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减小小浪底西沟电站引水发电隧洞开挖爆破对围岩的破坏作用,运用了光面爆破技术,计算了炮孔数目、炮孔间距、装药量等参数,实施爆破后隧道开挖轮廓整齐,对围岩扰动较小,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减少了超挖量及衬砌工程量,降低了造价.  相似文献   

2.
在软弱围岩中实现光面爆破,主要是通过选择正确的光爆参数及合理的支护来实现的.阿克塔格山输水隧洞因开挖面积较小,施工中基本采用全断面光面爆破开挖方法,这有效地减少了隧洞超欠挖,使出渣、回填混凝土工作量均相应减少.该隧洞施工遵循新奥法施工原理,根据围岩的自稳能力,一次支护紧跟掌子面,使围岩变形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充分发挥了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及其自身的支护作用,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实施光面爆破,不仅减小了爆破对围岩的破坏,有利于保持围岩的稳定,而且还可以避免欠挖和超挖,有利于开挖作业的安排,并能取得较好的开挖轮廓和提高壁面平整度,减少水流或气流的摩阻损失。因此,在地下工程的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  相似文献   

4.
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针对其尾水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提出多工序分层开挖的施工方案,并在爆破开挖方案设计及爆破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对尾水隧洞Ⅰ层开挖施工,尾水隧洞Ⅱ、Ⅲ层开挖施工,尾水隧洞Ⅳ层开挖等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显示,该工程所采用的多工序分层开挖施工方案以及结合围岩特点对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开挖技术的综合应用,有效避免了超欠挖和爆破施工对围岩的破坏,保证了结构安全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黄龙水库绕库引水洞开挖洞径小、战线长、局部岩石呈节理密集带、结构面互相交错切割成块体的施工特点.施工过程中采用激光指向仪辅助测量放样,钢管棚架进行支护,耙斗装岩机装岩出渣,同时通过爆破试验不断优化爆破参数的一整套施工方案.开挖前认真做好爆破方案设计,尤其是光面爆破的参数设计,并在需爆破的地方或者监理批准的类似地方进行试验,以取得合理的爆破参数,获得满意的光爆效果,使超挖量最小.随着开挖进程,不断调整爆破参数,尽量减小超挖,不欠挖.钻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各钻机操作手分区、分部位定人定位施钻.周边孔偏差不得大于5 cm/m,爆破孔偏差不得大于10 cm,确保减少欠挖,减轻对围岩的破坏.隧洞开挖不允许欠挖,尽量减少超挖,采用小药卷低爆速,非电光面爆破,并提高钻孔精度,控制药量等措施,选取有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将超挖控制在允许值以内.  相似文献   

6.
周永力 《人民长江》2008,39(7):23-23
溪洛渡水电工程堆渣场通过拦断溪洛渡沟修建而成,溪洛渡沟沟水通过修建排水洞排出.为了确定合理的排水洞施工光面爆破方法,对在排水洞Ⅲ类玄武岩段进行了6组光面爆破试验,通过试验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施工,减少了洞挖施工超欠挖,提高本工程洞室开挖的施工质量,减少了混凝土衬砌方量,节约了施工成本.本爆破参数可供同类洞室开挖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武引一期二段明渠开挖中试行光面爆破控制渠道边坡超欠挖量的施工方法,阐述了光面爆破的原理及参数的确定,总结了光面爆破在渠道施工中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陈通 《人民长江》2008,39(10):12-12
介绍了叶家庄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内容包括爆破器材的选定、钻爆原则、钻爆参数确定、钻爆施工及爆破控制等,在隧道施工中对减少围岩的扰动,保持围岩稳定,有效控制超欠挖,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施工安全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7,(5):119-121
引水隧洞开挖过程中,如何控制好超欠挖是一项重点与难点工作。针对某引水隧洞钻爆法施工部分洞段Ⅲ类围岩爆破开挖平均超挖超过20 cm的情况,通过调整爆破周边孔间距、不耦合系数以及中心孔楔形掏槽级别等方式,对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爆破参数调整后,实测平均超挖由23.7 cm降至10.6 cm,得出适合该段工程开挖的最优爆破参数,使得爆破施工更为规范有序,在保证开挖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混凝土回填量、降低了后期衬砌混凝土施工成本,同时减小了超挖带来的衬砌混凝土加厚不易振捣等诸多问题的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0.
岩壁梁部位开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壁梁是桥式起重机运行时的受力结构,是地下厂房系统开挖的重点和最难点。本文介绍了针对瀑布沟水电站特大型地下厂房地应力高、岩体构造节理发育、工期紧迫及岩壁梁部位开挖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在中部拉槽施工时首次采用了“三步起爆一次开挖施工光面—预裂爆破”新技术,在岩壁梁岩台以上保护层部位采用“直孔和斜孔光面爆破一次开挖”方法,减少了爆破对岩壁的扰动,确保了岩壁开挖成型质量,创造了炮孔痕迹率100%、由爆破和围岩卸荷造成的影响深度在0.2~0.8 m及岩壁平均超挖8.7 cm的新记录。本工程开挖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1.
大华桥水电站地下洞室开挖中采用精益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对钻孔和爆破工艺进行全面细化,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控制手段和方法,优化爆破参数,2个作业面的平均超挖值仅6. 2 cm,地下厂房、尾水调压室和主变室一层顶拱开挖平均超挖值均控制在6~8 cm,爆破成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中光面爆破是根据隧道地质条件,通过精心设计、施工,严格控制爆炸能释放过程和介质破坏过程,达到预期的爆破效果。光面爆破技术最显著的优点是能控制周边眼炸药的爆破作用,从而减少了对围岩的扰动,保持了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就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不同地质条件、不同级别围岩(Ⅲ级、Ⅳa级)开挖施工中的光面爆破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讨论了光面爆破在各种围岩类别中的爆破参数、施工工艺及爆破效果。金子山隧道的施工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光面爆破参数,爆破效果好、安全,而且可减轻隧道的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降低了工程成本,并保证了工程质量,金子山隧道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和围岩情况的隧道施工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长金 《吉林水利》2010,(6):99-101
东固电站引水隧洞开挖施工中,应用光面爆破施工技术,优化爆破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隧洞超欠挖,施工期间有效地控制了工程成本,为本单位创造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铁城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在Ⅱ-Ⅲ类围岩中开挖轮廓整齐,围岩稳定,施工安全,同时减少开挖数量和衬砌圬工数量,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文章对影响光面爆破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基本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潜明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分析,采用深孔爆破结合光面爆破使边坡台阶一次成型的施工技术。介绍具体爆破施工步骤,确定适当的爆破参数,有效控制爆破,不但加快施工进度,并达到控制超挖、欠挖,提高边坡开挖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光面爆破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爆破工艺,通过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以及施工工法的有效控制,可使爆破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保证壁面规则平整,轮廓符合实际需求.文章所述桂溪隧道出口端围岩为软弱围岩,使用软弱围岩光面爆破技术等有效技术手段,结合实际对光面爆破参数进行调整修正,得到适合桂溪隧道的光面爆破参数及技术措施.实际应用表明: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中使用光爆技术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光面爆破中频繁出现炸药能量利用率低、爆破后轮廓面平整度差、围岩损伤及超欠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为了提高洞室群光面爆破效果,优化光面爆破方案及爆破参数设计。针对天池抽水蓄能电站尾水洞的爆破开挖,采取施工现场试验手段,分别监测常规光面爆破、水压光面爆破和聚能水压光面爆破产生的爆破振动,并对各爆破方式现场爆破效果进行观测,分析不同爆破工艺的参数对现场爆破效果的影响,对方案进行比选、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光面爆破相比,水压光面爆破和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效果更佳,且采用聚能水压光面爆破产生的半孔率最高,其也能进一步提高隧道轮廓平整度、解决炸药能量无法充分利用而导致原材料浪费降低对周边围岩的损伤等问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水利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洞室群爆破的设计与优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玉瓦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是工程控制性项目,围岩具有薄层状结构、岩层倾角大、岩层走向与洞轴线交角小等特点,如何减少超挖量、确保围岩稳定是引水隧洞的施工难点。实践表明,针对薄层状岩石,采用合理的光面爆破参数、严格控制爆破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控制超欠挖,避免岩层产状、结构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达到安全、高效、优质的施工目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博  苟龙龙 《陕西水利》2014,(3):106-107
小断面隧洞开挖对隧洞超欠挖控制要求严格,这就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光面爆破设计,本文作者结合以前施工经验,并参考大量工程实例,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仔细推敲试验,爆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岩壁梁是桥式起重机运行时的受力结构,是地下厂房系统开挖的重点和最难点。针对瀑布沟水电站特大型地下厂房地应力高、岩体地质构造节理发育、工期紧迫及岩壁梁部位开挖质量要求高等特点,中部拉槽首次采用了“三步起爆一次开挖施工光面-预裂爆破”新技术,在岩壁梁岩台以上保护层部位采用“直孔和斜孔光面爆破一次开挖”方法,减少了爆破对岩壁的扰动,确保了岩壁开挖成型质量,创造了炮孔痕率100%、由爆破和围岩卸荷造成的影响深度在0.2~0.8m、岩壁平均超挖8.7cm的新记录,开挖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