完备李兹向量空间的实用完备模态空间作为李兹分析的基向量空间,并将它应用到滞后阻尼结构中,建立了一种精确的混合界面复模态综合法。这种方法比使用“剩余柔度”描述的子结构位移更加精确,且可以获得全结构的模态。  相似文献   

16.
对三坐标测量机进行改进,其过程是简化机械机构,将三坐标测量机的测头安装在气浮滑板上,通过手动实现中高精度的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图像特征区域识别和确定图像特征区域质心位移的方法.该方法是对安装在气浮滑板上的CCD摄像机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取得的图像序列进行数字化处理.利用图像的形状无关矩,修正傅立叶描述符和定位技术,提高了图像特征区域的识别能力,并准确地获得气浮滑板的动态位置信息,确定出相邻帧图像中特征区域的质心的位置变化,这种低成本、小型化的三坐标测量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信息分层结构,将三维小波变换用于ATM网络的视频编码,结合运动补偿技术提出了立体、动态分层编码的概念,并设计实现了适用于ATM网络的三维小波图象编码系统,模拟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某种型号汽车的包括转向机构在内的空气悬架-转向系统的多体运动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建立了以转向轮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空气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的较为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为该型汽车悬架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