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新型聚醚(EPEG)、丙烯酸、保坍功能小单体、L-抗坏血酸、双氧水、巯基乙酸为主要原料,于常温合成保坍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EBT-01)。通过与采用不同醚合成的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对比结果表明,该新型聚醚(EPEG)具有活性高、合成的产品性能好且稳定等优点。水泥净浆流动度及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合成工艺为:常温条件下,酸醚比2.5,酯醚比3.0,引发剂、链转移剂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0.28%、0.45%,滴加时间1 h,滴加结束后于15~35℃保温反应0.5 h。将EBT-01与通用减水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按m(EBT-01)∶m(PC-01)=4∶6进行复配时,混凝土2 h坍落度基本无损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4-乙烯基苯基磷酸二乙酯、2-甲基-2-(4-乙烯基苯基)丙酸、不饱和羧酸或不饱和羧酸酐、不饱和羧酸酯在引发剂和分子质量调节剂的作用下发生共聚反应,制得抗泥型聚羧酸保坍剂。测试了该保坍剂对不同含泥量细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评价该保坍剂对机制砂含泥量的敏感性;通过对掺保坍剂的混凝土进行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V型漏斗流过时间和L型箱流动时间测试,对保坍剂的降黏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抗泥型聚羧酸保坍剂具有良好的抗泥性和降黏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为原料,根据自由基聚合原理,合成了小坍落度保持型聚羧酸保坍剂。其最佳合成工艺为:酸醚比1.8,酯醚比2.5,链转移剂巯基丙酸和还原剂维生素C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0.8%和0.45%,反应温度为25℃。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该保坍剂的分子结构,同时验证了其在新拌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新型聚羧酸接枝保坍剂(JL-PC)的合成,研究了该保坍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单掺减水剂(HS-1)的混凝土相比,复掺减水剂(HS-1)和保坍剂(JL-PC)的混凝土在保坍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当保坍剂JL-PC掺量为水泥用量的0.09%时,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达到最佳:减水率达31.9%,泌水率降至0.4%,坍落度达到25.9cm,60min内坍落度基本无损失;3、7、28d抗压强度及抗压强度比也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低温建筑技术》2020,(5):31-33
文中以聚醚大单体(SPEG),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n(SPEG):n(AA)=1:3.25合成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L_9(3~4)正交设计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缓释剂用量对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5℃,滴加反应时间为4.5h,缓释剂用量为SPEG质量的2.0%,所合成的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水泥初始净浆流动度达270mm,3h净浆损失15mm,2h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4,(5)
以甲基丙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n=80)、丙烯酸、马来酸酐以及丙烯酸甲酯为原料,根据自由基聚合原理,合成出聚羧酸减水剂。并进行净浆流动度、保持性以及混凝土性能测试,以考察酸醚比、丙烯酸甲酯的用量、链转移剂的用量、反应温度以及还原剂种类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醚比为3.0∶1,丙烯酸甲酯用量为小分子共聚单体物质量的20%,链转移剂用量为共聚单体质量的0.47%,反应温度为40℃,采用进口还原剂的情况下,可制备出初始坍落度为160~180mm,1h坍落度大于150mm的小坍落度混凝土用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强混凝土出现的黏度大及经时坍落度损失大等问题,以新型聚醚类大单体(EPEG)、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及巯基乙醇为主要原料,引入甲基丙烯基山梨醇酯小单体,在常温条件下通过L-抗坏血酸和双氧水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通过水溶液聚合方式合成一种新型高保坍降黏型聚羧酸减水剂BT-Z。通过设计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研究了酸醚比、酯醚比及二元酯用量等因素对其保坍性能及降黏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出当酸醚比为3.5∶1,酯醚比为4∶1,二元酯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5.5%,链转移剂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0.5%时,BT-Z的保坍性能及降黏性能最佳,且具有较好的水泥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将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醚(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得到EPEG缓释型聚羧酸减水剂PCE-E,并分析了酸醚比、酯醚比、滴加时间等因素对PCE-E减水、缓释、保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20℃、酸醚比为2.10、酯醚比为2.9、引发剂用量为0.7%、还原剂用量为0.2%、催化剂用量为0.3%、链转移剂用量为0.4%、滴加时间为60 min时,制备得到的PCE-E综合性能最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将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及保坍助剂小单体(BTZ)共聚合成了聚羧酸保坍剂,探讨了AA与TPEG的摩尔比、保坍助剂的种类及用量、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滴加时间对保坍剂性能的影响。该保坍剂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复配使用时,新拌混凝土分散性及保坍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0.
丁晓川 《福建建材》2014,(4):9-10,8
本文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及其它不饱和单体,通过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聚羧酸保坍剂。实验表明,本文合成的聚羧酸保坍剂具有一定的减水率并能提高混凝土的保坍性。可以通过改变保坍剂的用量来调整混凝土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静态与动态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静态和动态对混凝土坍落的影响,得出静态混凝土坍落度比动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且制定了静态混凝土坍落度与动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丙烯酸(AA)、保坍型单体A或保坍型单体B为共聚单体,在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和链转移剂巯基乙酸(TGA)作用下,分别合成了短效聚羧酸保坍剂P-T1和长效聚羧酸保坍剂P-T2.测试结果表明,P-T1和P-T2单体转化率均较高,对水泥的适应性良好,保坍性能优异,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工程对保坍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论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高效减水剂的分散和保持分散机理出发,说明了不同的高效减水剂与水泥粒子之间客观上存在不同的作用,解释了坍落度损失的快慢不同的原因,介绍了控制坍落度损失的不同,进而说明了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本文中矿物掺合料主要指的是磨细粉煤灰,矿渣)是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极需重视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问题是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从延缓水泥早期水化速度出发,分别针对原材料中水泥品种、粉煤灰、高效减水剂种类及缓凝剂等4个因素,对坍落度损失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就其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产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袁东 《山西建筑》2016,(7):183-184
介绍了工布江达隧道的工程概况,对洞口滑塌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洞口滑塌的处理方案,对明洞桩锚支护结构开挖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验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宪军 《山西建筑》2014,(22):108-109
对二组分和三组分复合保坍助磨剂进行了助磨效果和对水泥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特别研究了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程度,得出了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结论,对混凝土尤其是商品混凝土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低坍损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应用高分子设计原理,合成了一种低坍损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及反应时间对其分散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这类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可使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一小时内几乎无损失。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初首  夏勇 《混凝土》2006,(1):65-66,89
研究了在用水量一定时。砂率、水灰比、粉煤灰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粗集料最大粒径对坍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率有一个最佳值,此值下坍落度最大;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通过适当增减砂率,可保持坍落度基本不变;与基准混凝土(不掺粉煤灰)相比,内掺Ⅱ级粉煤灰的混凝土坍落度增大,内掺Ⅲ级粉煤灰的混凝土坍落度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从水泥成分、环境条件、混凝土外加剂等多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