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山不锈钢1580热轧生产线极限薄规格带钢生产稳定性差,本文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板坯加热温度的均匀性、轧制过程温度、轧制设备精度、轧制稳定性及层冷工艺等。通过调整板坯加热工艺和加热炉操作工艺,优化粗轧机末道次的负荷分配,优化精轧机负荷分配,调整轧制模型预设参数取值方法等措施,1580热轧生产线成功开发生产了235 MPa强度的1 250 mm×1.2 mm规格的产品,同时提高了薄规格产品的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极薄规格带钢生产工艺情况,分析出带钢头部飞起、起套现象的产生原因包括带钢速度、带钢板型及层流冷却水的影响。通过对精轧机速度、层流辊道超前速度及冷却水等方面进行改进,提高了薄规格轧制的稳定性,成功生产出了热轧极限薄规格带钢。  相似文献   

3.
厚度5 mm薄规格钢板是目前国内外中厚板轧机生产的极限。该规格钢板轧制难度大,主要是轧制时极易产生头部下扣、板型飘曲、弯曲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厚度规格为5 mm钢板的批量化稳定生产,在轧制工艺控制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UCM可逆轧机薄规格产品轧制工艺的分析,重点阐述了乳化液、轧辊和压下规程设置对薄规格生产的作用及影响,改进和优化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和控制系统等,实现了薄规格产品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5.
6mm薄规格钢板板型控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济钢中板厂的设备及工艺现状,从设备能力、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上对生产6 mm薄规格板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改进,实施了轧制稳定性研究、板型控制技术开发、轧辊冷却技术改造、轧制规程的合理分配、生产计划的科学编排等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6 mm板板型控制能力得到较好保障,实现了6 mm板的高效化轧制,有效提高了6 mm薄规格钢板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安钢1 780 mm热连轧机组设备和工艺执行情况,分析了3mm及其以下薄规格板卷在轧制过程中板形改判和轧制故障原因.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制度、速度制度、活套张力值等措施,从而提高了薄规格板卷板形控制能力,在降低薄规格板卷轧制事故率的同时,大幅减少了薄规格板卷的改判率,使得薄规格板卷得以大批量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热连轧极限规格生产问题,轧件温度、粗轧中间坯稳定性、带钢对中特性、轧机间隙精度是影响薄规格高强钢生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轧机终轧温度、轧机加速度、粗轧中间坯控制策略、轧机对中特性的研究与改进、轧机间隙管理精度的提升等措施,提高了轧制稳定性,使安钢成功开发并批量轧制1.5 mm厚度750MPa强度级别的热轧带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酒钢CSP薄规格热轧板轧制工艺生产实践,研究了PSC模型、PCFC模型、轧辊热凸度及轧辊磨损计算模型,通过生产数据比对、效果验证,提出热轧薄规格带材稳定生产的控制措施,解决了CSP生产线薄规格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了薄规格热轧板的高比例、高质量、高效化的生产,突破了酒钢CSP单套辊役轧制宽钢带厚1.4mm300t以上。  相似文献   

9.
利用"炉卷+连轧"工艺生产200系、300系薄规格不锈钢带时出现带头下扣的情况,分析了影响薄规格不锈钢带扣头的多种因素,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轧制标高及速度、F3辊压等进行系统改进,解决了薄规格不锈钢带轧制扣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童永 《四川冶金》2012,34(3):40-43
本文从轧制稳定性、设备能力及工艺控制等方面分析研究了1450 mm热连轧机轧制超极限宽规格(W> 1300 mm)产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工艺和装备条件下,轧制1350 mm以下实际宽度规格产品是基本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攀钢1450mm半连续式热带钢轧机改造后的最小轧制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国内热轧薄板的生产情况和攀钢1450机组现状,并对该机组改造前后薄规格带钢轧制的精轧工艺参数进行了对比,分别从轧机能力、轧制工艺、板形控制和轧制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攀钢1450机组改造后的最小轧制厚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影响薄规格钢板生产的因素,如精轧机轧制温度控制、板形控制、厚度控制等,开发出批量生产薄规格钢板的技术措施,如优化加热炉温度控制,提高精轧机温度保障能力;优化精轧机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薄规格钢板高精度厚度自动控制;优化精轧机辊型和轧制策略,提高板形控制能力等。成功开发出6 mm×3 000 mm极限薄规格钢板,并具备了薄规格钢板批量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结构件减量化的推进,市场对高强度、薄规格的热轧板材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在以热代冷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同时对板形、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要求更高。涟钢CSP线发挥生产薄规格板材优势,近年来在设备精度管理、控制系统优化和精整工艺参数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提升,成功解决了高强度薄规格钢轧制力偏大,轧制板形差等技术难题。可稳定批量生产强度大于600MPa、厚度1.2mm的薄规格产品,且板形和表面质量良好,完全满足客户使用要求,广泛应用于车辆、家电、集装箱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沙钢钢板总厂热卷板二车间成功调试生产2.3毫米厚SG50W400硅钢新品,刷新了沙钢热轧极限薄规格硅钢轧制纪录,取得了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图为刚下线的2.3毫米极限薄规格热轧硅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涟钢CSP批量生产薄规格的实践经验、半无头和快速变规格技术调试超薄规格,通过修改与优化轧制工艺参数,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控制策略,应用新技术,使薄规格生产批量化。  相似文献   

16.
以首钢某热轧生产线为研究对象,为提高生产线的制造能力,分析了薄规格集装箱板轧制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运用PDA等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各类影响薄规格轧制稳定性的问题,如过程温度控制、速度控制、板形控制等关键参数,同时提出了解决方案。该生产线实现了薄规格集装箱板的批量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7.
热轧薄规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轧制过程中稳定性较差,其操作及生产组织都有一定的难度.针对CSP薄规格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实际生产操作和原始数据,对生产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做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8.
费鸿 《南钢科技》2001,(1):17-19
分析了影响中反四辊轧机轧制厚度≤8mm薄规格产品的稳定性因素,介绍了提高薄规格中板轧制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马钢CSP生产线在薄规格产品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改进和优化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和控制系统等。基本实现了薄规格产品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20.
孙复森  王强 《中国冶金》2007,17(12):17-17
针对马钢CSP生产线在薄规格产品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改进和优化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和控制系统等。基本实现了薄规格产品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